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新课改的四点感悟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句话说明了,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课堂,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它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课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要服从且服务于学生的“学”,就是把“教”立足于向“学”的转化上,即变“教”为“学”,让学生的“学”逐渐摆脱教师的“教”,使他们不断地走向独立自主,走向创新。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个性,并使其得到逐步的良性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废除过去那种“灌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淡化过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设计,给学生创造一个能让其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独立活动的空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天资、兴趣、爱好和专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在课堂上的生活,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一根神经,要想方设法地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与学生平等相处,不断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让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更加轻松。坚决反对教师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权威。让学生敢于挑战老师,敢于挑战权威,在设计课堂发言的内容,也要有浅有深,由浅入深,创造人人有言可发、人人都可发言的机会,要让整个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不论纪律差否,都做到一视同仁,不偏向优秀生,不歧视差等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他们都是独特的不可代替的自我,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积极地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允许他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只要是积极的、正确的、向上的,我们都要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和夸赞。
  二、语文课也要设置必要的学习障碍,让学生感受到逾越障碍的欢乐
  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不要给学生太多的压力。压力过大肯定不好,让学生背上时常压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学生会抬不起头,抑郁寡欢,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哪里还能有兴趣去积极学习。有时学生一点压力也没有,他们总拿学习不当回事,学习成绩会因此下滑,这肯定也不是好事。如果给学生的压力不轻不重,特别适中,又能在老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让压力变为动力,也许就能使学生既能轻松学习,又能取得骄人的成绩。人生的每一个时刻,如果过得特别顺利,也许不会在大脑中留下太深的印记。如果历经风雨、历尽坎坷,那么这磨难,这坎坷,肯定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认为,学习也同理。我主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给他们施以一定的压力,设置一些必要的障碍,设置一些必要的沟沟坎坎,只要他们跨越了,就一定能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还会品尝到逾越障碍的愉悦感。但是,在设置障碍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已知,还必须能引发学生从生活出发来思考问题,让他们对所得问题有一个事实上的思索容量。设置障碍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2.有助于学生养成和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有助于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5.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等等。千万不可以拿高、深、难的问题来难为学生,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
  三、语文教学不但要突出人文性,还要突出工具性
  通过新课改,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又有了一个最新的认识,那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的语文课,尤其注重对课文的分析,所以语文教师总是把课文条分缕析,将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纯粹地把语文课上成了工具训练课,整个课堂干巴巴,死沉沉,枯燥无味,没有一点生活气息。你试想一下这种课堂,没有心灵的触动,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情感的陶冶,没有审美的熏陶,完全丧失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这样的语文学生自然不能喜欢。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使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得到了大大凸现,使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还了语文以本来的面目。教师在课堂上,还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自然就会愿意上。但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在語文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千万别把其工具性抛在一边,别让其倍受冷落。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只有将这两者在教学中得到水乳交融、相映成趣,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四、语文课要注意师生的情感沟通,实现心灵的平等对话
  不知道是谁写的一段文字:“如果说滔滔河流是两山之间的桥,绵绵细雨是天地之间的桥;那么,浓浓的情感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桥。”这段文字写得实在太好了。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就应该真诚地把学生当作心灵上的朋友,学生也应该把老师看作灵魂中的亲人,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这种情谊,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师生间的“心桥”才会架起。在教学中,话谈清了,理摆顺了,情交融了,心贴近了,这样语文课也就上得成功了。因为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强烈的碰撞,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的情操得以清纯的陶冶。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最受学生的欢迎。
其他文献
编者按: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郑重提出要在纳米科学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基本同步,我省有关纳米科学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本刊20
摘要:随着统计软件的日益普及,P值大有取代传统假设检验方法的趋势。本文试说明P值的概念、含义、意义及利用P值进行决策的方法。本文最后给出P值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  关键词:假设检验 P值 显著性水平 决策    一、引言    假设检验是推断统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假设检验,常见到P 值( P-Value)。P 值是进行检验决策的另一个依据,是最常用的一个统计学指标,统计和计量软件输出结果都有P
【正】所谓赡养,是指晚辈直系亲属在物质上和生活上对老年人负责扶助供养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
采用反应注射成型工艺,使用钨系双组分催化剂WCl6/Et2AlCl进行双环戊二烯单体原位聚合反应,制备出聚双环戊二烯/聚苯乙烯/蒙脱土(PDCPD/PS/MMT)纳米复合材料。运用XRD、SEM对聚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更大,但又是充满机遇的时代。作为内陆一个经济比较落后,人口全国第一的农业大省,河南必须以更大的勇气,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这是河南经济进入21世纪
本文从我校学生的阅读学习现状入手,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及调查,对现阶段我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些见解。
普立万公司推出低烟低毒无卤阻燃线缆新材料-ECCOH1025/1C。该新材料可作为汽车、手机、白色家电、测试设备、电机引线、商用机器等高端电子内部和耐高温应用型线缆。据悉,该新
【正】在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生产已提到议事日程并开始付诸行动的今天,保护地蔬菜病虫防治中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显得尤其重要。
【正】 河南省滑县上官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资金”活动,帮助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经济在全镇迅速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尼龙1212(PA1212)/聚丙烯(PP)(质量比70/30)/有机蒙脱土(OMMT)共混物。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OMMT在PA1212/PP共混物中的分布状态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