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质耕地只占两成用生物方式让土地“重生”?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i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哈阳农场盐碱地改良基地

  “为什么我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是纯自然的东西更少了。”善耕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善耕原”)董事长宋彦耕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2月14日,一场关于“粮食安全发展战略暨土壤改良”的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高铁生在会上表示,中国适合耕种的土地正不断被各种各样的工业项目、开发项目所蚕食,处于不断减少的局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和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饮食理念,我们能用生物方式安全有效地让土地“重生”吗?
  优质耕地只有两成
  高铁生说,粮食生产和其他产业不同,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目前,中国的水资源相当于国际上平均水平的1/2都不到,土地资源更是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据悉,从中国耕地面积看,我国只有1/8的土地可以用作耕地,耕地面积比印度少7亿多亩,比美国少10亿多亩。
  “我们的土地因为国家粮食安全压力的原因,不能像欧美那样搞休耕,使得土壤结构恶化,同时,这些土地使用了全世界1/3左右的化肥,亩均使用量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倍,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退化,保水保肥的能力下降。”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巡视员胡恒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按照产量划分,目前,我国的高产田不超过30%,70%以上是中低产田。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如今,全国优质耕地只占21%,土壤有机质低于0.5%的耕地约占10%。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的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有很大关系。
  “同时,全国还有3.5亿亩土地不同程度地被污染,重污染有5000万亩,有一部分土地不能再耕种了。” 胡恒洋说。
  化肥农药零增长方案实施
  胡恒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土地安全有两个方面,除了要保证18亿余亩的耕地不管将来城市化、工业化怎么发展都不能被破坏以外,提高耕地等级和土地产出率也尤为重要。
  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就是到2020年,整合现在财政、国土、农业、水利等等的资金,建设8亿亩高标准的农田。以期达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设施完善。”胡恒洋说,“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试点办法,一部分土地退出耕区。对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我们也进行了规划,大概在八个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包括土壤改良,通过使用农家肥种植绿肥,推广保护性耕种,治理盐碱土地和重金属污染土地,使土壤pH值保持在5.5~7.5左右。国家目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助标准是每亩1500元,建设8亿亩所需要的资金就是1.2万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所副主任孙建光坦言,化肥不是说不能用,农业部的绿色生产标准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将化肥的常规用量减掉一半,“这是一个使用原则,其他的靠有机的、生物的肥料来供应,这样的话才能使我们的土壤得到逐渐净化,生产出来真正又好吃又健康的东西。”
  “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也是质量问题。耕地数量不仅不能减少,耕地的质量也一定要提高上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要通过土壤改良的办法来实现这个目标。
  目前,农业部正在制定提升耕地质量行动的实施方案。“提升耕地质量,我们要做到‘改、培、保、控’。”何才文说,“所谓的改就是改良土壤,重点就是针对耕地土壤的障碍因素,治理水土的侵蚀,改良它的酸化和盐质化,改变它的耕种方式,达到我们改良土壤的目的。”
  据悉,为使化肥和农药减量,农业部还制定了化肥农药零增长实施方案。“我们国家的化肥利用率只有33%,和发达国家50%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们现在要力争到2020年实现化肥的零增长目标,我们有一些措施,包括改变使用方式,使用高效的有机肥等等。”何才文说。
  土壤修复的企业机会
  “农业环境污染很重要的两个来源,一是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一个是每年8亿多吨的秸秆。”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邱启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真正解决它们关键的出路就是综合利用,为秸秆和畜禽粪便找到一个很好的出路,使它变成资源。”
  据邱启文介绍,环境保护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人大也正在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而去年出台的《畜禽污染防治条例》已经明确规定,今后有机肥的补贴不能低于化肥的补贴要求。
  “国家鼓励使用有机肥,但是在市场中,最主要的是企业的运作模式、成本、经济效益、使用的成果、农户的接受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检验产品和技术最关键的因素。”邱启文说。
  据宋彦耕介绍,善耕原从2005年开始对黑龙江省宁安县有机优质水稻种植区域进行土壤改良实验,当时产出我国著名响水大米的陈旧性火焰岩土质层已经变薄,因过度使用化肥致使水稻产量大幅下降。从2005年到现在,善耕原应用自己的技术进行改良,在这块土地生产出来的水稻连续7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有机鉴定,当地村民种植有机水稻的收入超过其他种植区域普通水稻收入3倍以上。他们2012年起应用多菌系生物工程技术与黑龙江农垦查哈阳农场合作改造万亩盐碱地,当年增产15%,土壤的结构明显改善。“到2014年,我们处理的盐碱地亩产水稻已经达到1000斤。”
  “施用微生物肥料对于减少化肥用量、培肥地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主任沈德龙告诉记者,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不仅表现为产量增加还表现在改善产品品质、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效果已被农民等使用者认可,应用面积正在逐年扩大。
其他文献
金融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改变,将创意变为新的技术、产业和工作机会。但是,当它被误解或误用时,后果将是严重的。本书作者在金融创新领域有多年的研究,他们梳理了
2015年“新经济圆桌会议”第一期  “互联网 ”将中国经济转型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想象的大门被推开。  新经济到底是什么,新经济新在哪里,工业方面、信息产业方面、人工智能方面、金融方面将发生什么变革?顶层设计是什么?  3月27日,《中国经济周刊》 旗下的中国经济研究院举办的2015年“新经济圆桌会议”第一期在京召开。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国斌、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
近期,关于中国银监会即将出台P2P网贷平台监管细则的消息,让一直就很热的互联网金融再次牵动公众的神经。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势不可当,但是大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在良莠不齐的发展过程中,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  P2P行业可谓是整个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缩影。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我们务必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加强风险控制,防止恶性事件发生,将风险管理和危机防范工作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头等大事来抓。  
新年伊始,又有一批新的规则开始或即将实施。快来看看,哪些与你有关。  新预算法开启财税改革大幕  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更加详细地规范了预算编制和调整。对未按规定编制、调整预算的行为,引入“追究行政责任”的惩戒规定。法律明确,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  多数央企负责人降薪  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央企负责人薪
权威专家解读一季度经济数据: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9%。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但新生动力加快孕育。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透露,一季度新登记注册企业数增长38.4%;互联网网上零售额增长41%;快递业务量增长46.8%;高
曾浩,重庆世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世盟公司”)的债权人,近两年一直寝食难安,因为拖欠自己近5000万元债款的世盟公司,2013年5月被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宣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曾浩认为,“世盟公司并不存在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形,不应进入破产程序”,世盟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曾行是在利用关联交易虚增债务、恶意破产。  早在2013年10月,曾浩就向重庆市渝北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世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