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导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地图是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工具,能够助力导入环节的设计,促进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提升他们的读图能力,逐步满足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建构高效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导学;学生
  与传统意义上包含世界各地名称的地图不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地图”指的是承载地理信息的图像,它能够将原本抽象的地理环境、地理现象等,进行可视化的处理,从而让学生在对地图进行分析中,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但是,随着高中阶段教育压力的增大,存在部分教师不重视使用地图的现象,造成地理学科教育缺乏教育特质、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结果。因此,为了实现地理知识的有效讲解,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切实通过地图的使用,让地理课堂更具特色、更加高效。
  一、助力导入设计,吸引学生目光
  导入是将课下与课上进行连接的有效环节,如果地理教师在这一环节没有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没有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那么学生也就很难进行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而地图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等优势,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地图为学生设定导入环节,让学生探索地图中的信息,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从而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就以地图作为导入的元素,设计导入环节。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先为学生展示生活常见的世界地图,并向学生提出“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的问题,在得到学生“地球”的回答后,教师再基于世界地图向学生提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指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地理常识,进行这一问题的解答。随后,教师再结合地图向学生阐述“我们能够在世界地图中迅速找到自己生活的位置,那么地球又生活在哪里呢?下面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来看看在宇宙中的地球吧!”的内容,完成课下到上课状态的切换,调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探索的积极性。
  可以看出,生活中常见的地图,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找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提升导入环节设计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完成地理知识的内化。
  二、创建直观情境,辅助知识理解
  地图具有形象、具体等特点,这也是抽象文字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在地理教材当中所安排的内容,大多数是以文字为主的,如果教师单纯地为学生解说这些文字,而不用地图进行辅助的话,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实施地理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为媒介,搭建课堂中的直观情境,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强化视觉体验中,提升理解地理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的教学重点是“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分布规律”等内容,如果教师单纯地按照口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对于洋流分布的规律等内容的理解也会不透彻。所以,在具体实施教育活动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等地图,并借助这些地图,向学生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让学生建立对洋流分布规律的直观性理解。紧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依照地图中的内容,对洋流分布的规律进行总结,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显然,地图的直观化优势,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进行可视化的处理,打造地理课堂中的直观情境,让学生真正地基于直观的地图,理解内在的地理知识,提升认知的实效。
  三、提升识图能力,强化知识运用
  素质教育理念对地理学科的教育要求更上一层楼,在地理课堂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强化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意识。所以,在为学生安排地理学科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学生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让学生进行地图信息的分析,使得学生在解构、识读中,提升识图能力。
  以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来说,其中主要包含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等内容。在课堂中,当教师向学生讲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后,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效果和應用能力,教师向学生展示“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并结合这一地图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气流、风带的问题,让学生从地图上进行信息的获取和筛选,从而在解答问题中,逐步实现识图能力的发展。透过学生的识图情况和问题解答情况,教师也可以认识到学生学习本节课中仍旧存在的问题,从而基于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问题,以便结合地图的正确理解,弥补自己遗漏的知识点,提升对气压带、风带、气流等内容的学习效果。
  可见,地图除了可以是教师讲解知识的利器外,也可以是习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在读图中,逐步发展信息获取的能力,通过看图解答的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地图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导入新知,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强化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所以,在以后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应当重视地图的使用,仔细地研究地图的应用手段,从而让学生基于地图这一媒介,实现读图素养的提升,让地理课堂走向高效和精彩。
  【参考文献】
  [1]任宇强.  浅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9 (03).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意大利Matec公司开发出一种用以生产医用圆筒形针织物的小直径针织圆机Pendolina—Super,该针织机用于生产微纤纱压紧袜,能生产装饰性的脚趾和脚跟袋,袜子还可结合使用棉纱织脚
江苏省疟疾防治工作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在75个流行县(市、区)中,62个县(市、区)发病率已达卫生部颁发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深入了解流行和防治现状,进一步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
苏拉(捷克)公司以BD 380型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给了市场一个惊喜。BD 380型转杯纺纱机纺杯转速最高达11万r/min,引纱速度最快达180m/min,纺纱器最多达352个。BD 380标志着高质、高产和
多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认为,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但是,传统意义上认为惟有腺瘤是腺癌的癌前病变的观念已经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近年来,Hawkins等提出可能存在“
【摘 要】Word是文字处理软件,也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对Word的认识、学习,要把握学情,明确教学重点,优化教法,突出学生动手实践与体验,促进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  在信息技术课堂,Word是引领学生认识信息处理,强化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因Word软件功能强大,知识点多,对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在本节知识讲授上,需要教师能够整合Word内容,
卵巢畸胎瘤是生育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占所有卵巢癌肿的15%-20%。超声诊断卵巢成熟畸胎瘤的准确率达90%左右,但经腹壁超声诊断卵巢内小畸胎瘤还少有报道,经阴道超声虽然可
2020年12月15日,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本报记者专访了新当选的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记者:再次当选中国杂协主席,您有哪些感受和新的畅想?边发吉:感谢组
针对多机协同导航作业中本机前方的拖拉机识别精度低、相对定位困难,难以保障自主作业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和神经网络的拖拉机识别与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YOLO-ZED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识别并提取拖拉机特征;运用双目定位原理计算拖拉机相对本机的空间位置坐标。对拖拉机进行定点识别与定位试验,分别沿着拖拉机纵向、宽度方向和S形曲线方向测量拖拉机的识别与定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3
建立裸鼠移植人卵巢癌细胞OVCAR-3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反应停灌胃。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称取鼠重并进行比较。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blot法检测肿瘤细胞环
2007年8月-2007年9月,我们观察了金纳多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活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