浅析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比较稀缺,需要应用城市建设用地的工程数量有相对比较多,因此在应用城市土地之前,相关的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先做好科学规划,通过规划来优化利用土地的方式,使城市可以保持更合理的土地使用空间。而在城市管理体系之中,优化城市环境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城市的建设者在处理这两项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时,要对两项工作之间存在的联系清晰把握。
  关键词: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城市环境;建设工作;关系
  城市的管理者身负重要责任,在建筑建设数量逐渐增加的现代城市之中,可应用的有效建设用地的面积在缩减,土地被过度开发使用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平衡性的问题,基于这种城市建设问题,管理人员完善了现有的土地使用规划系统,企图通过最为合理的方式来安排土地应用工作;而为了弥补城市环境缺陷,环境建设工作也在持续中。本文根据对现代城市发展特点的了解,对这两项城市重点建设工作的联系进行研究。
  1 城市环境建设工作受到的影响分析
  土地规划工作会直接给城市环境建设造成影响,大部分现代人都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选择居住空间时也会倾向于选择空气质量更佳、环境优美的位置,这种消费需求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开发商。他们将开发重点区域设立在了城市周边位置,这种开发行为也是受到了城市可用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的影响,这种行为虽然可以使居住者与开发商受益,但是却破坏了城市的周边环境的质量,使周边位置的环境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而在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的影响下,城市土地存在被过度使用的情况,农村的土地也没有被保护好,也被划分到建设用地的范围之中,无论是城市的生态环境还是农村的生态环境都受到影响,使城市优质环境的建设者需要承更大的压力。
  2 两项城市建设工作之间存在的冲突
  2.1 建设理论之间的矛盾
  长久以来的发展当中,“人”作为世界的高智商生物一直占据自然生物链顶端的位置,“人”经历几千年甚至是上万年的发展变化,从对自然的恐惧到学会利用自然资源,演变到今天人们已经能够完全控制和“掌握自然”。就是这样“人”一直认为自己区别与其他生物,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人”以其聪明灵活的大脑而骄傲,不断地利用自然资源,占用自然环境致使其他生物无处生存,甚至濒临灭亡。不知从何时开始,“自然”开始发出警告,自然灾害频发,山洪、地震、海啸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由此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开始融入“自然理念”“低碳理念”,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并且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重点。
  2.2 价值观存在的矛盾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如空气、水或者土地等,都是大自然的免费供给。长久以来的错误观念导致人们对于自然资源不珍惜,随意砍伐树木、不断地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长此以往自然环境资源所剩无几,土地沙漠化、空气受到污染,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们总最开始的认识不明确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临近枯竭,人类的发展起源于自然的给予,最开始的人类对于自然来说是渺小的,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现在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自然的负荷量,所以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是人类能够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的有效辦法。
  2.3 建设工作与生态伦理之间的矛盾
  城市工业建设可以将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起来,但是却会破坏原有的城市生态伦理体系,工业化的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城市的发展不应当建设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而土地应用规划工作同样也会影响到城市的生态伦理体系的构建,当一只采用错误的建设犯法来加重环境负担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也会直接危险到现代人,如城市雾霾等环境问题就使城市人口的健康度出现骤降的情况,因此在应用城市土地时,管理人员必须要先对环境优化需求进行考虑。
  3 协调两项工作的方法
  3.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当前实际发展形势来看,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以供给为主,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起到指导意义。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将“保护每一寸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上升为基本国策层面,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资源有机融合,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积极运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3.2 保持环境建设工作与资源应用问题的协调性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必然面临郊区和农村的资源短缺问题,在城市房地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能对环境、资源造成肆虐般的影响,否则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健康性发展。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城市土地规划和利用空间不光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同样关系着自然环境。
  3.3 在两项建设工作之中均保持科学的发展理念
  在开展城市土地管理活动时,规划人员需要在当前的土地资源的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助土地保护的规章制度来对特殊区域之中的土地加以保护,与城市环境的建设者进行合作,将开发土地这项工作建设在保护土地环境的基础上,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应用价值不会被破坏。在进行环境建设工作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对环境实施可持续的保护,确保环保工作可以保持长期开展,而不只是在城市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于城市建设系统中的多种工作均具有指导价值,规划者要对新型可持续建设理念进行了解,在规划土地资源的应用空间的工作中应用这一理论。
  4 结束语
  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资源之一,虽然环保理念被添加到城市建设工作之中,土地应用工作也逐渐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大部分土地资源都可以被以更为合适的方式应用,而从现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城市环境的优化效果也逐渐明显。然而当两种工作同时开展的时候,仍旧会出现一些城市资源应用方面的冲突,面对冲突时,两方人员要以城市资源为基准,积极进行调节,使城市环境在合理的建设工作的影响之下逐渐转好,城市中的各种环保产业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环境保护理念可以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李莉.浅析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J].世界家苑,2013.
  [2]李永杰,杨云凤.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及城市环境建设关系[J].同行,2016(6).
  [3]胡永红.解析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环境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6).
  [4]方宇婷.城市气候评估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Doctoral dissertation, 深圳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公路作为国家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公路作为使用量最高的交通运输渠道,其损毁、老化的问题也非常严重的,当公路出现老化问题时,我们应该及时对公路进行修补。同时如果对公路老化问题不及时修补的话,不但会让公路老化问题持续扩大,而且也会影响到正常的交通秩序,让公路的寿命大幅度的缩减。本文就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公路养护技术有所
摘 要:为了保证路桥结构更好的稳定性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应认识到预应力类能建造技术对路桥结构建造质量的促进作用,并能结合路桥结构建造的实际情况和建造需要制定科学的预应力类型路桥结构建造方案。本就路桥结构建造中的预应力类型建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路桥建造;市政;预应力  现代路桥结构建造的时候常会采用预应力类型的建造技术,以达到强化路桥结构建造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性能。在运用预应力建造方式开
摘 要:农业水利工程在我国建设由来已久,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并且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现代,农业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识,现在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手段。当前来看,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善。本文首先探讨了当前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的攀升,这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需求的体现,而在如今阶段,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是人们主要关心的地方,而对于有关单位来说,还应该加一项,那就是要重视工程造价有关方面的问题,因为这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营改增”税收制度的出台,就是有关企业领导层主要注重的关键点,这项税收制度对于工程的造价的影响是深远的,有关方面也应该积极的采取一些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