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途径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oq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赋予了一层新的阐释 ——“不仅是要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美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包括认识能力、情绪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心理品质等。心理健康教育和智育、德育、美育有着交叠的关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中学时代是个体心理可塑性最关键的时期,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正处在心理学家口中的“风暴期”或“心理断乳期”。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所欠缺,面对着课业的压力,同伴交往的挫折,中学生容易心理脆弱,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叛逆、抑郁、孤僻、自卑,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意愿,所以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二、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有意识控制自己,正确了解自己,立足于现在,朝向未来,渴望在生活中的挑战和新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自我成长的最佳心理状态。”所以保证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阵地不应该在心理咨询室,而应该在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教育理念:润物细无声。
  健康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而学科教学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元素,高中英语教学尤其如此。只要将英语教学内容整合,和学生生活加以关联,就可以发现教材文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并能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程标准”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英语除了是人们走向世界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外,它的人文性具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优势。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话题丰富,涉及到学生的意志、性格、情感等心理健康要素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建立合作、信任、平等的学习环境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不再把教师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专制、打压、监管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以善意、诚意、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才能让学生接纳教师的教诲。一个合作、信任、平等的学习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的客观基础和保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是一个引导者、陪伴者和鼓励者。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会不吝啬地告诉他们“Bravo!”“You’ve done a great job!”“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 good for you!”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調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们,“Try harder. That’s very close.”“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do not hesitate to ask me. I am more than willing to help you.”教师的关注、信任和鼓励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有重要作用。
  2.强化稳定学习动机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生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打击,产生过自卑心理,而克服紧张、忧虑这些负面情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积极上进品质的最好时机。口语是很多学生的软肋,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胆怯不安,担心哪个词说的不对。为了鼓励学生,笔者按学号指派学生每天领读单词,在领读前一晚会帮助学生纠正每个词的发音。学生站在讲台上时,我会给他们信任和鼓励的目光。当他们完成这次小小的任务后,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如此反复,会在英语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也有了进一步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3.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高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文本的话题广泛,有日常生活、自然环境、文学艺术等方面,既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作为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元素,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在第一模块 Growing pains 这一单元,让学生放下戒备分享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并讨论如何拥抱青春生活。在阅读Home Alone这篇与父母冲突的戏剧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在与父母争吵之后,分别从父母和孩子两个角度写一篇给对方的回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心理上体悟到了父母的不易,进一步理解了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又如,在模块五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这一单元,教师在教学时应考虑以友情这个话题为依托,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处理同伴关系。以小野丽莎的一首“You’ve  got a friend”引出话题,当你无助失望时,朋友就会义无反顾地赶来。通过阅读文本,进一步引发深层体悟,当与朋友出现误会时,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和挽回。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阵地。
  4.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创设生动的语言环境,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与管理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课堂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搜集和整合英语错题,设计和展示英语海报,彩排和公演英语戏剧,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他们的努力获得小组成员和教师的认可时,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了。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所以,教师要以掌握学科知识一样的热情去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是可行之举,也是必然趋势。作为英语教师,平时在讲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走近他们,支持他们走好成长的道路,并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努力,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教人自助”的真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其他文献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在解析几何中比较常见,此类问题的综合性较强,侧重于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韦达定理、方程的判别式等.本文以一道题为例,探讨一下解答圆锥曲线中定点问题的办法.  题目:已知椭圆的方程为,直线l与椭圆相切于点 P,且与直线x =4相交于点 Q,那么以 PQ 为直径的圆是否经过 x 轴上的一个定点?若经过,求出该定点坐标;若不经过,说明理由.  本题较为复杂
期刊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综合性较强,常与函数、不等式、方程、导数等知识相结合,侧重于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而导数法是解答含有对数式、指数式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重要“手段”.运用导数法证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需灵活运用导数的性质、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来解题.其基本思路是:  1.将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进行合理的变形,如作差、换元、移项等,构造出适当的函数模型,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
期刊
含参函数问题中的参数对函数的影响较大,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图象、对称轴、最值一般会随着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在解答含参函数问题时,常需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过程较为复杂,需分多种情况进行讨论.为了避免因分类讨论带来的麻烦,我们不妨转换解题的思路,采用等价转换法、数形结合法、函数性質法来解题.  一、等价转换法  等价转换法是指通过等价转换,将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运用等价转换法
期刊
导学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规划设计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案。导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许多知识性、连贯性以及趣味性的学习任务,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也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导学案打造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何进行“学案导学”。  一、
期刊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关系。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基础知识的功能,还承载着传播文化的功能。“新课标”也指出,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传承中国文化,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元素。  一、介绍文本的文化背景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选录了多种类型的阅读篇目,其中不仅富含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蕴含了各个国家
期刊
设参法是指适当引入一些与变量相关的参数,从而解答问题的方法.设参法在解答高中数学问题中应用广泛,尤其在解答函数、不等式、方程、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问题时经常会用到设参法.运用参数法解答与圆有关的问题,需根据解题需求引入相关的参数,列出目标关系式,根据题设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将目标关系式进行化简、变形,从而求得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设出适当的参数(参数的个数可取一个或多个).根据圆的参
期刊
进行时,一般由“be+doing”构成,多表示进行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是英语基本时态之一,其用法是高考英语试卷的一个重要考查点。对此,笔者就英语进行时态的用法进行了盘点,以期同学们能够准确把握。  一、强调动作的进行性  进行性,即说话的时刻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是进行时态最为基本的用法。比如:  ① It was raining quietly and steadily and therewer
期刊
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不少同学更多的是被动听课,侧重于死记词义、背诵语法规则,过于关注阅读答案的正确率等。而“图式”知识,也就是字词与语法等语言图式,文体、题材等修辞图式,语意等内容图式。这些图式知识的缺乏给阅读带了一定的障碍。所以,若要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的效率,我们就需要搭建已有图式和新图式的沟通桥梁,进而丰富自身的语言图式、修辞图式与内容图式,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一、图式理论概述  所谓“
期刊
导入是指教师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保证课堂有序地进行,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逐渐丧失吸引力。为此,广大英语教师应不断地寻求教学上的创新和改变,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設置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
期刊
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阅读来说,写作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许多英语教师都尝试用各种策略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能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这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思路。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从三方面分析“以读促写”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一、结合阅读素材,明确写作话题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许多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