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来了“诸葛亮”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hu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石坚持党建引领,固化完善疫情防控期间选派“第一书记”的经验做法,通过建章立制、明责赋权、考核奖惩,让“第一书记”有职有权、有为有位;让社区治理有人有力、有序有效;让居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共惠。
  社区来了“第一书记”
  今年初,黄石市委及时选派110名副县级以上干部到110个城区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组织带领各方力量、筑牢抗疫的铜墙铁壁。入梅后,110名“第一书记”再次出征,因时因势协助社区开展防汛抗灾工作,彰显新担当。
  对“第一书记”来说,社区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环境,但社区工作却具有全新的意义、充满全新的挑战。担负新的使命,“第一书记”们挑起重担,深入社区一线履职担当、学思践悟。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群众。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党员干部带头做社区发展的引领者,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建设,才能影响左邻右舍,带动楼上楼下。群众心中都有杆秤,只有敲开群众家门、叩开群众心门,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才是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意义所在。
  新星社区“第一书记”李小磊,在几个月的摸索中,对社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社区“第一书记”,既要“沉”下去,也要“浮”上来。“沉”下去服务群众,才能感受“鱼翔浅底”的情趣、发现“暗石险礁”的存在;“浮”上来谋划发展,才能下好社区工作“一盘棋”、织密服务群众“一张网”、走出结对共建“一条路”。
  新闸社区“第一书记”胡晓东,是一名政法系统干部,对社区工作并不陌生。通过下沉社区,他对做好群众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时刻保持赶考的状态、牢记为民服务的要求。
  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老城改造、物业管理等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黄石市委明确“第一书记”的6项职责,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协调解决难题。“第一书记”们下沉社区后,好比诸葛亮,出谋划策、各显神通,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
  紫竹花园项目由于历史原因,历经14年未有效解决办证问题,这个“老大难”困扰社区居民群众多年。神牛社区“第一书记”何衍明,自下沉以来,积极协调斡旋税务、住建、街道、项目单位等单位,多次召开协调会,目前项目的各项手续已全部办结,共计发放75本产权证。
  74岁的范婆婆是社区建档立卡低保户,2016年住房就被确定为危房,但由于个人出资部分得不到落实,一直未能如愿改造。江洋社区“第一书记”艾丽,多次沟通联系街道社区特事特办,终于确保老人在今年汛情前搬进了舒适整洁的新房。老人感动地说:“这么多年来最怕的就是汛期,雨不停下,我就要不停地被转移。今后总算踏实了,晚上能睡安稳了。”
  9月24日,三岔路社区组织下沉党员干部走访包保对象。当“第一书记”徐山岫石走访到居民程某家时,得知他父亲去世后还未销户,目前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均已丢失,不知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销户。徐山岫石立即向社区人员核实信息,并与公安户政部门咨询销户办理办法,将程序流程告知程某。程某终于愁容消散、面露喜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三四線城市的老旧小区中,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工作务工,老年人缺乏关心、关爱。“第一书记”与社区“两委”想方设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老人送去温暖。
  中秋节,王家里社区“第一书记”梅定祥,协调社区“大党委”筹办关爱特殊群体系列活动,邀请失独家庭、孤寡老人、残疾家庭、困难党员等共度佳节,大家一起品月饼、过中秋、话家常,感受着节日的氛围。为老年人送上一堂保健知识讲座,并组织医务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
  黄石港社区有孤寡老人108名,老人们生活有没有着落?遇到困难了怎么解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怎么办?这些问题一直牵动着“第一书记”孙爱民的心。他积极联系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设法解决小区独居老人老无所养问题,坚持用爱与担当做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工作,让老人得以安度晚年。
  守护社区平安
  社区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第一书记”带领广大下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机动力量参与社区突发状况应急处置,推动社区平安建设,维护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月12日,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钟楼社区有一个倒灌液化石油气的“黑气点”,店内存有大量的液化气瓶。
  “第一书记”彭家斌,得知信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时取缔“黑窝点”,及时消除了社区内的重大安全隐患。随后,他召集社区干部分析研判,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安全大排查。
  花园路社区枣子山405号一名女精神病患者出现病情复发、情绪不稳、行为反常等情况。“第一书记”雷安良,迅速带领3名下沉党员赶赴现场,在电话征求家属同意后,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抬担架过程中,忍受被患者撕扯、踢打的疼痛,从山上患者住宅奔行半公里,将患者送往华新医院进行救治,成功处置了一场突发事件。
  “建院巷一小平房失火!”海观山社区“第一书记”赵强,闻询连忙赶赴事发地,并紧急联系分局消防支队请求支援。作为救援经验丰富的老公安,他顾不上消防队员尚未到达的情况,就只身冲进了浓烟弥漫的屋内搜寻人员。随后,他迅速离开现场,组织党员干部在火灾入口处组织疏散围观群众,因处置得当及时,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以挽救。
其他文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潜江市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部署安排,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為  为守护好潜江百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市委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
打造“一公里便民服务圈”  老河口市孟楼镇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以镇区每个网格为基点,及时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动态掌握群眾对司法、行政服务的新需求,将矛盾纠纷调处与政策咨询、基层党建、三农服务、社会事务等多种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公里便民服务圈”,初步实现了“行政服务下沉到网格、困难帮扶落实在网格”,辖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武汉市蔡甸区以“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为导向,促进转隶人员融合、资源整合、人岗适合,确保转隶人员既合人、又合心,既合力、又合拍,推动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落细。  聚焦人员融合,把转隶人员捏拢來。把人员接住,各街道与延伸派驻机构主管部门主动对接,逐一核对人员转隶交接明细和清单,确保应接尽接。把人心稳住,主动做好转隶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三个讲清、三个不变、三个有为”,即讲清改革的意
午夜时分。  整座城市沉入了寂静。医院的走廊里灯火明亮,医护人员的交接班正在进行。李君瑶摘掉口罩护目镜,脱下防护服,镜片模糊的雾气渐渐消退,她的全身已经被汗水浸透,脸颊勒出了两道深深的印痕。结束了一天的疲惫,她现在要做的是乘坐一个小时的专车,前往住所休整,为第二天的救治工作做准备。  李君瑶来自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她说,去年的十月份她来过武汉,是参加全国呼吸病学学术年会,当时感觉,
今年以来,襄阳市襄城区纪委监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决策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疏通堵点,拓宽线索渠道  开启涉企“绿色通道”,畅通“网、电、信、访”四位一体信访举报渠道,建立分类快速处置机制,对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和检举控告认真受理、优先处置、快速办理、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在各地扶贫过程中,有的帮扶单位购买种牛种羊,交由企业或合作社集中管理,贫困户全程不参与,到了年底坐等分红;用于发展产业的财政资金,被用于买商铺,每月将租金返还给扶贫户。对此,您怎么看?  “微话题”栏目参与方式:扫码关注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微信ID:dyshwx),点击下方“互动”-“‘微话题’互动”,即可参与最新一期“微话题”征集。一经选用,稿费从优。不失为一个可行办
尖刀出鞘,永不卷刃;甘于奉献,攻坚克难。  今年7月,恩施州城遭遇50年一遇,建始县遭遇超100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近5万名农村、社区“尖刀班”成员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抗灾救灾。  组建社区治理“尖刀班”,是恩施州“战贫”“战役”经验在攻克基层社会治理难题、补齐社会治理短板的传承和应用。  坚持党建引领,我们尽锐出战!  今年5月,恩施州吹响组建社区治理“尖刀班”集结号,按照“硬抽人”“抽硬人”要求,
我们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
纵然靓丽青春,  纵然佳节温馨。  你义无反顾的逆行,  让人刻骨沸腾。  铿锵玫瑰,  口罩也遮挡不了你的美。  救死扶伤的大义,  阻击病毒的壮举。  诠释了此次武汉之行,  注定是一次别样的逆旅。  无畏的付出无所谓艰辛,  黑夜里点亮患者星辰,  直抵人心。  大灾中涅槃重生,  却道不枉此行。     当曙光闪现于黄鹤之滨,  你却转身奔赴新的征程,  去迎接故土黎明,  去守护家乡亲
8月28日下午,省档案馆口述档案工作小组工作人员来到张文魁在十堰的家中,为张文魁录制了口述档案。老人因年过九旬,双耳听力不佳,且因大脑曾受过伤,所以说话不是特别清晰。但是当天下午,张老的精神状态很好,为我们讲述了他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经历,尤其是讲述抗美援朝时期的坑道战时,老人很激动,回忆起当年艰险的战斗情景,张老还为我们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张文魁将他参与历次战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