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陕北人的经典信天游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ientist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不容易盼来《山丹丹》的到来,可是我却只能孤单一人前往观看,心情有一点遗憾。正准备进场检票,一对年轻的情侣拦住了我。为了要坐在一起,他们想用其中一张楼下池座前排的赠票和我这2楼靠边的座位换。“没事的,我们进去之后再串到一起。”女孩说。我欣然地占了这突来的便宜,并为能成全甜蜜的他们打心眼里觉得高兴。凑巧,国家大剧院这出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山丹丹》就是一出男女主角克服艰难万险长相厮守的爱情故事。
  
  民国年间,陕北某山区。
  
  一对恋人山丹丹和石柱,在结婚的当天,地方武装头领黑旋风将石柱和同村青年狗蛋抓走。月余之后,狗蛋突然逃回,带回噩耗:黑旋风的人马在黄河边与仇人交火,石柱中弹掉进黄河,生死未卜。山丹丹闻讯悲痛欲绝。她不相信石柱会撒手而去,故女扮男装,千里寻亲。可是,就在山丹丹走后数日,石柱侥幸生还。石柱得知山丹丹寻找他去了,心急如焚,转身就去追赶山丹丹。他俩各自翻山越岭,险渡黄河,步履荒漠,几回回月圆月缺,梦中相会;几回回搏风击浪,生死不渝……
  
  一个纯朴动人的爱情故事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词都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山丹丹》中石柱被抓走,山丹丹日夜思念中唱到“口唇皮皮想念你…头发稍稍想念你…舌头尖尖想念你…”,从这些微小的事物运用描绘能体会出信天游对纯朴黄土地人民情感的抒发。
  从唱词上来看,陕北信天游多用叠字来表达陕北人特有的憨厚和可爱。像“双手手打在双肩肩,浑身身跌进蜜蜡蜡”,听得观众都随着主角沉入了幸福的漩涡,又仿佛是一个嚷着要“吃饭饭”的小孩,让母亲觉得乖巧和欢喜。憨厚的陕北人对于爱情,又是最执着的。“宁叫皇上乱江山,我和哥哥不能散”是他们对爱的大胆宣言,也是楼上那对情侣只求坐在一起,不惜环境好次的简单夙愿。
  《山》剧是以山丹丹和石柱两个富有符号和原型特质的男女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为戏剧冲突的核心与载体。力求彰显黄土文化的地域性、抒情性、人民性、独特性,展示陕北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诠释“爱情和黄土文化与天地共存,人性和民族精神与日月同辉”这一主题。
  山丹丹和石柱是陕北普通人命运的代表和缩影,他们是民歌部落和信天游文化熏染造就的成千上万普通人的原型模式和精神典范,是普通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承载者。正是由于他们普通,所以他们才具有普遍的力量,而决定历史命运的力量正是这普遍的力量。所以剧作者把关注的焦点倾注在普通人物的命运上,把普通老百姓的纯真的爱情推向舞台的中央,渴望塑造出典型环境里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从而引发成千上万观众的心理共鸣,使作品的魅力空间不断扩展,艺术的美感力量不断得到增强,为作品生命力的延续做足坚实的铺垫。
  该剧有近一半的篇幅展示山丹丹和石柱相互寻找的情节。他们是在寻找对方,更是在追求幸福、希望、美好。他们纯真无瑕,重情重义的肝胆,历尽艰辛,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是黄土文化蕴藏的向善向美之所在,陕北人在是这样的文化熏陶滋养里生存——黄土地洒遍英雄血也浸透美人泪。
  
  一场精良的艺术制作
  
  《山丹丹》整体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的,某个部分让人感觉是在看舞剧,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跳得那么轻柔;某个阶段让人仿佛是在听歌剧,信天游伴着交响乐别具一格;某个情节让人以为是演话剧,言语发自肺腑响彻舞台。在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上都那么专业,将观众带入不同的艺术世界,很多人不由地感叹:这吴起长征艺术团的演员们十八般武艺样样都精细啊!其实,从表演到幕后工作,《山丹丹》都凝结着各个领域最先进的艺术指导思想。
  《山丹丹》从创意到剧本,从剧本第一稿到推上舞台,历时半年多(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一直受到县领导和吴起采油厂领导及市委有关领导的明确指示,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并有幸邀请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先生、颇有知名度的舞蹈编导杰克·阿合和金美花及舞美设计专家龙华、央视台首席服装设计师程钧等加盟。
  《山》剧的音乐创作在张千一的精心编选设计、执笔下,创造性地将大量的陕北音乐和现代交响乐有机地、完美地结合,令黄土雄风带着新的音韵呼啸于舞台,使原有的民歌特色得以整合、风格得以强化、境界得以升华,使人物的象征意蕴进一步增强,甚至超越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人物。给观众留下不断扩大的想象的空间,让观众美感认同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凝聚为《山》剧的灵魂。
  《山》剧的总导演和编舞老师站在现代美学的高点上,在表现手段上,浪漫与现实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紧紧围绕突显人物命运和强化美学效果,呈现出导演上的多元理念。舞蹈不以惊、险、奇为卖点,而以简单明了为追求,着力用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来丰富剧情、丰满人物形象,让观众能准确地理解其含义,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引起观众强烈共鸣。舞美设计强调写真写实亦真亦幻的风格和情景交融的审美效果。尽其所能的去拓展表演空间,丰富艺术内涵,为突出人物性格和强化主题意蕴,营造出典型环境。服装道具设计以地域特色为基调,别具一格以赏心悦目为目的。力求朴素而显得时尚,多彩中看见独特,普通里透出人文。
  2008年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山》剧代表组委会为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山》剧获得该次艺术节歌舞类大奖——“优秀剧目奖”及七项单项奖。其群舞选段《牵魂》、《赶牲灵》、《绣荷包》获得陕西省第七届舞蹈大赛和陕西《荷花奖》舞蹈大赛金奖、银奖;双人舞《满天星星一颗明》获得金奖。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化部还将其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演出剧目。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塔兀立高耸且多歪闪病害,日常监测难于实施。天津蓟县独乐寺塔修复迄今jo余年,需要对其现状进行再次测量并开展相应雏护。在以歪闪、倾斜等病害精确测量与表征为目的的独乐寺塔“现状测绘”实施过程中,采用低空摄影测量及数据处理新方法,在无人机近距离摄影测量获得完整表面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多层剖切及形心计算得到古塔中轴偏心的总体歪闪数据,并生成彩正射图、立面展开圈、变形伪彩分析图等,不仅完成塔身测量
期刊
摘要:本文对学术界对于奢侈品的定义,特征和奢侈品消费动机上面进行了简单的文献回顾,并且通过传统对品牌形象和品牌利益的概念理论模型,对功能性价值,体验性价值和象征性价值进行了解释。从定义,品牌价值和顾客需求三个角度对普通品,时尚品和奢侈品进行了区分。在众多文献回顾基础上提出了假设:奢侈品的划分标准可能在品牌为顾客提供的不同价值上面存在一定特征,即奢侈品,普通品和时尚品牌,会在功能性价值。体验性价值和
期刊
摘要: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化记录与应用研究项目,综合运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全面采集左江花山岩画数据并尝试多种创新性技术。采用的无人机航测、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全景影像等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准确、完整地采集岩画精确空间数据、纹理数据等;并采用三维技术对岩画进行三维建模仿真,构建了一个服务于岩画研究、保护和展示的信息系统。所获得的成果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修正了前人在岩画记录上
期刊
摘要:“百里岩画骆越神工”是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为展示对象的专题陈列。陈列立足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成果,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都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在充分挖掘文化景观内涵的基础上,汇集了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的相关文物近百件套,展示内容更丰富,立意更新颖,主题更突出,打破了岩画展示缺少文物的瓶颈,体现了广西文博界的凝聚力,走出了文化景观展示的新路子。  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
期刊
2009年 11月3日,在祖国60华诞,中国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之际,一场名为“珠峰·雪莲”的独唱音乐会在保利剧院华丽唱响。具有“小才旦卓玛”称号的藏族军旅歌手阿斯根用歌声来歌唱祖国,感恩祖国。音乐会上,阿斯根纯粹的声音与唯美的舞台相得益彰,双重的艺术表现感动了在场观众。据了解,阿斯根是首位在京城舞台举办独唱音乐会的藏族军旅歌手,独特的演唱风格得到了才旦卓玛、韩红、容中尔甲等乐坛“大腕”的联袂力推
期刊
摘要:岩画的文化内涵破译是解读当地历史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认识早期民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已经持续半个世纪之久,通过岩画符号的解读,来寻找画面中隐藏的那些早期文明结构的书写方式。从最朴素简单的画面开始,通过不断地增加符号以传达更多的信息与思想内容。符号语言不断递增的过程,反映的正是左江流域古代族群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断进步的历程,在这个古代族群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身份差别、
期刊
金星——一个变性人,一个舞蹈家。    25年的男性经历中,娶过女人,成为女人后,她做了母亲,成为妻子。  人生注定千姿百态,期待各自精彩。百老汇式喜剧《阴差阳错》邀请传奇经历的变性舞蹈家金星主演,于2009年3月登上上海兰心大戏院的舞台。金星变性人的经历,是导演选择她成为主角的原因之一。金星果然不负众望,再一次扬名大上海。  一辈子结不止一次婚的人很多,但是像金星这样,第一次跟女人结婚,第二次跟
期刊
摘要:2016年7月,在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既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第一个岩画遗产,也是我国第一个“有机演进的残遗(或化石)景观”这一文化景观子类型的遗产地。目前在左江流域共发现80余处岩画点,它们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密集分布。其中位于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密集分布的38处岩画,被选择纳入
期刊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自杀的真实动机一直是个谜。1961年7月2日,“硬汉”海明威将双筒猎枪伸进自己的口腔,扣动扳机,以一种惨烈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得知消息后,整个美国陷入悲痛之中,肯尼迪总统第一时间从白宫发出唁电,表示哀悼。  “硬汉”轰然倒塌了,他曾用这支猎枪打死过金钱豹。海明威的死有多种说法,其一是疾病缠身,摧垮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另一种说法是,海明威对国家的失望和不信任,觉得自己参与战争是一
期刊
2009年4月,有这样一对年过七旬的“帅哥”、“靓女”在央视《家庭》栏目中亮相,他们多次双双走上舞台,参加当地的“选美比赛”,获得过比赛冠军,他们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让全国人见识了他们的精彩表演。对他们来说,老年生活成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谁能想到,这对明星老夫妻是“半路夫妻”,大半辈子都经历了非常坎坷的人生。现在,他们成了越活越年轻,越老越出名的大明星。    遭遇磨难后,两位老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