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种数据融合方法对多时相SPOT图像处理提取三峡工程大坝区地面动态变化信息

来源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三斗坪大坝区及其周围地区在1994到1998年期间,由于大坝的施工地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在1990、1997和1998年获取的SPOT遥感图像上都有明显的记录,其中一些地面变化细节在分辨率10 m的全波段(P)图像更为清楚.这里利用三种方法(高通滤波算法[2](HPF algorithm, Chavez et al. 1991)、 RWM-ARSIS 方法 (Ranchin and Wald,1999) 和 P+XS 算法[1](Anonymous 1986))对三峡工程三斗坪大坝区的多时相
其他文献
分析了光衍射、“刀刃”曲线与影像模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自动获得墙面纹理中直线特征的亮度分布模型———“刀刃”曲线,通过重新调整曲线分布的陡峭程度来改善航空纹理视觉效果,并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传统摄影复制技术中的Mask晒像原理出发 ,针对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上出现四周减光、照度与颜色不均匀、对比度下降、影像模糊等质量退化情况 ,提出将影响影像退化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通过一种基于Mask的影像复制技术来建立影像降质模型 ,并以此Mask影像对遥感影像进行恢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该恢复算法是可行的。
二十世纪在全国开展了大量地质调查工作,并且建立起“全国地质工作程度空间数据库”,急需研发应用系统保障该数据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里运用GIS软件工程原理,对应用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特别是对各重要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该应用系统已基于MAPGIS 6.x实现,几项特色功能被重点展示,它们为保障整个系统功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用实证方法进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算与分析。在静点测算基础上,对我国20多年来的生态足迹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动态测算与分析。通过Eviews软件分析了生态足迹与GDP、POP(人口)的线性关系。利用分析结果和变量之间的估计方程可以判断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走势。
期刊
针对目前Web服务的行业标准中服务描述和发现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Ontology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描述和发现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概念层 应用层”两个层次来描述地理信息服务 ,将服务发布后 ,通过对服务描述中输入输出等参数和用户需求中功能描述的测度来判断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 ,从而进行服务发现。
本文以1980年代以来的转型期国家-社会关系变动为背景.从实践社会学“过程-事件”分析方法或“策略行动”方法出发,着重采用参与观察和结构访谈等质性研究策略,对上海市的一个居
介绍了一种用于X荧光分析中激发X射线管的低功率,高稳定度的高压发生器。采用逆程变压器(FBT)产生高压的方式和脉幅调制(PAM)稳压的方法,实现电路简单可靠,易小型化。同时,详细分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不规则曲线εm 模型带的数值建模原理 ,提出了不规则曲线εm 模型带边界包络线的精密求解方法 ,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可视化分析
新疆准南地区吐谷鲁构造油气储层电阻率低,与水层电阻率差异不大.因此,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对它们作出有效区分.这里先通过对多种测井信息的综合分析,初步摸清测井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