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e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课本语言材料,丰富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课文就是写作的范文,是教师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蓝本。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必要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是积累词语、优美句段。如《海燕》 一文中的轻风、隽妙、憩息、皎洁这些生动词语,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描绘一副优美的春景图。二是识记课文中的历史事实和传说故事,尤其是学习文言文,如千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化敌为友、智解国危;奇耻大辱当前,越工勾践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灭吴雪恨……。三是积累古哲睿语、凡人警句,它们历经时间的磨洗,仍然光彩熠熠。如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学语文教材数百篇课文,每篇文章如果能积记一段话、一个句了,或者一个史料、一个故事,那么,同学们就可以积累许许多多的语言材料,写起作文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二、模仿写作技巧,活学活用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这样的话:“读得韩文熟,便作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文熟,便作出苏文的文字。” 鲁迅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凡是具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该怎么写。”可见,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现在却有人把模仿与抄袭划等号,视模仿为写作的一忌,这是对中学生的苛求,很不足取。其实,小孩学说话走路、学吃饭穿衣,无不从模拟开始。即使是成名的书面大家也都有描红阶段。既然如此,要求学生的作文没有模拟的痕迹是不应该也不符合实际的。《大纲》指出: “教材中入选的作品……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入选的古代作品,应是是定评的名篇。”也就是说,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每一篇都告诉我们作文的门径,都是我们取法的碑帖。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不仅是选材、立意、布局、升头、衔接、照应、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以及语言上各种修辞运用方面的显性技巧,还有观察、分析、虚实、张弛、形神等隐性技巧,这些都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的典范。因此,阅读教学应瞻前顾后,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打通关节,灵活运用。
   三、培养创新,使作文天高地阔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民创造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是以课文作为练习的依托,培养创新,让作为天高地阔。而创新就是建立存想象的基础上,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只要稍加引导,让他们依托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写、猜写、改写、续写等作文训练,他们往往会写出有独特创意的佳作。
  四、提高自我修养,让作文神采飞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这就明确地肯定了在课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拿古代散文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诗唯物主义思想,从古代散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孟子说: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要“知言”,先须“养气”“浩然之气”蕴涵着道德修养,独立不依的自由精神,正大崇高而又温厚宽博的人格力量。古人最讲做人与作文的统一,当今社会,作文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审美与发展的需要,作文是作者知、情、意、行等在生命内涵的统一。作文与做人在语言符号上也要统一,既从做人中生成作文,又把作文当做一种特殊的作人实践,以作文促进做人。人品高才会作品高。许多人写作能力低下,文思苦涩,作文内容贫瘠,笔法单一,这常常是心灵空虚,心理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涵养性灵,提高心理素质,构建良好的心理结构,形成较深刻的洞察力、较敏锐的的感知力和较强的审美力,从而使我们的作文神采飞扬、感情充沛、形象鲜活、文笔灵动。
   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模仿其写作技巧,培养创新,提高自我修养等,这些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渗透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然而教有定规而无定法,即使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我们怎样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李白坚著
  3、《中华教育改革文论(一)》中国物资出版社.
  4、《学语文》李平主编学语文杂志社,2001年第6期.
  5、《中国语文教法探索》,毛正天主编.
其他文献
有一则微博引发了网民的关注:“最近一直觉得眼睛里有东西,医生说是眼结石,角膜磨伤了,严重会失明!我去治时整个眼皮被翻起来,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白点,医生用针一个个挑破,能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最基本组成的语文作业设计也应有所改革,主要体现在:新课标下语文作业的基本特征、新课标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思想、新课标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基本特征 基本思想 基本策略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
营业税改增值税税收计算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进项是可以抵扣的.因此在进行建材的选择过程中,有些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企业给出的价格,应该要按照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需要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学科内容与美育内容,学科教学方法与美育实施方法,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与审美素质培养等诸种矛盾,才能做到既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不悖于审美教育的原理。根据中学语文教育本身的目的、特点,借鉴一般审美教育的原则,可以试着提出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创设情境原则、相互交流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一、创设情境,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   语文审美教育,情感是最关键的因素。感
期刊
本文以硝酸镍[Ni(NO3)2·6H2O],硝酸铁[Fe(NO3)3·9H2O],硝酸钆[Gd(NO3)3·6H2O],氢氧化钠(NaOH)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镍铁氧体NiGdxFe2?xO4(x=0,0.02,0.04,0.06,0.1)纳米粉体及研
随着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企业对MDEA湿法脱硫工艺的安全、平稳、节能运行控制度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塔河油田三号联轻烃处理站MDEA脱硫工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