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C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的作用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fucyou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蛋白激酶C(PKC)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路对大鼠股动脉平滑肌细胞(femoral artery smoothmuscle cells,FASMC)和股静脉平滑肌细胞(FVSMC)上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的调节作用的差异,同时观察这一调节作用在动静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选取FASMC和FVSMC的原代,四代和八代作为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容积调节性氯通道(VRCC)的变化以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genistein、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抑制剂sodium orthevanadate和蛋白激酶C激动剂PDBu对这一变化的调节作用。【结果】低渗溶液在动脉和静脉平滑肌细胞均可激活VRCC,且动脉平滑肌细胞的VRCC活性大于静脉平滑肌细胞。PTK抑制剂genistein对原代、4代、8代大鼠FASMC和FVSMC的VRCC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培养代数增加而逐渐增强;PTP抑制剂sodium orthevanadate对原代、4代、8代大鼠FASMC和FVSMC的VRCC活性均具有增强作用但逐渐减弱;PKC激动剂PDBu对原代、4代、8代大鼠FASMC和FVSMC的VRCC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逐渐增强。与同代的FASMC相比,genistein,sodium orthevanadate和PDBu对FVSMC的VRCC活性的调节作用更强。【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酪氨酸磷酸酶和蛋白激酶C对股静脉平滑肌细胞VRCC的调节作用强于股动脉平滑肌细胞。且随着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VRCC的活性及酪氨酸蛋白的磷酸化调节作用均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而蛋白激酶C对VRCC的抑制作用增强。
其他文献
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需抓好的几项工作.
汽车工业是广州的支柱产业,目前,广州汽车工业已经形成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广州的高职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对这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方式、
<正>保障被羁押人的基本权利,不仅仅指向看守所本身的管理体制,还涉及到整个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侦查权力监督、刑事法律援助以及有效刑事辩护的实现。根据司法部的要求,2010年
<正>作为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学科研究,目前人才瓶颈是最主要的制约。能源的稀缺和环境问题,是这一代中国经济学者的一个重要挑战。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与人类多项活动有密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开始有了新的机遇和生机,农村社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9年全国进城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如今的偏远农村几
<正>民航发[2007]49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2006年英国"8.10"恐怖袭击未遂事件的发生引起国际民航界的高度警惕。为此,国际民航组织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472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光与实物微粒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这是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是二十世纪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科学革命意义的基本概念.多年来在一些广为流传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里&#183;奥斯奇先生说:“广告的灵魂和生命在于真诚,一旦真诚离它远去,广告便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登台,欺人骗人的帮凶,广告从此也不能再为你广告了,它只能从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且污染环境,主要的是原煤入洗量不多、洗煤规模小、选煤技术又低。本文就原煤入洗所存在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见解供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