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足内侧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足内侧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12月~2003年5月间共为11例13指行游离足内侧微型皮瓣移植,男8例10指,女3例3指,年龄18~58岁,平均32岁.8个皮瓣用于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其中修复手外伤后手指掌侧皮肤缺损6指,并指畸形分指后手指侧面骨外露1指,电击伤后手指掌侧瘢痕挛缩及屈肌腱缺损1指;5个皮瓣与第二趾甲复合组织瓣联合移植修复手指脱套伤或再造手指,其中外伤后示指中远节脱套伤1指,示、中指全长脱套伤各1指,示指中远节断指再植后坏死2指.皮瓣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为血管蒂,以足舟骨结节的最高点与第一跖骨头胫侧缘连线为轴线,在足内侧设计微型皮瓣,皮瓣的血管蒂分别与指动脉及指背静脉吻合.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5年6个月,平均21个月.本组共行13个足内侧微型皮瓣及5个第二趾甲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13个足内侧皮瓣中12个完全成活,1个部分坏死.皮瓣面积最小为2.5 cm×3 cm,最大为6 cm×4 cm.3个用于修复指腹缺损的足内侧皮瓣,切取时携带了隐神经的分支并与指神经吻合,术后皮瓣的两点分辨率为7~9mm;其余10个未携带感觉神经.移植后皮瓣的色泽、质地、厚薄与手指皮肤尤其是手指掌侧皮肤相似,再造后的手指外观逼真.结论游离足内侧微型皮瓣是修复手指尤其是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最佳皮瓣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12-0-十四酰基咐哌醇-13-乙酸酯(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探讨白血病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的表达及与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分化的情况;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33、CD14及EGR-1mRNA的表达。结果TPA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趋向成熟分化,非特异性酯酶(NSE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对95例患者105个卵巢病变,用能量多普勒观察肿物内的血流形态学改变(包括血管的分级,血管是否有畸形),用脉冲多普勒检测肿瘤内的血流动力学.观测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VPS)、舒张末期流速(VE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是否存在舒张期切迹.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观测的血流形
目的 探讨藏族男性肝病患者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的变化 ,了解不同类型肝病患者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协助临床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方法 于 1999- 12~ 2 0 0 4 - 0 4在西藏
目的 分析预防性抗生素能否减少术前为清洁尿、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药理学分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CBMA)、及Cochrane图书馆(CL)内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检索、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效应尺度以相对危险度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且可避免不锈钢中镍离子引起的生物过敏反应,在医疗器械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焊接性是高氮钢的重要应用性能。本文利用激光对3mm厚的高
本文首先探讨了Google Scholar揭示和传递学术信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Google Scholar对文献传递服务形成的挑战和其不足,总结了其对文献传递服务发展的启示,包括建立联合目录和统一的检索系统、加入Google Scholar的图书馆链接计划、改进文献传递系统,适当降低文献传递成本。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纤毛摆动的频率和形式进行精确测量,以建立客观评价呼吸道上皮纤毛传输功能的指标.方法采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对体外培养的兔和鼠气管黏膜以及人鼻腔
对5种树脂吸附纯化大豆异黄酮的性能进行对比,发现LSA-10型树脂最适合大豆异黄酮的纯化.通过对影响树脂吸附解吸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的工艺参数如下:上柱液浓度0.1
研究表明, 60%~90%的病理性肥胖患者出现肝脏组织学的异常改变,其中1/3的患者有50%以上的肝细胞出现脂肪性改变.有研究者预计肥胖以及糖尿病、脂质紊乱、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将是今后几十年里导致肝脏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
目的 对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椎管内肿瘤及内固定手术应用中的精确性、安全性、易行性等进行了分析.方法 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共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下实施了41例脊柱导航手术: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37例,内固定手术4例.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14~69岁,平均43岁.病变位于颈段9例,胸段17例,腰段13例,骶尾段2例.结果本组37例椎管内外占位患者中19例病变位于髓内,18例位于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