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学读物《弟子规》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5758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蒙学的代表符号之一。它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根据,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为核心内容,引导蒙童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尊敬长辈,教育蒙童形成克己守信、谨言慎行、以及推己及人的儒家思想。表达了一种感恩、尊重、关心、诚信道德认知和亲历力行的道德实践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蒙学读物;弟子规;德育思想
  
  在古代所有的蒙学读物中,如果一定要找一本能够与《三字规》并驾齐驱的读物,那么非《弟子规》莫属。同为蒙学读物,《三字经》博之以文,建立了历史纵向数轴;而《弟子规》约之以礼,确立了横向数轴。
  《弟子规》原名叫做《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李毓秀所著。他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写成。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由于它可以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不仅能够养成忠厚的家风,而且还有益于形成纯朴的民风。所以,它被清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蒙学教材,并誉其“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弟子规》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比如“入则孝”中的感恩教育,“出则悌”中的尊重教育,“泛爱众”中的关心教育,“次谨信”中的诚信教育,“亲仁”和“余力学文”中的道德实践教育等等。这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启迪。
  一、“入则孝”中的感恩教育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孝顺父母和敬爱父母的品质。
  接着,“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里强调的是要对父母体贴用心的品质。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里强调的是慎为、不任性的教育。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里强调的是感激父母、对自己身体和生命负责的品质。
  “亲友过,谏使更;贻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强调的是父母有过错时候,如何委婉规劝父母的品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这里强调的是病中如何孝亲,如何祭亲的品质。
  以上6方面讲的都是家里与父母相处时的角色规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入则孝”传递的是一种感恩教育。“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人的生产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主动寻找回报的一种体验。是人性高贵之所在。通过感恩教育,我们可以从自我中心主义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主动无私地帮助别人,进而产生系列良好的连锁反应。
  感恩是一个人情感品质健全的表现,不懂得感恩就永远摆脱不了小我的孤寂、紧张、焦虑和冲突,就永远不会拥有价值感,永远游离在宇宙,人生这个大系统之外。因此,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不仅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出则悌”中的尊重教育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强调的是轻财忍忿,珍惜友谊的教育。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里强调的是一种长幼有序的教育。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这里强调的是在社交生活中,要敬老尊贤,恪守礼仪。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对父母要敬爱,对他人的父母也要敬爱,对他人的兄弟姊妹也要友好。
  “出则悌”通篇都是尊重人的教育,他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尊重是主动的行为,不能等到别人先来尊重自己,然后再去尊重别人。“出则悌”强调一种真诚的情感逻辑,打动别人不是靠身份、金钱、权势,而是靠同类相惜的感情。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的移情能力,想到自己就应该想到别人,推己及人,依据人人都希望被人尊重这一普遍的渴求和需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别人也像自己一样,使被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泛爱众”中的关心教育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里强调的是关心所有的人。“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这里强调的是关心自己的品行和才智的增长,而不是单纯的财富、外表和容貌。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关心意味着付出,摒弃了势利心理,珍惜旧日的缘分。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里强调:关心意味着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尊重人家的感受,隐恶扬善。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亏,道两亏……”教育蒙童要关心自己与朋友品德修养的砥砺和共同提升,关心意味着多奉献少索取,关心意味着善待恩怨,关心意味着以更人性化的方式从事管理工作,这里强调的关心已经远远超出了儿童的亲情范围。
  “泛爱众”表达的是一种广泛的关心。包括关心穷人、故友、陷于困扰的人、有缺点的人、有优点的人、对自己有恩的人、对自己有怨的人、地位低下的人等等。它所阐释的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不以残酷的生存竞争为目的,而是倡导伦理学的生存方式,即从关心别人中寻找到快乐。它暗示我们,关心是一种主体性行为,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了别人的关心而关心,更不能只享受别人的关心,而不去关心别人。人有了这种关心,就会积极地要求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做到自立自强,充满自信。
  感恩教育、尊重教育、关心教育从情感的维度上解释了“仁”三个方面的规定性。从孝顺父母,到敬爱兄长,到“泛爱众”,经历了由血缘关系到非血缘关系的转变,由“亲亲”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转变。
  四、“次谨信”中的诚信教育
  《弟子规》倡导蒙童要诚实守信,见贤思齐,谨言向善,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弟子规》教导:“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为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意思是说,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不能永远行得通。语言要有信用、要实在、要寡言、要雅言。不要巧言、不要多言、不要市井俗言。无赖之徒的市井之气,一定要戒掉。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说的就是见贤思齐、见恶内省的品质。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过喜,闻誉欣;直谅士,渐相亲。”自己的德行和才艺不如人,一定要自我督促,努力赶上;饮食和穿着不如他人不用担心和郁闷;听到别人赞扬自己要反省,听见别人批评时候要欢喜接受,那么正直的人、博学的人、真挚的人,才会和你在一起。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会犯错误,但是一定要迁善改过,德行才能日益优秀。这说的,是我们做事的标准,也是我们择友的标准。与良人居,久而久之,也会变得优秀。与恶人居,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变得俗不可耐。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里区分了“错”与“恶”,看一个人是“有心”还是“无心”。即从思想的内部来规范一个人,促进一个人的道德自觉。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都有可能犯错误,那么如何面对过错?这是一个道德选择问题。诚信是根本,所以《弟子规》教导蒙童,知错就改,不能掩饰。
  《弟子规》里的这些行为准则,这对于个人存在的一些虚浮的想法、一些攀比的作风、一些人云亦云的行为,是有警示意义的。
  五、“亲仁”和“余力学文”中的道德实践教育
  如果说“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和“次谨信”表达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和道德认知,那么“亲仁”和“余力学文”则表达的是一种道德学习方法,一种道德实践方法。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存的。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蒙童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环境的影响,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想法?如何保持自己的道德观念不从众、不倾斜?《弟子规》告诫我们的是“亲仁”。
  “亲仁”可以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乘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余力学文”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一个人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地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这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本意。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涩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读书的方法、求知的要义、房室的清洁、笔砚的管理、写字的规范,这些蒙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都是蒙童道德训练的内容。从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是《弟子规》道德实践训练最自然最潜移默化的来源。
  “非圣贤,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这是《弟子规》的最后内容,也是对于道德训练的一种警戒,能够达到最高道德修养的人并不多,但是如果自觉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籍,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而是发奋努力,那么,圣贤的境界虽然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论语•述而》篇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之心很远吗?并不遥远,它就在每个学习者、接受者的心中。只要你愿意。贤德的品质遥远吗?并不遥远,在你孝敬父母的时候,仁爱之心已经来到你身边;在你友爱兄长、尊敬长者的时候,仁爱已经渗入你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在你克己守信、言不骄、语不巧的时候,仁爱之心已经深入你的内心;在你关爱一切人,同情一切人,仁爱之心已经深入你的灵魂。
  《弟子规》的德育思想,紧紧围绕着儒家的“仁”展开。在古代的德育教育中,确确实实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我们应该吸收古代蒙学教育中德育的精华,借鉴和吸收为现代的德育教育。把《弟子规》中具有现代价值的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剥离出来,结合时代特征,古为今用,这对于构建我国先进的德育文化,提升公民道德水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应麟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6年7月.
  [2]麦晓颖,许秀英译注.论语[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5月.
  [3]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5月.
  [4]施敏锋,孙倩,蒋乐琪.古代家训中的教化意蕴及其当下价值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月第32卷第2期.
  [5]吴慧芳,于子旺.中国传统德育的体系构成与特点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第2期.
  [6]张慧玲.《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6卷第3期.
  [7]孔祥卫.试论《弟子规》与当今大学生的德性教育[J],教育前沿•网络财富,2009年9月.
  [8]任民.从《弟子规》看国学教育的情感向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25卷.
  [9]王有英.宋代日常读物与社会教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加;各种家庭负担,社会负担的出现,使大多数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工作繁忙、紧张、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及社会、家庭医生的缺少,不能及时就诊,医疗设备不先进,医疗制度体系不完善等多种现状,使人们看病难,甚至有病不愿看病的情况时有出现,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形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文主要论述
期刊
摘 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种新技术(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工程测量;应用与研究    一、概论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等各种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以应用和研究。  二、工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实施的必要性为背景,介绍了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在制药企业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还提出对以后应用的思考。  关键词: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赋码系统;盐酸乙胺丁醇;包装箱;制药企业;生产企业;包装盒  1、前言  药品电子监管码是中国政府为对药品实施电子信息化监督管理,给每件产品赋予的特殊标识。即每件产品均有唯一的电子条形码,好像产品的身份证,即“一件一码”,简
期刊
摘 要:衍生金融工具又称衍生金融产品,首先它是一种金融工具,它自然拥有金融工具的一般特征;其次,它的价值取自或派生于相关的标的物的价格及其变化。要健全、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必须依靠会计这个信息服务系统,发挥其全局掌控的职能,以“决策有用性”为逻辑起点,对现存理论中不合适的定义及难以满足目标的原则,应及时加以改革,而不是受到它的约束。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发展    一
期刊
人力资源会计自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以来,众多的国内外会计界的学者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等研究方向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并尝试进行相应的会计制度设计。但是,这些理论成果的应用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乃是过多地陷入了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应该是到多少”和对“人力资源的利益分配应该得到多少”的纠缠之中,而对于决定其会计程序之合理性的有关制度约束机制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期刊
摘 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是一个大国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我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日益呈现出各种复杂的特点。中央按照相机授权体制对地方政府进行控制,而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地方政府自主性不断增强的结果之一是地方政府理性做出对中央政府的各种博弈。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在改革过程中以“潜规则”为规范,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博弈行为的潜规则化。本文以相机授权体制为前提假设
期刊
摘 要:城管服务外包自2007年在西乡街道花园街区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解决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薄弱、管理人员不足、执法矛盾尖锐等问题。城管服务外包被列为“2009年度中国政府外包十大事件”之一。但是,在各地城管服务外包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外包公司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暴力冲突事件、“围而不罚”执行效率低、服务过程不规范、绩效评估困难,以及后续的责任界定与维权问题等。城管外包作为城市政府治理
期刊
摘 要:傅抱石,早年留学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篆刻家、美术史理论家。他一生成果颇丰,创作出版了大量绘画作品、篆刻印章与学术著作,所创造的“抱石皴”画法,被称为历史上一切皴法的综合,奠定了其艺术成就。  关键词:傅抱石;国画;篆刻;美术史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字庆远,学名傅瑞麟,江西新余人,生于南昌,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是中国近现代的著名画家、
期刊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网络化办公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发展确实,越来越多的财务信息将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这也给财务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带来了新的问题,不是简简单单的仅需储存好记录财务数据的纸质介质,而必须从网络传输角度上防范风险。  一、网络财务安全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因而就不能从制度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期刊
摘 要: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时代的要求、中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求和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构成了中学开展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树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丰富人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拓宽人性化的教育渠道,成为中学开展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走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中学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针,开展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则成为实现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