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至高无上的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easons2002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喜欢小动物。一天,和我同去公园,看见草地上飞舞的粉蝶,就请我帮他一起捕捉。我捉到了,但下手太急,等伸开掌来,蝶翅上的粉已脱落许多。儿子见了,就说放它回大自然去吧。恻隐之情令我心动,于是我张开手,向上一扔,粉蝶被覆甩上天空,但随即就扑落下来,因为翅膀受了伤,它已无力飞翔。或许它还能偃卧在草地上养好身子,然后重新起飞:或许只能苟延残喘了。
  令我吃惊的是这个时候儿子吐出的话:那也没什么,蝴蝶不是害虫吗?顷刻之间,他的感情已翻了个儿。
  我想,这是知识与理论的作用。所谓害虫益虫的说法,从小就不知不觉渗入了他的心里。到底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渗入的,我也不知道。而我们衡量害虫益虫的标准,通常只是对人而言的。地球上为害最烈的,难道不正是人类自己吗?尤其是大规模工业化以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很多物种都造成了伤害,这种伤害甚至是毁灭性的。
  所以,与其过早地教孩子区分害虫与益虫,实在不如没有区别地教他热爱生命。
  生命总是值得珍惜的,不分贵贱高低,也不管某个具体物种的存在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整个地球是一个生物链,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行。
  传统教育喜欢区分好坏,其实好坏哪能轻易分清呢?在不同的认识背景下,弄错的情况太多了,就像我们小时候,被告知有“四害”,和大人一起去参与消灭“四害 ”的运动。而至少其中的麻雀后来被证明即使对人类也是有益的。
  在对待其他物种上,人类常常是很自私的。
  儿子对粉蝶的捕捉,还算出于喜欢,继而起占有之心。起初的用心不能说坏,更多的情况量为了自己的需要。不惜损害乃至剥夺其他小动物的生命,甚至自己也没什么需要,只是出于好玩。仅图一时之快,就像西班牙斗牛那样的游戏。
  理想的教育,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应当让孩子知道,爱是至高无上的。
其他文献
有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火车行驶在一片荒芜人烟的山野之中,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前面有一个拐弯处,火车减速,一座简陋的平房缓缓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就在这时,几乎所有乘客都睁大眼睛“欣赏”起寂寞旅途中这道特别的风景。有的乘客开始窃窃议论起这房子来。   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返回时,他中途下了车,不辞劳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告诉他,每天火车都要从门前驶过,噪音实在使他们受不了,很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