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宝石晶体中的红外残余吸收与点缺陷的关系

来源 :量子电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量了钛宝石晶体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区的吸收光谱,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主吸收、残余吸收以及氢氧根的振动吸收带的强度间的关系显示出:钛宝石晶体中的红外残余吸收不是由与钛离子相联系的结构缺陷引起的,残余吸收确实是Ti3+-Ti4+离子结对的结果.Ti3+-Ti4+离子结对的位置很可能位于基质晶体与晶体中异相物(TiO2)的界面区或异相内,即钛宝石晶体中的红外残余吸收是位于基质晶体与异相物(TiO2)的界面或异相物中的Ti3+离子的3d电子的能级跃迁的结果.
其他文献
通过引入包层有效折射率的概念定义了光子晶体光纤中模式激发的判断条件;使用有限元法精确求得了光子晶体光纤的包层有效折射率和有效模折射率的数值解;给出了不同波长的光在
两能级原子置于噪声场中,噪声场用热库态描述.得出原子与噪声场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子约化密度算符非对角元,讨论原子相干性的衰变.如果在相互作用系统中外加驱动场,当外加驱动
本文使用LMTO-ASA能带方法和超原胞方法计算了Ti-N系统中三个稳定相(α-Ti,ε-Ti2N和δ-TiN)的电子结构,然后通过将这三个稳定相作为样本并借助于统计超原胞方法,本文全面计
光纤的随机双折射效应可导致脉冲无规展宽即偏振模色散(PMD).在零路径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系统中,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效应均被完全补偿,克尔效应成为一种有害因素会使脉冲变窄,
本文采用光激励SMA技术,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实现控制.文中给出了采用的实验方法及基本原理,并以SMA埋入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作为试件,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光激励SMA,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