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疯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诚实的艺术,没有欺骗的可能,不是好,就是坏。
  不要害怕完美,因为你永远也做不到完美。错误几乎总是一种神圣的自然,不要试图改变它们。相反,应该把它们合理化,彻底地理解它们。
  第一个把年轻女子的脸颊比作玫瑰的人是一位诗人,而第一个重复这种比喻的人是一个白痴。
  虚假记忆和真实记忆的区别就像宝石一样:看起来最真实、最耀眼的那些总是假的。
  6岁时,我想成为一位大厨。7岁时,我想成为拿破仑。从那以后,我的抱负就一直不断地以相同的速度增长。每天早上我醒來后,最大的快乐就是自己,即我仍然是萨尔瓦多·达利。有时候,我觉得,我会因为太过满足而死掉。
  我画肖像不是把其画得像被画者,而是该人长得像其肖像。
  很多人活不到80岁,是因为他们在40多岁时花去了太多的时间。
  我和疯子的唯一区别就是,我没有疯。
  (余长生摘自《讽刺与幽默》2019年1月11日)
其他文献
艺术充满了黑暗与悲伤。  这是我在毛丹青的《狂走日本》中读到的东山魁夷的话。东山是川端康成的好友,他说他和川端的不同,在于他把黑暗与悲伤埋藏到心底,而川端把它们展示给别人。  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其著名的《反回忆录》中反复强调:看人,要看他隐瞒的部分,看他即兴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他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他自己所掩饰的东西。了解一个人,在今天看来主要是了解他身上非理性的东西、他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
期刊
18世纪的英国学者塞缪尔·约翰逊出身贫苦,但经过不懈努力,终成一代文豪。他编过英语词典,写过《诗人传》,研究过莎士比亚戏剧。他记性特别好,很喜欢读书。他说:“一个年轻人一天应该阅读五小时,这样他会获得大量的知识。”  对一般人来说,很难做到每天阅读五小时。但约翰逊关于读书的其他观点适用面更广。他说阅读要从兴趣出发,不必强求,“一个人要提高一般修养,读书应随兴而至,一时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若要学习某一
期刊
上海忽然下起雪來,许多城市也都有降雪,除了北京。  冷归冷,北京这几天依然干干净净、天色微灰,像笼罩着一层薄纱,人在纱布下起居坐卧。上海的朋友调侃道:“东南西北都在瞒着北京下雪,北京人太没面子了。”  前两周到过上海,那阵子无雪,但刚降温,正适合跟朋友们碰面聚餐——何况是出席詹宏志先生花了四天时间准备的“宣一宴”。  詹宏志的太太王宣一,是小说家,亦是美食家,三年前不幸在意大利某小城的火车站旁因心
期刊
英特尔公司的安迪·格鲁夫以“硅谷有名的偏执狂”“乔布斯的偶像”之称被世人膜拜,但在半个世纪前,他还是个刚毕业五年的“愣头青”。当时,他离开仙童半导体公司,加入英特尔。两年后,英特尔就遇到了麻烦:因核心产品存储器合格率低,在仓库中积压成山。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可能会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技术出现了——微处理器。  那时,英特尔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全力拯救存储器业务,要么孤注一掷开拓微处理器业务。但英特尔选
期刊
在一个实心正方体的6个面上,写有6个连续的自然数。从某个方向看,看到的面上的整数是6,7,8。另外,从某3个方向上看,看到的3个面上的整数之和分别为16,17,23。那么,6,7,8这3个面的对面的整数分别是( )  A.5,9,4 B.4,9,5  C.10,11,9 D.5,4,9  E.3,5,4  (答案见下期)  智趣  2019年第6期智趣答案:  一、答案:A  解析:(如下图)
期刊
去年夏天,我是在卡德纳比亚度过的。  这是科莫湖畔的一座小城,隐藏在白色的别墅和苍翠的森林之中,极为迷人。即便是在那些比较热闹的日子里,这座小城依然宁静平和。旅馆里空荡荡的,只有零零星星的客人。每天早上看见有人还坚定不移地待在这里,我就惊讶不已。  最使我诧异的乃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他非常高雅,很有教养。从外表上看,他介于举止得体的英国政治家和巴黎的花花公子之间。他从不参加任何水上运动,整日注视
期刊
画完《一条线的故事》,我悟得这么一个道理:大凡艺术作品,比如一首诗、一支歌、一篇文学作品,当然也有画,其中都是有秘结的。秘结包括了回忆、思念、向往,或者愤恨和哀怨。我们读李商隐的诗,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所以觉得好,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们自己的情事。但是,李商隐的这首诗绝不是为我们写的,古人也不会像现在的作家,为写作而写作。他一定是给具体的人写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凄美的故事,遗憾的是
期刊
根据2018年4月《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虽然中国人愿意为内容付费,但“80后”“90后”“00后”中,只有32%的人每天阅读超过1小时。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阅读现状。2018年2月,日本共同社的调查数据表明,53%的日本大学生一天的读书时间为零。  一方面,年轻一代有远离书籍的趋势,另一方面,他们日益依赖社交媒体。  2018年脸书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22亿。前不久,美国网友开展了一场脸书使用
期刊
一個读书出身的人,谁没有母校呢?但我的母校和我的经历一样,显得有点儿……复杂。  我父母都是军人,1948年,他们从山西昔阳渡河南下,父亲在野战部队,母亲在公安部队。他们在栾川我就在栾川,他们到洛阳我就在洛阳……在邓县(今邓州市)、在南阳……他们频繁调动,我便随队搬迁,不知道到底换了几所学校。因为辗转不定,这个学校与那个学校的教学进程又不相同,教学质量也各有差异,因此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臭”——除
期刊
多年来在富豪身边充当旁观者,让我有机会观察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些有品位的有钱人,他们追求的目标竟是过简单的生活,而且越有钱的人,越觉得过平凡的生活非常奢侈。他们的郊区“宫殿”越宏伟,他们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都市公寓的向往就越强烈。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他们觉得很奢侈:他们不想每天坐在高贵奢华的餐桌前,独自享用私人主厨专为他们烹调的山珍海味;他们渴望亲自上菜市场(能去超市的话更棒)挑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