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苏东中学:“三项创建”助力农村学校质量攀升、学生回流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武功县城往西北方向25公里,便来到西汉民族英雄苏武故里——苏坊镇,苏东中学便坐落在这里。该镇北与乾县接壤,苏东中学是全县最偏远的一所学校。然而地理位置的偏僻,并未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尤其近三年,学校借助武功县“三项创建”的“东风”,教学质量节节攀升,学生人数由原来的不断流失,到如今的不断回流。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该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7年3月,武功县教育局提出“三项创建”后,学校立即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借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之余力,順势而为,尽锐出战,持续加大投入,当年底,苏东中学成功创建了“高效课堂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2019年5月,又成功创建了“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成为全县首批完成“三项创建”的学校之一。那么,“三项创建”是如何让苏武故里这所农村中学质量攀升、学生回流的呢?
  走读生变寄宿生,家长无后顾之忧
  “三项创建”以来,苏东中学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先后投资100余万元,更新电子白板18个,实现了教室旧板全部换新板;更新了一号机房全部电脑;添置图书20000余册;更换了电动门,构建了节水型校园;办公室全部安装了空调并安装了直饮机,改变了以前老师冬季用煤炉取暖,夏季用吊扇降温的历史,电路也由200千伏安升级为350千伏安;主教学楼教室安装了直饮机;建成智慧教室三个,宽带扩容到100兆,全校网络全覆盖,办公室和各处室实现网络化和无纸化办公,各班实现了班班通;更新了校园内外所有标语,以及教室铭牌和定期更新班级文化,校园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进一步突出新时代特色。
  苏东中学现有15个教学班,655名学生。“作为农村边远学校,近年来我们生源不断萎缩,为此学校进行了多方调研,发现学生大部分都进城上学,家长也被迫进城,一边打工,一边陪读。”苏东中学校长胡国伟说,为了保证生源,学校根据陕西省教育厅下发的“两类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要求,将空置的教师公寓楼改建成学生公寓楼。暑假期间,通过30多天改造,学生公寓楼全面建成,拥有150张床位,本学期开学全部住满,实现了部分学生寄宿。
  “这解决了边远学生上学难,路途上的安全问题,解决了家长受学生牵绊,无法出门务工的现实问题。之前学生大部分走读,偏远地方学生,以及隔壁乾县来的学生就在镇上农户家里租房住。”胡国伟高兴地说,“向寄宿制学校迈进,我们是全县的第一个试点学校,也是‘三项创建’以来最大的变化。原来每学期学校以30~35个学生递减,而本学期我们不仅没有递减,学生还增加了48名,实现了学生人数正增长,家长没了后顾之忧,就可以外出务工,增加创收。”
  海量的网上资源,让老师视野大大开阔
  “三项创建”让学校课堂悄然发生变化,海量的网上资源打开了老师们的视野。
  闵选社是苏东中学初二历史老师,有24年教龄,他从咸阳师专毕业后一直在这所学校工作,对学校发展特别熟悉。以前老师人手紧张,学历史出身的他不仅带历史,还带过语文。
  “以前上课手头资源比较少,就是教材、教本。而现在有了信息化教学后,老师的资源特别多。老师上课前可以通过一些网络教育平台把名师的课先看一下,学习别人的优点,加以改进。PPT白板比较落后,上面没法批注,而现在教室安装的智慧平台和软件,可以随时点开用资源。课讲完了,需要几个巩固练习题当堂检测,把资源点开,当堂就能检测。”闵选社说,以前PPT插入的图片多、视频少,现在是“互联网+课堂”,上课方式变了,学生参与程度高了,学习历史兴趣浓了。不仅如此,老师们注重把信息化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边上课边用板书做提纲,上完课后学生就有形象直观的了解,也方便记笔记。
  通过班班通、电子白板、互联网,教师的备课资源丰富了,视野也开阔了,给老师的上课、备课提供了很大帮助。“现在打造的‘互联网+课堂’要用到网上精彩的视频片段、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这些优秀的资源直接可以引入到课堂上,更直观。老师眼睛看得更远,耳朵听得更远。”胡国伟说,通过开展高效课堂示范课、高效课堂诊断课、“互联网+课堂”的大比拼深化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新变化。
  八年级生物老师、班主任杨佩伟称,县上这几年对生物实验投入大,学校建成了两个生物实验室。“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光讲理论很空洞,不让学生参与进来,他们就没兴趣。”所以,在她的课堂上,有条件的实验基本都开,没条件的就运用高效课堂,在网上找视频进行演示实验,效果明显。她也会把实验运用到高效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探究喜欢上生物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个组长,每个小组分一个预习的目标,这种讨论式的学习学生发挥主导作用,老师起引导作用,效果特别好,凸显出高效课堂的‘高效’。”杨佩伟说。
  学生喜欢现在的教学方式
  “三项创建”给课堂带来的变化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喜欢。
  “我喜欢现在的教学方式,因为现在把旧白板换成了新白板,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题目就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题。”初二学生齐译丹说,“以前旧白板只能写字和投影,没有现在的智慧平台直接可以搜索,老师上课使用率高。高效课堂几个人形成一个小组,上课的时候互相可以进行讨论,我喜欢现在的上课方式。”家住乾县的寄宿学生鲍雪倩和家人慕名来就读,她说:“疫情那段时间,老师给我们上网课用了很多的学习资源,有班级小管家,微信小程序,交作业都很方便。有很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我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以前的课堂老师只会用PPT来给我们展示,现在老师给了我们更多的交流和指导机会。”学生康奥倩也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
  三年多来,“三项创建”三轮驱动,助力了苏东中学教育质量的腾飞,中考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平均成绩名列全县前茅,七八年级在全县质量检测或联合月考中,成绩总评始终稳居全县前列。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省STEM种子学校等32多项荣誉,成为咸阳市一所农村标准化、示范化学校,也是武功县初中教育质量的旗帜学校。
  “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深化‘三项创建’,让苏东中学的教育腾飞,让群众享受‘三项创建’带来的质量红利,也为武功教育的辉煌明天再立新功。”胡国伟说。
其他文献
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这首诗中说“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诗人余光中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意思是再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安然感受美好。而在小学班级管理这条战线上摸爬滚打了20年,如今却在和一年级这些半“天使”半“怪兽”的小家伙相爱相杀的我,却想赋予这句诗新的含义: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再怒、再急、再焦
期刊
近年来,笔者作为县级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者,有幸参与区域教师培训工作的调研策划、组织实施、探索创新,全程协作开展县域第三批国培项目县工作。思考梳理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突出特点,对于理清思路、高点谋划、重点突破区县教师培训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特点一:工作布局点面结合。当前,市级网络培训承担了全员学科培训任务,基本做到了全员参与、多学科覆盖。教师培训工作,在校在岗完成,面上培训提质培优稳妥推进
期刊
2020年陜西省教学能手(中学)评赛活动圆满落幕,作为评委,我又一次体验了将“我”放进文本里,放进“人”的生命场里的真切经历,当我以发现的眼睛,辨别的耳朵,个体的思想和敏感的心灵去触摸语文教学的土地和河流时,我发现,自己对于好课的定位越来越清晰而且坚定:  一堂真实的课,未必都是“好”课,但一堂“好”课,一定是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课。前一个“好”是曾经向往的看上去行云流水、顺畅无阻的课,后一个“好”
期刊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母亲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乡村小学教师,骨子里有着文艺青年的特质。从小我随母亲的工作调动,在几所农村学校中长大。那个时候,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小的宿舍里,一半隔开做厨房,一半做卧室兼办公,即便很拥挤,母亲对我老往回捡各种好看的小玩意儿从不斥责,在墙角堆放的树枝杈、石头堆也从来没有不经我允许地清理过,这成为我幼年启蒙最好的素材。  四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长着络腮胡须、留长头发的年轻男教
期刊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教育无他,唯爱而已。”  自从我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教师这一职业,我便满怀热情、义无反顾地走了下来。至今已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整整三十二个春秋。  望着孩子们一茬一茬如鸟儿般飞出,我深深感到:唯有爱,才是为师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内核,一个拥有了爱心的教师,才会找到前行的不竭动力。  无论何时何地,我始终认为我的学生 “人人都是材,人人都成才”。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
期刊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我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着力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笔者认为,让“光盘行动”扎根校园,并将其作为学校思政课、劳动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内容,不仅恰逢其时,而且十分必要。  把“光盘行动”作为学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
期刊
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到底在哪里?經典经验的总结、深入彻底的反思、坚持始终的执行是一个教师快速成长的法宝。“实践反思”是校本研修最典型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没有理论的指引容易迷失方向,没有实践的跟进容易导致空谈。学会记录走过的路,才不会忘记曾经的痛和快乐。学习思考走过路,才会把经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把有价值的教学理论转为具体的教学实践。  校本研修,从校本教研的范畴中“破茧”而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
期刊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严于律己,积极践行。这一年,四季更迭,风景各具风韵。回顾走过的道路,做出的选择,挥洒的汗水,沉淀的岁月,我有憾而无悔。  一、奋斗扮靓四季底色  1.春耕,拥抱思政课的春天  2019年4月中旬,我们所在的“
期刊
教育者的幸福在于蓦然回首,桃李芬芳。  王国维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表征了一种人生的幸福感。但这种最高的幸福必须历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个艰苦的求索过程。这种幸福观对于教育者而言,具有极大的指引价值。  教育者应坚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寂寞中
期刊
本刊讯(刁巧燕)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健康、2020年春季学期安全开学,陕西省立足中小学校实际、群策群力,全面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科学研判,迅速动员部署。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多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和开学准备工作。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已组织了教职员工有序返程返校,留足了隔离时间,按照“一校一案”要求逐级修订完善了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