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治措施

来源 :畜禽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为猪增生性肠病.是由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以回肠和结肠段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综合症。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较易感.虽然被感染猪死亡率仅有5%~10%,但患猪饲料利用率比正常猪下降17%~40%.被迫淘汰率升高.养殖损失较大。主要有急性型、慢性型、亚临床型,通过流行病学、病原检查、血清检查、临床症状可以将其与一般下痢区分开。提高管理措施,严格引种,加强免疫,消毒,药物预防治疗等可以有效控制此病。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已不满足于“放心肉”,而提高到了要求“安全肉”更高的标准.动物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由于片面追求最大利润、高密度饲养而相应的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跟不上,导致该病呈多发性、流行性、爆发
探讨获取最佳疗效的方方面面。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疗效最好、康复最快、痛苦最小、危险最少、费用最低。应是最佳疗效的具体标准。个体差异与过度医疗问题需引起高
自1998年1月1日《动物防疫法》实施以来,林州市畜牧兽医局就对动物诊疗活动进行管理,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规范动物诊疗行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林州市创新监督管理
在兽医临床上,常见引起蜂窝织炎的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化脓性球菌,比较少见的是腐败菌或化脓菌和腐败菌混合感染.疏松结缔组织内误注或漏入刺激性强的化学制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