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教育体系对我国高职设计基础教育的启示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作为专业结构综合性基础构建的大平台,直接制约着专业课程的学习,作为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近年来一直滞后于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本文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希望通过对包豪斯教育体系的重新解读,为高职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寻找一剂良方。
  关键词:包豪斯 基础教育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93-02
  1 包豪斯基础教育内容
  对现代设计教育影响深远的包豪斯,奠定了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其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是设计“基础课”又称“初步课程”的设置,它由約翰·伊顿设计并推出,在莫霍利·纳吉的时代达到高峰。经由伊顿、康定斯基、保罗克利等大师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基础课程的内容形成了相较完整的科学体系,主要涉及点、线、面结构的平面构成研究、色彩的色彩构成分析,立体的造型、空间、结构、运动等研究,不同材质的质感、造型、结构组合等研究分析。同时,从理论教学上,还侧重从科学的层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视对于艺术史论、哲学与美学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开设了诸如艺术史、设计史、设计理论、心理学、机电学、工程学、市场学、哲学与美学等相关课程。
  2 包豪斯基础教育价值分析
  初步课程是一种专业过渡教育,是包豪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伊顿在1963年所著的《设计与形式—— 我在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一书中谈到了开设基础课程的任务和意义,主要是想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挖掘学生内心沉睡的创造潜能。反观今日高职设计专业的基础教育,笔者认为包豪斯基础教育的价值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2.1 实用理性的教学观、对图形、色彩、材质等规律性的深入研究,摒弃了传统教育的主观体验,将视觉的教育牢固的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事实上,无论对色彩还是造型的学习,在包豪斯之前的传统教育课程中均有体现,但与强调感性的设计造型教育不同,包豪斯强调理性、科学性和现代性。它首次在艺术领域运用了严格的科学思考,对感官体验及艺术的创造性本质进行着检验,所以无论是对平面、立体、色彩、材质的深入探讨还是对传统绘画韵律和结构的剖析都区别于以往美术教学当中的主观体验教学,带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和理性色彩,对于艺术领域的难以直接量化的美学范畴,也给予了明确的衡量标准和判断依据。奥托·艾舍在《包豪斯与乌尔姆》一文中就此问题这样写道:“美学范畴,如,比例、量体、排列、渗透或对比,并实验性地予以掌握,是有意义的。但是它们并不是目的本身……其判断准则是使用与制造。”在色彩学研究上,伊顿与康定斯基等人开创的色彩教学体系以严格的、准科学的分析手段研究色彩,测验色彩与图形之间的微妙联系,使学生在理解色彩的主观性的同时更不失与理想的控制。
  2.2 课程内容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重视与实践能力的衔接
  包豪斯的基础教育最为成熟的时期体现在莫霍利·纳吉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理论学习、基础设计和实践工作。这些内容的每一部分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中理论学习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艺术思维,正好对应了当时的设计实践。而基础设计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基本的技术与材料,并学会如何在设计实践中理性地运用它们。在实践能力的训练上,莫霍利要求学生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待作品,而要以广博的智慧和创造力去寻找作品与个人和公共需要之间的联系。即便是伊顿的看似晦涩难懂的色彩理论教学,也是为了通过这种独特的训练,培养学生一种对于自然事物的特殊敏感性,使潜在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正是有了这样的清晰的目标定位以及针对性的实践,才使包豪斯很好的实现了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完美统一。
  2.3 重视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完整的系统性
  包豪斯一直以为实现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从一开始就清晰的认识到设计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结合的特殊社会生产。作为创造主体的设计师必须具备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又必须随着社会生产的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因此,在德绍时期的包豪斯就已经开始开设材料学、物理学、工程学、市场学、心理学等课程,目的在于最大化的服务于设计实践。此外,包豪斯非常注重整体教学的系统性。学生必须通过6个月的基础课程训练,方能具备到任何一个作坊学习专业课程的资格。这与我国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中的比例和分量有着本质的不同。
  3 我国高职设计人才的基础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一直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其毕业生应该具有高层次和职业化的双重特征,但反观今日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却一直滞后于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尤其在基础教育环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3.1 自我定位不清,未能结合自身特点确立培养目标
  与国内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知识面狭窄、学科之前间缺乏必要的迁移能力,很难适应传统式的教育方法和内容的难度。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沿用本科院校“学科型”的教学模式,轻视自身高职的特性,使学生严重缺乏职业能力和工作技能的训练从而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3.2 百衲衣式的课程内容相互孤立,与专业课程关系不够紧密
  由于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很多高职院校在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学科设置,未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取舍。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忽略了从实践的角度衡量和判断课程内容的实际价值,如此,出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课程顺序本末倒置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比如,至今的很多院校的设计基础课基本上仍以三大构成为主,虽然素描,色彩等课程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在授课上侧重的仍然是纯美术的相关内容规律,与设计基础教学部分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就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三大构成的时候将色彩、平面、立体结构分离开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我收获极其有限。另外,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也未能根据时代及时更新,内容老旧与市场落伍,科技知识匮乏,闭门造车,也使学生的设计几乎只能流于表面,缺乏与实践的衔接性。   3.3 基础教学偏重于理论的再现,缺乏实践能力交叉融合,适应性不足,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脱节
  所谓“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强调社会实践应该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特征。而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基础理论的教学仍以“规律性”的传授为主,缺乏与实践能力的交叉融合。很多院校通过研究虽然借用了包豪斯的一些课程,但老八股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更加偏重讲授一些概念和规律,而在“将理论如何过渡实践”的引导上缺乏侧重,这使文化素質本来就偏低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起来异常困难,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了。包豪斯的实践教学告诉我们,把“作品变成商品”的职业教育理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生再不能步入“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当成为高职教育促进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4 改良的建议
  《国际教育分类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有着明确的定位:主要是指实用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以职业化为其根本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绝不是企业经验的机械重复,而应该是有设计、有策划、有目的、有理性的专门培养。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的基础教学,应以此为根本导向,以市场为检验的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革。
  4.1 培养目标的改革
  首先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上应该强调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应用性和适应性,同时在具体目标内容上,需要注意结合自身学生综合素质特点设置合理的目标区间。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基本制约因素是研究课程问题的出发点,也是确立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因此,课程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以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三方面的整合统一为目的,结合教学实施的具体情景和要求,才能有效的的发挥教学体系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与社会生活经验普遍比较匮乏,因此,可结合自身的特点强调培养素质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以培养工程技术设计人才为较高目标,以培养技能操作人才为较低目标。
  4.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对理论课程普遍不感兴趣,一方面在于自身的接受能力有限,再一个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严重脱节。因此,理论课程体系内容的设置应该源于企业,同时又高于企业,参照典型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来挑选理论内容。同时,理论课程的侧重点应该体现于实践环节的链接和应用指导上。由于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主要是以形式图式的敏锐性、创新思维、实验精神与态度方面的培养为主,这些课程内容多体现为隐形课程,并不容易使这些自我迁移能力较差学生直接认识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之间的重要相关性。因此,每一门理论课程应该在实践环节中寻找意义,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大小的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总之始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准绳,筛选最有价值的课程内容。
  4.3 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
  鉴于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质量评价标准也应该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灵活设置,德国曾实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两种教材、两种指导方式、两种考核进行组织管理教学。包豪斯除了学校基本的课程考核之外,也以行业标准来要求作坊中的实践教学,学生必须达到当地行业的相关标准方可算是完成学习任务。高职院校的特殊培养定位,在质量考核上也应该采用灵活机制,在考核侧重点上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上采取多元化机动形式,同时,考核内容上应当适当精选筛选教学实质内容考核,体现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呼应性。
  5 结语
  包豪斯,这所被称为作为现代设计的摇篮的设计学校,其教育思想也奠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从基础教育立场重新剖析包豪斯,至今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愿通过这种抛砖引玉的尝试,为民办高职院校的设计基础教育的改革带来一些借鉴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美)威廉·斯莫克.包豪斯理想[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 (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包豪斯—— 大师和学生们[M].艺术与设计杂志社译.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
  [3] 莫斯科·康定斯基.艺术学校的改革[M].上海:三联出版社,1923.
其他文献
2013年是江阴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科技产业和人才的激烈竞争,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以全球的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顺应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格局,积极探索行业管理的新模式,初步建立起了本行业依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下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区,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畜牧
为同步装卸圆周上均布的四颗螺钉,防止螺钉装配力矩过载,特设计了四颗螺钉同步装卸力矩可控式气动扳手转换接头,其主要由传动机构、变径装置和力矩过载装置组成,该接头结构简
摘 要:考试是教育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专业考核方式与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差距逐年增大,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外体育专业考核方式相关论文的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目标上,应该将评价目的具体化、评价指标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专业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齐齐哈尔市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继续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卫生院 继续教育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03-01  目前,我市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居民对医疗和保健的需求,如果这些乡村医生不能及时、主动地接受系统的培训,就很难得到农村居
2003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一般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合称。“绿色农业”也被称为“有机农业”、
这几个冬日,我一直在盼着下雪,真心实意地盼,满怀急切地盼!我盼望下雪,是因为我喜欢满天飘雪、飞雪连天的景象。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有如天女散花。“风竹婆娑银风舞,云松
继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房价快速上涨之后,地方政府博弈楼市调控,"对策"迭出:继佛山试探放松"限购令"未果引发关注之后,安徽芜湖又以财政补贴"割肉救市",走上舆论的风口浪
本文结合国内外电影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探讨电影艺术教育的观念,渊源、方法,现实状况和发展机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