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建立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的原则和内容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是保持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必须遵循考核标准的先进性、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实施的整体性、考核结果的奖惩性等原则,把握理想信念、能力素质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 考核制度 原则 内容
  
  全面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必须注重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是保证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因此,探讨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的原则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测评大学生党员是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维护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肌体健康、保证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一)考核标准的先进性。先进性是“共产党员”称号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员的基本标准和条件,这些标准和条件是每一个党员都必须达到的,这是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同时,党员先进性又是历史的具体的,不但要体现出时代性,还要具有不同行业、岗位的具体标准,这些具体标准只是在表现形态上各具特色,其先进性的本质是共同的。考核大学生党员,必须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标准为标尺,着眼于大学生党员的学生特点,不能因学生身份就降低先进性的基本标准,否则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正如刘少奇所讲:“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应该只是做一个起码的够格的党员,而应该按照党章的规定力求进步。”[1]
  (二)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任务,而大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党员不能停留在一般大学生的水平上,而是要努力做到率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以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要求。大学生党员的作用不是片面的(如学习成绩等),它是党员在素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先进模范。因而,在设计考核内容时,必须体现出全面性、综合性,全面测评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学业能力、遵纪守法、社会实践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考核实施的整体性。当前,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生党员在校园里学习、生活的同时,还会受到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仅局限在校园,还要体现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之中,其范围涉及到班级、院系、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如何客观公正地考核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力量。因此,党员考核的考核实施要有整体性的观念,要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委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各院系党总支、党支部组织协调,学生群众、社会单位、家庭等配合,形成考核的组织网络,使考核结果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四)考核结果的奖惩性。考核结果是对每一名党员表现情况的综合评价和认定,具有评价、区分、反馈、管理等功用;要使考核结果运用有效,就要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适当的奖惩。适当、及时的奖惩是保证考核严肃性、权威性的必要手段,若将考核结果束之高阁,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不但起不到考核的作用,还会助长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奖惩,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知、增进对党的情感和归属感。考核结果的运用,主要是“抓两头、促中间”,对优秀大学生党员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重在精神奖励),对党员队伍中的“落后分子”要及时进行劝勉,并跟踪帮教、限期整改,对“中间分子”要添一把火使其再进一步,从而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真正做到以考核促成长,以考核促建设。
  
  二、建立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的基本内容
  
  从党员成长、成熟的规律上看,“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在确立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后,将其通过过硬的实践本领化作先锋模范作用的行为特征和实践过程。”[2]因此,考核大学生党员就要着眼于其先锋模范作用所表现出的内容特征。
  (一)理想信念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3]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党员考核的首要内容,如何考核,笔者认为应侧重于大学生党员学习、掌握党的理论的程度和对政策的理解和贯彻的水平。
  1、理论水平。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先进理论的掌握是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根基。大学生党员党龄短,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基本的学习和掌握,但由于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往往认识不足,再加上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文化渗透传播西方价值观念,千方百计地妄图动摇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果没有过硬的理论修养,大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就往往会受到削弱。身处大变革的时代,大学生党员必须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和掌握和谐社会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理论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对于大学生党员坚守党员职责、自觉抵御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政策水平。对党的政策的态度也是检验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重要方面。党的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是党员的义务之一。大学生党员不能单凭个人的喜好来评价一项重大政策,而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理性分析党的重大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实践基础、政策走向,以此促使自己更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党员宣传政策、执行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党员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就是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政策的集中体现。
  (二)能力素质
  理想信念必须依赖一定的技能和本领,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充分表现出来,才能证明是否坚定。
  1、学习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前已论及,这里不再赘述。大学是探索和传播普遍学问和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生党员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掌握广泛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平衡、通识与专业的平衡,努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也就是说,大学生党员在学习方面不能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尾巴”,不能落后于人,更不能甘于人后。
  2、社会实践能力。随着大学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大学也日益提倡、鼓励、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社区服务。大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对某一现实问题的调研、协助社区党支部做好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开展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和其他服务工作等,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贡献社会,在实践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学会做群众工作,培养吃苦精神和协作精神。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党员对社情、民情和国情的深入认识,而且还会直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内容,考核大学生党员的作用表现不能忽略其道德品质的内容。为了使考核要素不重复,这里集中在党内生活、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三个方面。
  1、党内生活。健全的党内生活制度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织保证,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并维护党内生活的正常化、制度化。加强党内生活的锻炼,对于大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非常必要。大学生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充分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言行一致,敢于同各种错误倾向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
  2、遵纪守法。具备严格的纪律性和法制观念是党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大学生党员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以“四有”新人的要求严以律己,自觉遵守党纪校规和国家法律,对校园内违纪事件或不良事态苗头要及时反映并敢于制止,不能因为小事小节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规范。
  3、社会公德。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以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道德风尚。大学生党员不仅是一名学生,还是一名社会公民,必须具备合格公民的道德素质。大学生党员应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定位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一个不具备社会公德的大学生党员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参考文献:
  [1]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4.
  [2]宋福范.论共产党员先进性[J].前线,2005(2):5-7.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4.
  [4]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栀子苷对缺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心肌细胞缺氧(Hypoxia)组,缺氧条件为37℃、95%N2+5%CO2处理48 h,不做任何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Control)
作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之一,中药为我们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中药药效物质的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中药的药效物质是
目的 拟进一步明确n-3PUFA对CD大鼠模型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建立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3PUFA组(20 mg/k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后交通动脉瘤(PcomAA)合并眼神经麻痹(OMNP)中的治疗价值,观察脑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comAA并OMNP患者106例,根据手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肿瘤组织中侵袭基因表达的关联性及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80例DCI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
目的 分析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病变患者全脑血流量(CBFV)的关系.方法 收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史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将其分为血
本论文围绕纳米和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紧紧抓住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和生物矿化材料,从材料的修饰和界面组装入手,探索了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特别是在电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素(rhEPO)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脏功能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行CKD伴肾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rhEPO使用剂量分为6000 I
目的 探索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癌胚抗原)与CA-242(糖类抗原242)水平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 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当中选取晚期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血清VILIP-1、HIF-α、BDNF水平,并分析其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