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基础对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的影响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基础对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血清学规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10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和144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住院时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KP)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水平;不同病周的抗-HEV-IgM、抗-HEV-IgG的阳性率;以及病死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散发性戊型肝炎组患者的发病年龄、1~2、3~4病周的抗-HEV IgG和5~26病周的抗-HEV IgM、Ig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散发性戊型肝炎组,而住院时间,TB、GGT、AKP和PT水平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散发性戊型肝炎组患者(P<0.05~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基础使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降低、住院时间延长、肝内瘀胆明显、病情加重和预后变差;而且,缩短抗-HEV-IgM在恢复期的持续时间和降低抗-HEV-IgG阳性率.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2367例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抗体阳性者进一步鉴定。结果 2367例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出5例,检测阳性率为0.21%,抗-D抗体,抗-M抗体2例,抗-E抗体例。结论 不规则抗体检测应该作为输血前的常规检查,以预防和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从而保证输血安全。  【关键词】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  随着输血技术的规
期刊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或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以持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自1992年以来,用自拟除癖汤内服及中药保留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确诊时的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两对半.结果 28例B细胞性非霍
目的 观察分析CT增强扫描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198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营养学教授David Jenkins首先提出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概念,旨在按照食物餐后血糖应答的不同来区分各种来源的碳水化合物(CHO)和富含CHO的食物。我
周超凡老师在中医药科研、临床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多年,成绩斐然.于智敏跟随周超凡老师学习工作多年,对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比较了解,并与其他科研人员一道,主编、出版了(中
目的 观察CIK细胞治疗对晚期肺癌患者体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13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61例.观察组予以CIK细胞治疗2~4周期;对照组予以最佳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宫颈癌前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
目的 探讨妇产科采用人性化护理后的患者反馈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对20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睾丸白膜实质下剜除术,术后疗效好,现报告如下。治疗可分以下几种方法:(1)睾丸切除术,(2)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3)孕酮制剂。其中以睾丸切除术效果最明显,治疗可分以下几种方法:(1)睾丸切除术,(2)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3)孕酮制剂。其中以睾丸切除术效果最明显,治疗可分以下几种方法:(1)睾丸切除术,(2)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