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称被董秘威胁“不推票 走着瞧”南京中商被指涉嫌操纵股价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光大证券一篇中性评级研究报告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两段欲言又止的微博引发了上市公司与卖方券商研究员复杂的利益关系,也让上市公司南京中商操纵股价内幕浮出水面。
  两则离奇消失的微博
  4月15日名为“光大唐老鸭”有关上市公司董秘威胁研究员的微博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做了4年研究员,第一次碰到董秘亲自打电话来兴师问罪,说不跟着管理层意志推票,走着瞧,难道卖方就不能有一点独立观点了?”
  该微博一经发出即引起市场的竞猜游戏,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光大唐老鸭”正是光大证券零售业的研究员唐佳睿,该研究员近期针对南京中商的年报以及一季报发布了《业绩巨幅波动,期间费用率变化较大》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指出“鉴于随着公司2013年开始业绩释放强劲,净利率将从历史的近1%逐渐提升至3%-5%的行业平均水平,之前较高的弹性将逐渐回归正常”,他同时认为鉴于当前较高的市盈率透支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的预期,将南京中商评级首次给予中性。业内人士猜测正是由于该报告的中性评级触怒了上市公司南京中商。
  不过记者注意到,该微博在刊发2小时后却被删除,其中转发该微博的名为“投资人阮某人”的网友表示“方才14:00左右发的微博,因当事人迫于压力,私信本人,现全部删除。”
  本以为该事件就此告一段落,然而南京中商董秘张新生的一则似乎有意所指的回应则让该事件重回舆论的漩涡,4月17日南京中商董秘张新生发表微博称“将上市公司完全按行业进行估值应该需要彻底反思。像苹果公司到底是硬件提供商还是软件提供商?像那样跨领域、跨行业整合资源能力的公司早已被市场充分认可,而资本市场却简单地以主营业务论之,夸夸其谈市盈率”,这则看似对研究员市盈率质疑的回应则进一步证实了市场的普遍猜测。
  对此,记者致电南京中商证券部,却遭到该公司工作人员粗暴挂断电话,记者再次致电该公开电话已无人接听,随即记者私信董秘张新生,在未得到任何回应的同时,记者注意到,董秘以上微博也被诡异删除。至此,事件愈发显得扑朔迷离。
  “不推票、走着瞧”的背后
  究竟是光大证券的研报“胡说八道”,还是上市公司蓄意操纵股价?两则微博又缘何均被蹊跷删除,是否涉及不为人知的利益关系?
  实际上,在此事件不久前,南京中商刚刚发布了2012年报以及2013年一季报,相比于2012年的业绩平平,2013年的业绩却让投资者闪花了眼,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5亿元,同比增长21.88%;实现归属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3554%。让人不解的是在4月15日这一靓丽业绩报告发布前,二级市场股价却提前有所反应,4月8日-4月15日期间该股股价曾逆市上涨9.13%。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在一个月前该公司刚刚发布了董事长祝义材的增持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截止增持期限届满,实际控制人祝义材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南京中商1.62亿股,股份比例升至71%。这意味着祝义材的持股比例已接近75%的终止上市底线。
  在此前2012年8月11日南京中商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祝义材明确表示增持不以终止南京中商股票上市交易为目的。因此在“疯狂”增持的背后,祝义材到底意欲何为也引发各种猜测。
  毫无疑问,伴随着此次业绩利好的发布,将带来二级市场股价的大幅上扬,而被不少散户奉为投资宝典的券商研究报告的吹捧则更加有助于股价的一飞冲天,记者注意到,针对南京中商的年报以及一季报7家券商同时给予增持或买入评级,而光大证券此时却不合时宜的给予了中性评级,虽然研报内容均为“财报上客观反映的事实”,不过显然严重违背了管理层的意志,更加阻碍大股东从二级市场获利的机会,这也不难理解对此该公司董秘恼羞成怒了。
  难避内幕交易嫌疑
  但是,备受质疑的是从大股东增持时间点来看却让增持时间点过于敏感,资料显示,该公司于3月19日发布了股东增持结果公告,而公司业绩报告则在4月15日发布,根据交易所的最新规定,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或者定期报告公告前10日内,相关股东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而修订前的指引规定,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相关股东不得增持。显然大股东的增持时间已违反了修订前的规定,却恰到好处的规避了窗口敏感期的新规风险,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从增持时间口来看,虽然规避了法律风险,但增持行动与业绩报告相差不足30天的时间差来看未免仍过于巧合,因此并不能排除该公司内幕交易的可能嫌疑。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南京中商的质疑不仅于此,“为什么其他的同行业个股,业绩和股价都与南京中商差距那么厉害?难道是南京中商管理层超级厉害?”,有投资者认为这或代表产业资本坐庄时代的来临,南京中商在扣除大股东及其关联资本,实际流通盘已经十分有限。
  而一位以技术分析见长的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表示,从股价走势来看,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南京中商股价大幅上涨并伴随成交量的显著放大,此后3年多时间股价一直处于高位震荡的态势,但成交量日益萎缩,表明该股已被主力控盘,并显示出“庄股”的特征。
  二级市场上,4月18日南京中商高开低走全天大跌3.34%。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则直言:作为一家治理结构备受市场质疑、券商研究员分歧较大、流通筹码高度集中的公司,建议投资者看看就好,参与其中务必谨慎。
其他文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的第三次财务工作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2002年,集团公司召开了第二次财务工作会,确定了“1251”的工作目标和财务工作的任务,提出了要树立以财务管
2011年在市场上曾掀起轩然大波的平安证券发布鼓吹海欣股份(600851)的研究报告,致使海欣股份股价短时间内暴涨,另一方面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却在大宗交易市场频繁对倒买卖一事,经过两年的调查取证,目前已有定论。  深圳证监局认定平安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至少存在不谨慎、不客观;撰写过程受到平安资管干涉和影响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深圳证监局要求平安证券增加对发布研究报告的合规检
期刊
过去的一周又是冰火两重天,快乐的快乐到死,痛苦的也是痛苦到不行。创业板指数在这周创出了年内新高,让很多看空创业板的投资者大跌眼镜,这样的强势能维持多久,部分市场参与者都没有什么底。本周我们看到各类媒体的评论,基本上是看好新兴产业个股一面倒,指数点位从1200点开始,有看1500点的,还有看1600点,不少投资者说创业板指数和上证指数将会在1600点会师。从板块的成长性和市值来看,创业板指数将来超过
本周的市场表现确实比预期要弱得多,周线连收五阳之后出现调整似乎也较为正常,但上证指数连续下挫,并威胁2200点整数关口,这对于市场人气构成明显损伤。成交量的显著萎缩说明,多空双方会在2200-2250点区域可能会找到一种共识,大盘运行更类似于今年四五月份那种区间震荡,这与我们判断的类似去年12月中旬的强势震荡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平衡格局很可能需要外力才能改变,我们所预期的本月下旬可能出现的调整,也许
期刊
期待三月春风回暖是相对二月而言的,也就是期待三月的股市行情好过二月。  蛇年春节假期在二月,投资者期盼的开门红却翻“绿”,而且大盘冲高回落,大幅下挫,一度给投资者以倒春寒的感觉。还好,大盘二月底收官又大幅上涨,月线呈阴十字星,显示大盘在连续两个月上涨后进行月线级别的调整。这种走势,一是由于“龙尾”高翘,上证指数自1949点以来上涨了近500点,一部分资金有获利回吐的要求。二是过年后利空消息不断。如
期刊
近阶段大盘呈现直线跳水走势,股市成了做空者的天堂,转融通的“威力”开始显现,早前我们反复提示转融通是重大利空,就是考虑到新兴市场的非理性成分,当前这一冲击正在显现。重启IPO似乎成为这波跳水的诱因,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从技术形态上观察,C浪的杀伤力开始显现,汇金增持连短期的支撑力都没有,如果按照经典的技术理论,C浪的杀伤力要大于A浪,量度跌幅上看,2000点整数大关以及194
期刊
危机暂告落幕,留下的是暴跌后元气大伤的市场,随着六月末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尤其是周五传闻地产可能恢复有条件融资,部分地产股股东增持的大背景下,钱荒或许在七月不再重演,且极有可能点燃一波报复性反弹行情。  研判行情,首先分析下跌的逻辑。起先是传7月底重启IPO,传闻并非证监会简单的否认那样,笔者朋友所在的准上市公司就已经收到消息可能7月发行,并正积极准备,此消息直接导致沪指击破2200点的防线。
春节以后的A股行情运行实际上呈现分化行情,这一分化可以从“上证指数”与“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的对比中得出明晰判断:  上证指数在2月18日上触2444点后结束了自1949点“建国底”以来的反弹。从2444点到4月2日收盘的2227点,上证指数这一区间段的跌幅为8.87%。而同样是在2月18日至4月2日的区间段内,中小板指数的波动范围是4712点至4498点,跌幅仅为4.54%。  创业板指
期刊
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受囿于股东及管理漏洞等因素影响,世纪证券的发展之路一波三折,如今距离2007年再次重组已时隔六年,连续两年的亏损是否意味着历史将再次重演?抛开历史上多次重组带来的阴影,世纪证券的现状同样让人堪忧,经纪业务持续下滑,IPO业务颗粒无收,让这家一度被称为“后起之秀”的券商前景黯然。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面对A股市场整体持续低迷,与股市命运息息相关的券商,命运也呈现了不同的走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