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所受影响首当其冲。从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47%,仅汽车用油每年大概就增加1000万吨,按这个数据测算10年就增加1亿吨,而我国原油年产量增长空间很小,所以消费增加的部分主要靠进口。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的汽车销售量正在接近千万辆大关,而汽车保有量正在以每年700万~800万辆的速度递增。所以国家不得不出台一些限制大排量车的政策,同时鼓励小排量车消费。消费税调整的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
对汽车需求总量影响很小 对结构影响较大
对于此次消费税的调整,我个人认为对汽车需求总量影响并不明显,主要是对汽车的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调整乘用车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气缸容量(排气量,下同)在1.0L以下(含1.0L)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气缸容量在3.0L以上至4.0L(含4.0L)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气缸容量在4.0L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
由此可见,这次政策调整主要是提高大排量车消费税,4.0L以上车型税率提高了一倍,调整的力度非常大;而小排量车的税率是下调的趋势。这体现了国家限制大排量车消费,鼓励小排量车消费的目的。
由于此次针对小排量车的消费税降幅并不明显,所以在近期还很难达到鼓励小排量车大力发展的目的。但是,如果这种政策能够坚持并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大排量车和小排量车此消彼长的态势还是会逐渐实现的。此外,此政策的出台将对SUV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相反会促进轿车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新的消费税调整整体上对汽车产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进口车抑制作用明显
本次消费税调整客观上将对进口车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数据显示,去年进口车的增长率相当于国产车的两倍,达到44%。今年上半年,进口车增长达到了70%,国产车同期增长仅为13%左右。
目前国内的进口车车型主要集中在高端大排量轿车、个性化汽车和国产车竞争力相对较弱的SUV等车型上。而这些车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排量都比较大,很大比例的进口车排量都在3.0L以上。所以,此次调整将对去年以来进口车高速增长的态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低端大排量车面临严峻挑战
此次消费税调整对大排量车这个细分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例如,同样是3.0L排量的汽车,其中既有高端品牌,也有中低端品牌。由于中低端品牌的大排量车成本与价格较为接近,有限的自身消化能力使它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高端品牌的大排量车对增加的价格有着较强的消化能力,此类汽车的消费者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所以在大排量车阵营中,相比中低端品牌,高端品牌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不会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从上述几点来看,此番消费税的调整,对汽车行业的效益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消费税是价内税,消费者在购车时所缴费用就包含了这个税种,而消费税一旦提高,就会给消费者造成车价上调的假象。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车企为了不影响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就选择将费用自己消化一部分,再让消费者承担一部分。
因此,市场份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企业经济效益为代价的,这必然对汽车行业的整体效益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从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的表现来看,由于需求层面的拉动,这次调整不会影响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仍需从购买、保有和使用环节上加大调整力度
消费税的调整从总体来看是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趋势。
从国际范围来看,鼓励小排量车发展已成潮流,而我国若想达到鼓励用车且抑制大排量车消费的目的仍需从购买、保有和使用三大环节上加大调整力度。
从以上三个环节来看,目前国内的形势有利于大排量车的发展,但这有悖于国际趋势。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以日本为例,在保有环节上大排量汽车会被征收约7万日元的费用,而小排量车仅征收1万日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小排量车消费的作用。为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国情继续完善配套政策。
在这种形势下,国内的汽车销售量正在接近千万辆大关,而汽车保有量正在以每年700万~800万辆的速度递增。所以国家不得不出台一些限制大排量车的政策,同时鼓励小排量车消费。消费税调整的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
对汽车需求总量影响很小 对结构影响较大
对于此次消费税的调整,我个人认为对汽车需求总量影响并不明显,主要是对汽车的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调整乘用车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气缸容量(排气量,下同)在1.0L以下(含1.0L)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气缸容量在3.0L以上至4.0L(含4.0L)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气缸容量在4.0L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
由此可见,这次政策调整主要是提高大排量车消费税,4.0L以上车型税率提高了一倍,调整的力度非常大;而小排量车的税率是下调的趋势。这体现了国家限制大排量车消费,鼓励小排量车消费的目的。
由于此次针对小排量车的消费税降幅并不明显,所以在近期还很难达到鼓励小排量车大力发展的目的。但是,如果这种政策能够坚持并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大排量车和小排量车此消彼长的态势还是会逐渐实现的。此外,此政策的出台将对SUV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相反会促进轿车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新的消费税调整整体上对汽车产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进口车抑制作用明显
本次消费税调整客观上将对进口车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数据显示,去年进口车的增长率相当于国产车的两倍,达到44%。今年上半年,进口车增长达到了70%,国产车同期增长仅为13%左右。
目前国内的进口车车型主要集中在高端大排量轿车、个性化汽车和国产车竞争力相对较弱的SUV等车型上。而这些车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排量都比较大,很大比例的进口车排量都在3.0L以上。所以,此次调整将对去年以来进口车高速增长的态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低端大排量车面临严峻挑战
此次消费税调整对大排量车这个细分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例如,同样是3.0L排量的汽车,其中既有高端品牌,也有中低端品牌。由于中低端品牌的大排量车成本与价格较为接近,有限的自身消化能力使它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高端品牌的大排量车对增加的价格有着较强的消化能力,此类汽车的消费者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所以在大排量车阵营中,相比中低端品牌,高端品牌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不会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从上述几点来看,此番消费税的调整,对汽车行业的效益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消费税是价内税,消费者在购车时所缴费用就包含了这个税种,而消费税一旦提高,就会给消费者造成车价上调的假象。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车企为了不影响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就选择将费用自己消化一部分,再让消费者承担一部分。
因此,市场份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企业经济效益为代价的,这必然对汽车行业的整体效益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从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的表现来看,由于需求层面的拉动,这次调整不会影响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仍需从购买、保有和使用环节上加大调整力度
消费税的调整从总体来看是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趋势。
从国际范围来看,鼓励小排量车发展已成潮流,而我国若想达到鼓励用车且抑制大排量车消费的目的仍需从购买、保有和使用三大环节上加大调整力度。
从以上三个环节来看,目前国内的形势有利于大排量车的发展,但这有悖于国际趋势。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以日本为例,在保有环节上大排量汽车会被征收约7万日元的费用,而小排量车仅征收1万日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小排量车消费的作用。为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国情继续完善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