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杰出的诗人、画家、雕刻家,被后世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先驱。《老虎》是威廉·布莱克《经验之歌》中的一首作品,该诗因其磅礴的气势及深刻的内涵历来为广大读者和学者津津乐道。本文将从语言运用和象征意象角度对该诗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威廉·布莱克诗中的内涵。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老虎》;语言运用;象征意象
  一、关于威廉·布莱克的简介
  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雕刻家。因受家庭条件制约,布莱克没有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尽管他的部分诗歌得到了柯勒律治等人的欣赏,但总体而言,在其有生之年,布莱克的作品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除了被某些人称之为“疯子”、“精神异常的诗人”之外,布莱克没有得到太多公众关注。
  布莱克生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以及自身生活环境和阶层的影响,布莱克的作品一贯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同情民主和自由,同情民族解放、妇女解放,他支持革命,反对统治阶级出于野心发动的侵略战争,反对一切专制暴政,支持美国人民和法国人民被迫进行的武装斗争。其主要诗作集有《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老虎》是威廉·布莱克诗集《经验之歌》中的一首名作,描写了暗夜的林莽中如火焰一般凶猛的老虎。其铿锵的韵律、磅礴的气势以及深刻的内涵历来吸引着广大读者和学者进行探究、分析。下文将从语言运用和象征意象方面对《老虎》进行具体分析。
  二、语言的运用
  《老虎》这首诗短小精悍、铿锵有力。该诗采用三步抑扬格外加一个重读音节的韵律,为全诗奠定了威严有力的基调。全诗共有六节,塑造了一只拥有着“火焰般的眼睛”和“惊人的匀称”的猛虎:第一节开头连续的“老虎!老虎!”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整篇作品大量运用头韵,如“burning bright”,“distant deeps”,“frame thy fearful”,“began to beat”,“dare its deadly”等,以及尾韵“bright、night、art、heart、beat、feet”等,使得诗歌充满音乐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除了韵律节奏方面的特点,该诗采用大量问句:“什么样非凡的手和眼睛/能塑造你一身惊人的匀称?”,“什么样遥远的海底、天边/烧出了你眼睛的火焰?”···层层叠问,显示出作者对老虎创造过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老虎及其创造者的赞美之情,同时,大量问句也为诗歌增加了气势。读完整首诗,很容易看出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几乎一模一样,只有一个词不同:第一节的“could”到最后一节变成了“dare”。一词之差,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感情:“could”表达了作者的疑问,经过了一系列的疑问铺垫之后,作者最后用“dare”一词来表现作者对创造老虎这件事情的难以置信、甚至是否定,突出体现了造物主的伟大和老虎的威猛。
  三、象征意象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伟大先驱,布莱克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形象思维和幻想与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运用幻想与想象创造出大量象征意象,象征意象的运用是布莱克诗歌的特点之一。在诗歌《老虎》中,布莱克动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刻画出了极具象征意的老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老虎》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威克斯提德认为对老虎创造过程的猜想是对创世精神的表达,阐述了上帝的确存在、威力巨大无比的思想;达米昂(S.Foster Daminon)则认为这首诗解决了“如何在对原罪的饶恕(羔羊)和原罪的惩罚(老虎)之间求妥协”的宗教问题。本文作者更倾向于对老虎这一意象进行政治意义的解读。
  正如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布莱克生活的年代正是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代,英国亦受到革命的影响,资产阶级觉醒,但资产阶级的革命倾向受到残酷压迫。在这种情势下,布莱克无法直接表达对革命的拥护与支持,只能通过较为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解读,老虎象征着势不可挡的革命,“黑夜的森林和草莽”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缔造者上天入海寻找老虎的眼睛可以理解为追求革命真理的过程艰辛无比,老虎心脏的搏动象征着老虎的生命与激情,也象征着革命的核心,“恐惧的手”,“恐惧的脚”则可象征革命的权力,老虎的大脑象征革命的指导思想或革命智慧;“当天上的繁星扔下银矛,用眼泪涤荡着苍穹”引用了《圣经》中的故事:天堂中的战斗结束后,取得胜利的天使们没有欢呼雀跃,而是为他们逝去的同伴伤心流泪。这个典故的运用象征着革命可能会带来的牺牲与眼泪,也象征着经历了英勇的斗争及牺牲之后,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四、结语
  “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到一座天堂”,威廉·布莱克用自己的作品对这句话进行了最好的诠释。短短的一首《老虎》,布莱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暗流涌动的社会,一个需要变革的时代,以及一颗渴望变革、渴求和平的心。
  参考文献:
  [1] 陈尧,区鉷.威廉 · 布莱克与后现代主义 [J].中山大学学报,2008 (3): 34-41.
  [2] 袁宪军. 威廉 · 布莱克的悲剧意识 [J].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 ( 二 ), 1992.
  [3] 张德玉, 赵德玉.左金梅英美浪漫主义诗歌概论与欣赏 [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47-7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利用韧带及侧腹膜修补右肝后叶多发破裂的效果. 方法选用特制肝针, 7号丝线, 距肝破损缘1~1.5 cm进针, 从对侧破损缘1.0 cm出针, 并缝合在右三角韧带或侧后腹膜上3~4针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40例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摘要:合唱艺术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原始、最纯净的大自然的和谐的美, 因此研究合唱的美感,以及合唱的审美取向是非常必要的。合唱艺术,这颗音乐史上的明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步正越来越多的被人民群众接受与喜爱。合唱艺术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基本文化层次与文明程度及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通过人声和声的音响最直接的展现它独特的魅力的。  关键词:合唱艺术特征;种类;表演中的形式;无伴奏合唱的审美观念
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期生活相对安逸。诗风转向抒情与闲适类型居多,多为记录诗人当时闲淡朴实的生活以及恬淡旷达的心情,将生活哲理及内心感悟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来。平静超脱,朴素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哲学、美学、文学互动的结果。首先是哲学上的变化,从而引起哲学中的艺术哲学即美学的变化,而美学的变化将影响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学思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魏晋时代哲学上的变化,来分析其对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魏晋文学;哲学  一、魏晋时代儒家思想的衰落  (一)君臣观的衰落  儒家君臣观衰落是魏晋时代哲学上的首要变化。但这种衰落的君臣观其实是由董
摘要:山东即墨周戈庄的民间信仰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因民众功利性的需求而产生的信仰对象多样化的特点,当地民众同时信仰龙王敖广、妈祖、狐仙等神灵;二是因民众的精神需求而引发的信仰对象多重性的特征,当地信仰融合了佛道与村民自身的道德体系。  關键词:周戈庄;民间信仰;信仰对象多样化;信仰对象多重性  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海域的横门湾中,坐落着一个名为田横岛的小岛,岛上的周戈庄村是一个自然渔村,村民祖祖辈辈以捕
目的:探析脑梗塞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82例脑梗塞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西医组(n=41)、中医
本文从民俗学视角简要阐释了贯穿于的“立约”这一行为,出于对“流奶与蜜之地”的向往,“神人之约”和“人人之约”不仅是旧约时代希伯采民族恪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同样也
《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作“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塑造了几个极为独特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随着老残游历的经历依次出现,性格,思想,地位,不尽相同,但都独特、鲜明、自得风流,本
李商隐悲剧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其孱弱的性格特征。本文结合其性格特点,探究诗人性格上的弱点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