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以撒拉族民间音乐为例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湟两岸的撒拉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针对其音乐文化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以撒拉族音乐文化为视角,探讨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所表现出的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多元性等特征,总结出该地区音乐文化的某些独特魅力和艺术特色,从而展现其珍贵的艺术文化价值。
其他文献
8月18日,从宜昌和万州两端艰难跋涉238公里和139公里的两段钢轨,穿越鄂渝山区的深埋高压岩溶禁区,在恩施市白果站接轨。至此,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地质最复杂、施工最困难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宣告全线铺通。连接我国东西部铁路新添了一条更便捷的通道。  宜万铁路作为我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道部唯一直管工程,在复杂岩溶山区穿行近7年后,被5万多名勇于发扬“挑战禁区,敢
对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laparoscopyassistecl radical colorectomy,LRRH)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早年认为该术在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中难度最低,适于掌握初级腹腔镜技能的外科医师操作[1].随着众多结直肠专科医师应用LRRH后,由于认识到必须解剖及清扫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周围淋巴组织,才感到手术难度明显大于其他腹腔镜根治性结直肠手术,使其发展相对滞后。
重视因明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是藏传佛教的优良传统。因其求真主旨,因明与内明的关系表现为关联互动和相互促进,因明学为佛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认识的依据和标准,为佛学思想
通常,人们根据纂写者所表现的身份以及纂写的态度,把历史著作或史料分作正史与野史两大类。前者指那些由官方组织的或代表官方旨意的人,在一个相对比较严密的策划与安排下所完成
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当地的少数民族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明了纺织工具。尽管纺织业起步较晚,但在和中原、西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