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永磁电机在矿渣立磨上的应用尝试

来源 :水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大功率永磁电机在矿渣立磨上的应用效果和维护注意事项。在矿渣粉比表面积、细度等质量指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改造后电机运行功率、运行电流下降明显,立磨台时产量有明显提升,达到了节能提产效果。
其他文献
<正>9月7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迎来了清水塘第三小学、博才白鹤小学、披塘小学、枫树山大桥小学、砂子塘吉联小学的潇湘小记者。他们现身"劲草嘉年华长沙站"公益活动,采访生态保护大咖,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义卖农产品、手工制品。
期刊
用一台逆变器驱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实现对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该文提出在一台六相逆变器的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下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通过解调静止坐标系下电流响应的负序分量来分别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初始位置角。同时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利用解调电流响应中正序分量所获得的误差角对解耦获得的转子初始位置角进行补偿。此外,对于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考
期刊
角度传感器零位的精确标校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高精度控制的前提。针对现有零位标校方法复杂及标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反电动势观测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角度传感器零位标校方法。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外力矩带动电机旋转时相反电动势随机械角变化的规律,并从三相电机结构入手,推导线反电动势和相反电动势之间的相位关系。利用角度传感器过零信号触发捕捉线反电动势波形,并基于线性插值法精确定位线反电动势过零点,再通
期刊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输出转矩提升问题,分析了3次谐波电流注入电机相电流和反电动势的控制原理,对驱动系统进行优化,调节3次谐波电流,解决2套绕组间的电流干扰问题。在最优相电流的基础上,提出了永磁体塑形方法,综合考虑定子齿槽效应、铁心饱和以及齿尖、极间漏磁,并得到最优的类正弦反电动势。类正弦电流与类正弦反电动势相互作用,电机的输出转矩提升了18.1%。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样机试验验证了理论
期刊
针对三电平间接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three-level indirect matrix converter -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TLIMC-PMSM)系统采用传统的调制模型预测控制(modulati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2PC)时因M2PC扇区选择和占空比计算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电机运行波动大和系统波形质
期刊
本文针对多源时变干扰影响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研究其基波平面内的调速控制问题和谐波平面内的谐波电流抑制问题。首先,在基波平面采用非串级控制结构,通过构造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eneralized proportional integral observer, GPIO) 估计转速环的多源快变干扰。然后,针对q轴电流的过流保护问题,在传统比例微分反馈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障碍函数设计思想,结合干扰估
期刊
目的 研究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癌症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108例癌症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以中药穴位贴敷结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评估两组肾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尿蛋白排泄率(UAE)水平均低
期刊
三相横向磁通永磁电机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时,和永磁同步电机类似,位置偏差主要受到模型参数误差以及逆变器非线性等因素影响。本文依据估计直轴电流为0时的位置偏差方程,提出一种稳态工况下注入电感扰动的参数辨识方法以修正位置误差。该方法通过对观测器所用电感值施加扰动,构建非线性方程组,采用列文伯格-马夸特法求解,实现电感及永磁体磁链的准确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应用到观测器中,从而改善了无位置传感器运行的位置精
期刊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仅采用αβ子平面的外围电压大矢量,会导致较大谐波电流,并且直接转矩控制存在固有的磁链和转矩波动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电压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扩大电压矢量选择范围,根据次外围矢量与最外围矢量在z1z2子平面方向相反的特性增选次外围矢量,通过分配这两组矢量作用时间,使得谐波子平面的电压幅值为零,实现谐波电流抑制。降低系统计算量,根据定子磁链所在位置,将12
期刊
该文基于TMS320F28335DSP设计了三相永磁同步电机IGBT驱动系统硬件,其包括三相逆变电路、TLP250光耦隔离放大、B0524S-2WR2电压转换等电路的设计。具体设计了三相逆变电路参数、TLP250的限流输入电路、15V和-9.1V驱动电压电路、消谐和快速放电电路。最后结合软件控制程序进行了驱动系统实验,得到的IGBT驱动电压和电机电流波形,验证了IGBT驱动系统硬件设计的正确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