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媒体竞争风生水起,观众规模趋于饱和,频道选择日益增多,地市电视台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对这种现状,不少地市电视台往往只重视与对手竞争,总是想方设法与对方对抗,而缺乏创新与创造意识,地方电视台应从自身出发,在节目编排上创新,以此来开创自己的空间。
发现竞争对手的弱点,审视媒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许多地市电视台在内容服务和营销手段上依然是大同小异,克隆之风盛行,普遍缺乏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产品及功能、赢利模式、经营模式单一,产业价值链能力薄弱,缺乏市场创新和应变能力,整合产业价值链能力不强,经营绩效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凡此种种,已成为现阶段不少电视媒体经营者的“心病”。
以某市电视台为例,由于频道栏目定位上的问题,几乎没有可圈可点的品牌栏目,节目同质化严重,且质量不高,造成观众分流,继而又带来了广告客户尤其是大客户的分流。迫于压力,为保证旺季广告能及时消化,只好挤掉正常的节目播出时间,增加广告播出时长;而广告淡季时播出时间又不满,使节目编排缺少定性。这一粗放型经营的结果是广告越多,观众越少,理性投放的客户也越来越少。
像这种迷恋低价竞争、地毯式轰炸的广告经营环境,已经对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深层的伤害。其代价是牺牲了频道的品质,降低了观众的忠诚度,观众收看电视的时间在下降,节目和广告的有效到达率就会越来越低,客户投放广告的效果和信心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媒体经营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在电视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下,对节目和广告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在发现竞争对手弱点的同时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有效的节目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的收视竞争力,从而使适当的节目在适宜的时段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使整个电视频道在有效的时间内产生出最大的效益。
内容为王,充分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和收视习惯
运用收视调查资料做好对节目编排的科学验证。要验证节目编排的整体效果,需要成体系地具体分析相关的系列指标。通过分析指标,可以全面掌握本频道与竞争频道间的竞争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为策划全台各频道的节目编排提供更详细更客观的参考资料。
注重编排的准时性。一个成功的节目编排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电视节目的准点播出,否则就毫无意义。同时,播出的准时性也是广大观众对电视台最基本的要求以及电视台自身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志。影响节目准点的因素主要就是节目及广告的长度变化。在节目准时方面,应当大力推行节目的栏目化,除一些大型的直播栏目外,严格做到长度零秒误差,减少因为人为计算错误而导致的播出时间的误差。
处理好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编排调度。自从出现了多频道共存的局面,频道与频道之间节目编排的横向调度变得越来越关键。这里所说的横向调度有两层含义:
首先,对本台的主副频道而言,应做到分工明确和相互呼应。一般来说,一家电视台若拥有多个频道资源的话,往往应将第一套节目作为主频道,播放综合性节目,而其他副频道则常被安排为某一类专业频道,如影视频道、法制频道等。
其次,在栏目设置上,主副频道间应做到主次分明,尤其是副频道更应体现其专题性,不但要区别,更应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时间编排上,以同一层次和特征的观众为目标对象的节目,应避免安排在相同时段播放。最佳的做法是尽量将其前后错开,但又上下衔接,使观众在看完一个节目之后,又能很方便地在本台其他频道找到同样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而不至于使观众关注其他电视台。
黄金时间突出主体节目的编排。18∶30~22∶30是电视观众最理想的“接受空间”。新闻和电视剧最容易实现这一时段观众的收视目的,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黄金时间的“大众情人”。电视剧和新闻这两类节目如果选择和编排得好,那么整个黄金时间段的编排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根据节目与节目相互协调、带动的原理,在编排科学、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整体时段将因此形成有节奏的、主次鲜明的、错落有致的系统,并使观众的收视情绪进入一种和谐满足的稳定状态中。
精心编排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日的节目。周末的节目编排应该以大众型节目为主,尤其是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例如,在周六、周日可以进行补偿式编排,即根据观众反映,对一些题材好、影响大、反响好的电视剧给予一定的重播。
以经营谋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首先,通过对各个频道和栏目编排的深入分析,发掘出该频道和栏目与竞争频道、栏目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价位适中的广告销售方案和销售政策,让每个编排亮点都能形成销售力。
其次,充分研究各个频道、栏目的目标观众群,使广告收视率更接近节目收视率,使客户的投放计划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观众、广告商和媒体创造一种良性互动的多赢局面。
再次,通过优化广告设置,开设短小的广告段,降低广告对观众收视的干扰度,减少观众的流失,使观众在各节目间顺畅衔接,进而提升频道的竞争力和广告经营能力,提升体制与系统的绩效和活力。
总之,节目编排与广告经营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任何重视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面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电视台只有从自身出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自己的节目质量、经营收入、收视率才会有更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郑艳
发现竞争对手的弱点,审视媒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许多地市电视台在内容服务和营销手段上依然是大同小异,克隆之风盛行,普遍缺乏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产品及功能、赢利模式、经营模式单一,产业价值链能力薄弱,缺乏市场创新和应变能力,整合产业价值链能力不强,经营绩效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凡此种种,已成为现阶段不少电视媒体经营者的“心病”。
以某市电视台为例,由于频道栏目定位上的问题,几乎没有可圈可点的品牌栏目,节目同质化严重,且质量不高,造成观众分流,继而又带来了广告客户尤其是大客户的分流。迫于压力,为保证旺季广告能及时消化,只好挤掉正常的节目播出时间,增加广告播出时长;而广告淡季时播出时间又不满,使节目编排缺少定性。这一粗放型经营的结果是广告越多,观众越少,理性投放的客户也越来越少。
像这种迷恋低价竞争、地毯式轰炸的广告经营环境,已经对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深层的伤害。其代价是牺牲了频道的品质,降低了观众的忠诚度,观众收看电视的时间在下降,节目和广告的有效到达率就会越来越低,客户投放广告的效果和信心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媒体经营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在电视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下,对节目和广告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在发现竞争对手弱点的同时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有效的节目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的收视竞争力,从而使适当的节目在适宜的时段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使整个电视频道在有效的时间内产生出最大的效益。
内容为王,充分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和收视习惯
运用收视调查资料做好对节目编排的科学验证。要验证节目编排的整体效果,需要成体系地具体分析相关的系列指标。通过分析指标,可以全面掌握本频道与竞争频道间的竞争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的竞争环境,为策划全台各频道的节目编排提供更详细更客观的参考资料。
注重编排的准时性。一个成功的节目编排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电视节目的准点播出,否则就毫无意义。同时,播出的准时性也是广大观众对电视台最基本的要求以及电视台自身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志。影响节目准点的因素主要就是节目及广告的长度变化。在节目准时方面,应当大力推行节目的栏目化,除一些大型的直播栏目外,严格做到长度零秒误差,减少因为人为计算错误而导致的播出时间的误差。
处理好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编排调度。自从出现了多频道共存的局面,频道与频道之间节目编排的横向调度变得越来越关键。这里所说的横向调度有两层含义:
首先,对本台的主副频道而言,应做到分工明确和相互呼应。一般来说,一家电视台若拥有多个频道资源的话,往往应将第一套节目作为主频道,播放综合性节目,而其他副频道则常被安排为某一类专业频道,如影视频道、法制频道等。
其次,在栏目设置上,主副频道间应做到主次分明,尤其是副频道更应体现其专题性,不但要区别,更应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时间编排上,以同一层次和特征的观众为目标对象的节目,应避免安排在相同时段播放。最佳的做法是尽量将其前后错开,但又上下衔接,使观众在看完一个节目之后,又能很方便地在本台其他频道找到同样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而不至于使观众关注其他电视台。
黄金时间突出主体节目的编排。18∶30~22∶30是电视观众最理想的“接受空间”。新闻和电视剧最容易实现这一时段观众的收视目的,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黄金时间的“大众情人”。电视剧和新闻这两类节目如果选择和编排得好,那么整个黄金时间段的编排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根据节目与节目相互协调、带动的原理,在编排科学、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整体时段将因此形成有节奏的、主次鲜明的、错落有致的系统,并使观众的收视情绪进入一种和谐满足的稳定状态中。
精心编排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日的节目。周末的节目编排应该以大众型节目为主,尤其是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例如,在周六、周日可以进行补偿式编排,即根据观众反映,对一些题材好、影响大、反响好的电视剧给予一定的重播。
以经营谋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首先,通过对各个频道和栏目编排的深入分析,发掘出该频道和栏目与竞争频道、栏目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价位适中的广告销售方案和销售政策,让每个编排亮点都能形成销售力。
其次,充分研究各个频道、栏目的目标观众群,使广告收视率更接近节目收视率,使客户的投放计划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观众、广告商和媒体创造一种良性互动的多赢局面。
再次,通过优化广告设置,开设短小的广告段,降低广告对观众收视的干扰度,减少观众的流失,使观众在各节目间顺畅衔接,进而提升频道的竞争力和广告经营能力,提升体制与系统的绩效和活力。
总之,节目编排与广告经营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任何重视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面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电视台只有从自身出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自己的节目质量、经营收入、收视率才会有更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