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高层丁燕生朱赤等涉案幕后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l9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8月2日,香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下称中银香港)副总裁丁燕生与一位商界人士共进午餐,席间提到最近正受调查的中行外设机构“小公账”问题。丁当时颇不以为然,“这些事情,并不是秘密。我是奉命行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次日凌晨,丁燕生在深圳被内地司法人员带走。中国银行事后发出的公告称:丁涉嫌未获授权而将合并前成员行控股股东所拥有的某些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
   中银香港8月2日深夜发出的这份公告使人们获知,和丁燕生一起涉案的还有另一位副总裁朱赤。朱、丁二人,分居中银香港二三把手,地位仅在当今的和广北及当年的刘金宝之后。
  两天后,中国银行再度宣布,原中银香港总裁办总经理、今年4月间被调回中行总行的张德宝,也在接受司法机关的调查。张被称作是中银香港“小公账”的“掌柜”。
  以上数人纷纷落马的直接原因,均可追溯到2003年5月开始接受调查、今年1月被正式移交司法的前中银香港分行行长刘金宝身上。
  至此,刘金宝担任中银香港分行、上海分行行长期间的几乎所有助手,已因各种理由全部涉案。
  由于国有驻海外机构的一些特殊性,中行海外分行的“小公账”由来已久。这些钱确为公款,也曾用于一些内部支出或补贴。中行内部并不以为怪。问题在于刘金宝利用中银香港重组之机将其私分给了部分个人。此外更有令人吃惊的消息,称总计资金高达3亿港元的相关账本已被悄悄销毁。
  
  “小公账”由来
  
  中国银行由于有大量境外机构,各机构的小金库在中行内部有一个半正式的名称:“小公账”。这意味着这个账户具有相当的内部公开性。一位中国银行总行的前高层管理人员说,小金库的问题存在了几十年,不论是在香港、澳门,抑或伦敦、纽约分行,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小金库现象。不过总的来说,其他地方的数额都相对较小,即使是年终分给员工,数额也不会太大,多被视为福利金而已,然而香港的情况和金额要相对复杂一些。
  “小公账”的来源有多种,但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外派人员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额,二是各分支机构的小金库。
  外派人员的工资问题是历史形成的。这一部分工资差额,是在当地完税后再扣除的,统一归入分行的某个账户,属于比较规范的账外账,其所有权是国家,如果需要使用,必须走自上而下的程序支取:各分行可以各种名目向总行要求支取,例如高管租房、公关招待费、疗养费、内部培训或年底分发奖金等。
  长期以来中银香港是中国银行最重要的利润奶牛。中国银行的利润一度主要来自海外分行,而海外利润的80%是由香港中银创造的。事实上中银香港外派人员非常多,高峰的时候达到四五百人(目前大约只有100人左右),外派者均为管理人员。
  中行海外分行账外账的另一个构成部分是小金库,这与一般意义上国有企业的小金库没有什么不同。中行在香港的业务涉猎广泛,房地产、保险、投资银行等无所不包。在香港中银重组前,中国银行在香港事实上有12家银行,各行管理体制不同,也缺乏严格统一的制度。因此小金库的来源不成问题,主要靠业务“截流”或费用多支。
  
  私分公帑 销毁账本
  
  此次被刘、朱、丁等参与私分的这部分“小公账”,究竟涉资多少?目前尚无可靠的官方数据。中银内部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称这笔钱总额达3亿港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招待、员工福利等,但也有以奖金为名落入高管个人的腰包。消息人士说,刘金宝本人分得400万港元,而朱赤、丁燕生各150万港元。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三人不但决定私分部分“小公账”,居然最终将账本付之一炬。
  在2001年中银香港重组之前,中行在香港的8200亿港元资产由12家姊妹行和若干专业公司管理和经营,是为中行港澳事务管理处。在此期间,各家银行多多少少都有一笔小公账。
  小金库、“小公账”一般没有规范而公开的账本,往往又以个人名义私存,是典型的账外账。尽管如此,分行的主管领导和财务部总经理或办公室主任中必然有人负责对这一账目进出进行记录,并非外界认为无账可循。不过,由于钱的来源不规范,使用起来自然也不规范。因此,除了核心管理层外,很少有人能够明晰其中丘壑。
  由于国有企业小金库司空见惯,因此一般国人对此见怪不怪,也不太容易认为这是什么侵吞公款的行为,但这显然是违规违法的行为。中银的一些香港雇员便直称“感到尴尬”,因为身为公司管理人员,任何公司业务赢得的收入都应该属于公司,怎能账外有账?同时为了建立小金库必然要虚减收入或虚增费用,这也严重违反了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税法。
  2001年中银香港重组之际,据称中行总行曾要求香港中银将小金库的资金归入到正常的银行账目中。然而这笔钱是原封不动地归入正常账目还是私分一部分犒劳管理层?现在并不清楚重组执行者有多大权限处置这笔资金,但很明显刘金宝作为中银香港重组的操刀者,朱、丁也均有职务上的便利与方便,在参与处理这些资金期间,从浑水摸鱼到销毁账簿均有机可乘。
  
  “刘金宝集团”起底
  
  今年7月间,监察部负责人表示,中行原副董事长刘金宝涉嫌利用职权违规发放贷款、谋取私利、涉嫌贪污受贿,正受到中纪委、监察部、检察机关的深入调查。2003年6月,刘金宝接受“双规”,今年1月被移交司法机关。据《财经》了解,目前对刘案的取证和检控工作由吉林省高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此次私分“小公账”事件正是司法机关调查的延续。
  此间评论人士认为,刘金宝为求自保,很可能自动交待出分钱销账的事,而所供认的这一笔钱也可能是属于管理层的集体决策,因之承担的个人责任相对较轻。
  2001年10月,香港中银集团完成重组,包括时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主任刘金宝在内的五名高管组成了此后上市的中银香港的首届管理团队,另外四人分别为林炎南、柯文雅、朱赤及丁燕生。在2003年“周正毅事件”后,刘金宝和柯文雅相继被解职。目前,在五人管理团队中,只有来自香港本土的林炎南尚平安无事。
  在被免职前,朱赤和丁燕生均为中银香港的实力派人物。朱赤今年49岁,大学毕业起就任职于中国银行。1998年6月,朱赤由总行调任中行澳门分行总经理,直至2001年4月。其间,朱赤还担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案发前,身为中银香港副总裁的朱赤,在公司负责中银香港企业银行及资金策略业务。在中银内部,但凡与朱赤相熟者,均对他的人品和业务能力相当肯定,香港业界对其也不乏好评。
  丁燕生现年50岁。他曾是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金融干部调配的处长,据说与王雪冰关系熟稔。1996年3月丁受王氏之邀加入中行,先后担任中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后来又调至香港,曾担任过中银国际董事、中行港澳管理处人事部总经理,又在中银香港重组完成后,成为公司副总裁。案发前,丁负责业务支援服务策略业务单位,同时还担任中银香港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可能与早年组织部门工作的背景有关,丁燕生在中银系统给人的主要印象是为人较为低调。
  张德宝原任中银香港总裁办公室总经理,后被调往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中银内部,张以“刘金宝、王雪冰的同班同学”为人所知。
  以上三位的经历表明他们与中银香港前总裁刘金宝有过密切的工作关系。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证实,三人所涉事由性质是一样的:都在接受司法部门的调查,如证据充分就可以逮捕。
  在香港之外,刘金宝担任过行长的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他事发后也已有五人涉案,其中四名被逮捕、一名取保候审。据了解上海方面的涉案人员包括以下几人:
  王政,2003年7月被“双规”后逮捕,此前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主管个人银行等业务。在刘金宝时代任中行上海分行办公室主任,被认为是刘的重要心腹。
  严庭富,2003年7月被“双规”后逮捕,此前担任中银香港特殊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一职,曾任中行上海分行副行长。
  顾继东,2004年春节后被逮捕,此前担任中银香港总裁办主任助理,在刘金宝担任中行上海分行行长时任行长办公室副主任。
  薛章能,2003年被逮捕,此前为香港中银物业公司一部门负责人,在刘金宝担任中行上海分行行长时任瑞金大厦总经理。瑞金大厦曾是中行上海分行迁往陆家嘴中银大厦之前的机关办公所在地,亦是中行拥有的物业。
  张人模,2004年春节后被逮捕,后被取保候审,逮捕前任浦东中银大厦总经理。中银香港为浦东中银大厦的最大股东,中银集团以及中行上海分行亦是其股东。刘金宝曾长期担任中银大厦的董事长。
  中银上海案被业内戏称是刘金宝集团的全部覆灭,期间还发生了鲜为人知的命案:戴礼和,早年间供职于中行上海分行下属公司,与刘金宝私交甚笃,据说负责为刘看管小金库,并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此人在接受调查期间,竟突然割颈自尽。
其他文献
目前市场对宏观经济调控感到困惑,看不清宏观调控的效果,因而也不明确今后是否还需要加大调控力度,如何调控。当然,市场更为关心的无疑是,经济最终将以何种方式“着陆”?    宏观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场的主要困惑有四。其一,认为二季度的GDP数据可疑,低估了实际增长率。其二,6月份的投资增速有所反弹,从5月份单月增长18.3%反弹到22.7%。其三,钢材价格大幅反弹。其四,油、电、煤、运的“瓶颈
期刊
8月13日上午,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公司原副总经理(副厅级)高航因受贿,被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万元。向高航行贿的上海国电投资公司原总经理高新元因构成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法庭审理查明:1997年11月至2002年7月,高航在担任洛阳电业局局长、河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他人行贿的
期刊
8月13日,证监会颁布《关于推进证券业创新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证券公司在业务和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试点证券公司的评审办法,负责组织评审工作;证券公司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就可以按程序提出申请。经评审通过者,确定为试点证券公司。  该通知规定,申请评审的证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对其申报的公司经营情况和会计报表等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承诺并
期刊
8月12日上午,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788名股民诉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圣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首批24起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大庆联谊和圣方科技等被告分别采取欺诈上市、虚报利润、隐瞒真实资产和经营情况等违法违规方式作出虚假陈述,股民因在虚假陈述行为实施日后买入股票、揭露日(或更正日)后卖出或持有股票造成实际损失与上述虚假陈述行为存在因
期刊
国资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收购活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于指中央企业的收购活动提出了五条注意事项:  中央企业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严格控制的行业的收购活动必须事前报国资委;中央企业境外收购活动,企业在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前应获得国资委同意;中央企业拟收购对象的生产经营业务应与本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相同或有较高的关联度;对拟收购对象要进行规范的资产评估、风险评估,
期刊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颁布施行《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检察人员发生《条例》中列明10类81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将被处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不同形式的纪律处分。受撤职处分的,检察机关可同时撤销其行政职务和法律职务,也可单独撤销其中一项。对于担任两个以上行政职务的人员给予撤职处分的,其所担任的所有行政职务一并撤销。受到开除处分的,自处分之日起解除其与检察机关的人事行政关系,其行政职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波兰团结工会崛起,成为苏东剧变的开端。  自1989年以来,波兰政坛上出现了左中右三股力量。左派是指从原来的统一工人党派生的政党,又称为前共产党政党;右派最早指1989年以前的反对党团结工会以及其派生出来的政党;中间派指农民党等走中间道路的政党。  左中右三派政见上虽有差别,但在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市场经济及内政外交政策上观点基本相同。如对内政策方面,各派都主张在经济、金融、教育
期刊
2004年中国的宏观调控达到了目的,年底时的各项宏观指标趋于稳定。但是这次宏观调控却历尽艰辛。宏观调控给企业带来了困难,给地方政府出了难题,而从事这项工作的中央政府更是辛苦。这一点政府已经明察,因此提出了今后要改善宏观调控。  那末症结在哪里?我以为,虽然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过26年,宏观调控的概念自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上提出至今也近20年,但是我们还未完全认清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分别,进而还未
期刊
在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出台三个月后,8月12日,与该“办法”配套、更具操作性的《企业年金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也终于浮出水面。  与对部门规章的解释通常以文件形式下发不同,此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过组织专家编写的《指引》,是一本厚达518页的书,可谓不厌其详,亦可见企业年金运作的复杂性。  谈及《指引》出炉的意义时,《指引》的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孙建勇对《财
期刊
本刊讯8月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宣布,《财经》杂志记者李其谚、赵小剑、胡舒立、楼夷、曹海丽、朱晓超等因为对SARS事件进行了出色的报道而获第三届Kurt Schork奖提名奖。  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SARS事件是去年中国乃至全球发生的最重大新闻事件之一,对全球的经济政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该团队对SARS的爆发、发展和最后的控制进行了及其详尽和及时的报道,将突发事件报道、深刻大胆的分析和顽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