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胶贴回收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输液胶贴回收现状,提出对策,以期降低和消除医院感染隐患。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本院30个病区的176名护理人员进行患者输液治疗及胶贴回收情况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1785例,输液治疗1699例,占95.18%。拔针后护士按压161例(9.48%),患者或陪护按压1538例(90.52%);按压后胶贴投入指定容器护士为90.68%,患者或陪护仅为0.98%。95.45%护士对胶贴规范性回收持肯定态度,但仅7.39%护士对患者或陪护进行了胶贴投入指定容器的指导。结论输液治疗量大,胶贴基本未按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其他文献
针对多尺度表达中同名线要素的变换问题,提出一种层次特征点控制下的线状要素Morphing变换方法,在已有的线性插值Morphing变换基础上,利用层次特征点对线要素进行分段控制,按对应弧段的结点的相对位置在本弧段的相同的相对位置处插入点,提高插值过程中点的位置对应精度,使中间比例尺的插值表达得到优化,提高Morphing变换的精度。
探讨医保护士在严格执行《医保药品目录》管理中的作用及其采取的管理方法,对住院医保患者的用药全过程进行监控、审核、管理。结果出院医保患者的人均药品费用、药品支出费用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较为常见的骨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骨折端畸形连接并不少见。因骨折端靠近关节,要重新分离并得到满意的对位。闭合整复难度大,同时恐有加重周围软组织损伤
<正>脆弱拟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寄生于人体腔道内氧化还原电势较低的部位,如口腔、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等,主要引起内源性感染。可侵人血流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由于脆弱拟杆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4年临床送检分泌物培养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旨在为基层医院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方
对1例冠状动脉造影并发左冠状动脉痉挛急性闭塞的患者进行紧急心肺复苏,植入临时起搏器,复苏初步成功后,转入CCU行进一步脑复苏及生命支持等治疗措施.同时密切观察病情.重视休息、
气压止血带充气至一定压力后可阻断肢体血流,常用于四肢手术时减少出血量使手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同时也因其止血效果确切、使用安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战争和各种抢险救
根据抽样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层次、内容,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不吻合.因此,应从建立立法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开放的培训体系,优化继续教育资源,建立多层
一次性输液器是临床输液的必备用物,每日用量很大,操作时输液器头端乳白色针头套或一次性输血器头端乳白色针头套(下称针头套)均弃置于医用垃圾袋内丢弃。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护理实
我病房自1988年1月至1991年10月,共收治脏病患者477例,现将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男性258例,女性219例;年龄20~40岁178例,41~60岁148例,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