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本科生学籍管理工作的探讨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ychang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籍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黑龙江大学的学籍管理为例探讨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的合理模式,提出当前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籍管理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 学籍管理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58-02
  
  高校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学籍管理工作的内容丰富且与学生的基本权益关系密切,规范的学籍管理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记录,而且对学生学业生涯也具有导向作用。笔者在黑龙江大学学籍管理部门从事基层学籍管理工作五年,期间经历了学校学生规模逐年扩大、学分制改革日臻完善的过程,同时教育部在2005年3月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深深的感悟到学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不仅要紧紧把握住学校的相关规定、政策的变化动向,还要结合日常实际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既要保证工作的效率还要在变化中做到科学整理合理存档的工作,以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就黑龙江大学学生学籍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探讨。
  
  一、 黑龙江大学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现状
  
  学籍管理工作包括对学生入学资格审核,报到注册,课程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处理,毕业资格审核,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黑龙江大学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日常学籍管理工作
  所谓日常工作就是指几乎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包括学生学籍异动处理、学籍管理系统的维护、各口径学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开具学生在校证明、补办毕业或学位证明书、学籍异动材料存档、收发文件的整理分存等。这些工作都是十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虽不复杂但却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所以学籍管理部门要尽量做到在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依。
  (二)日常成绩管理工作
  包括成绩管理系统得维护、补(缓)考成绩的录入、有异议成绩的更正问题等。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成绩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方法根本无法应对。我校从1999年开始使用自主开发的单机版成绩管理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随着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原有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我校又于2004年夏自主研发网络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并于2004-2005年春季学期投入应用。至此我校本科课程全部由任课教师网上录入成绩,网上提交至学籍管理科,同时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这样既大大提高了成绩管理的效率,又做到了成绩管理透明化,公开、公平的原则。不过,这一系统目前仅能做到网上登分的功能,成绩管理的其他问题比如按学籍管理条例的相应规定自动生成学生在校成绩表、算出学分绩点、按规定将不及格的选修课取消、自动生成每学年未达到学分要求需要留级的学生名单、统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平均成绩绩点等等。所以现阶段我校是在每学期末待所有教师将成绩录入后将后台数据转入单机版的成绩管理系统,然后对所有成绩问题进行处理,再由管理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对网上公布的成绩进行更新。
  (三)常规学籍管理工作
  所谓常规工作就是说这部分工作是有周期性的,每年到一定的时间就必须作的工作。包括新生入学报到、老生返校注册、新生学籍网上注册、毕业生学历图像信息采集、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核、毕业生学位资格审核、毕业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制作与管理、毕业生学籍档案的制作等等。这些都是与学生利益关系密切的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在实践中我校学籍管理部门一方面以相关的政策条例为依据如实上报数据,另一方面又从学生角度出发帮助延迟毕业的学生完成学业并积极的进行补报、改报的工作。
  (四)与学籍相关的管理规定的制定与修正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加以约束就很难管理下去。我校学籍管理部门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改进相关的管理规定与制度,完善办理流程。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与协调,因此管理规定和流程总是在不断的完善过程。
  
  二、黑龙江大学学籍管理工作的创新点
  
  黑龙江大学从1999年开始全面开展学分制改革,此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已完成了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阶段。目前所有在校生均以学分制选课指南为导向,在学业导师的帮助下根据本人兴趣自主制定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在规定的3到8年的年限内修满学分就可毕业。在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过程中,我校的学籍管理条例也结合遇到的新问题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在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下,逐步形成以下两个创新点:
  (一)实行辅修专业制
  学籍管理的基本信息要求必须高度的准确,教育部对外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 .cn)里有一个学籍学历信息工作平台,每所高校都可以将本校的基本数据上报至平台上,经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公布到网上。对于高校来说,可能几个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或VFP数据库就可以完成工作,但如果长期这样做下去的话,其数据会因没有合理的管理而变得混乱,并且每一次上报都要进行数据标准化的转化过程是一件重复且麻烦的事情。因此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化问题。学校可结合自身情况购买或自行开发“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达到与学籍学历信息平台所要求的电子注册数据兼容、减少整理数据的工作量。第二,可以实现网络查询与修改,能够建立学生动态的电子学籍档案。第三,应具备校、院两级版本,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达到集散合理、强化数据准确度。
  (二)实行段段清理制度
  为保证教学质量,学籍管理条例规定在每年秋季开学初审核学生在上一学年的学习情况。凡取得学分不达标的学生将留在原年级试读一年。由于是弹性学分制,如果下一年度其取得的学分达标还可以恢复至原年级学习。这样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保证学习质量。
  (三)实行成绩刷新考核制度
  由于当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习惯以学生课程成绩的高低来判断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并作为是否录用的标准,为此我校鼓励学生选择对自己不满意的课程进行重修,同一门课程可以多次重修,以最高一次考核成绩记入其个人的成绩档案。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四)开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我校开设创新学分制,规定每个学生至少应完成4学分的创新学分方可毕业。学校开展各类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大赛、音乐会、科技节、美术展、读书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有利资源积极参与实践创新,同时对那些参加省级以上级别的竞赛并获奖者、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论文(设计)者明确规定记载为选修课学分。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各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都遇到了很多相似的问题。工作量加大,难度加强等等。特别是教育部于2001年实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以后,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现,高校学籍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包括新生电子注册、专升本学生电子注册、预科生电子注册、在校生学籍异动、毕业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都必须上报省教育厅,经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核备案,并将毕业信息公布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 .cn)上,这是一个非常便捷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但许多高校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和实践跟不上学籍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籍管理手段落后
  学籍管理的基本信息要求必须高度的准确,教育部对外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 .cn)里有一个学籍学历信息工作平台,每所高校都可以将本校的基本数据上报至平台上,经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公布到网上。对于高校来说,可能几个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或VFP数据库就可以完成工作,但如果长期这样做下去的话,其数据会因没有合理的管理而变得混乱,并且每一次上报都要进行数据标准化的转化过程是一件重复且麻烦的事情。因此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化问题。学校可结合自身情况购买或自行开发“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达到与学籍学历信息平台所要求的电子注册数据兼容、减少整理数据的工作量。第二,可以实现网络查询与修改,能够建立学生动态的电子学籍档案。第三,应具备校、院两级版本,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达到集散合理、强化数据准确度。
  (二)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般的高校都能及时地贯彻教育部2005年3月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但结合本校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内容较少或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给部分特长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不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三)学籍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领导干部队学籍管理不够重视,没有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籍管理制定出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合理的管理人才结构和稳定的队伍,随着招生扩大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籍管理人员的配备明显不足。一些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频繁,致使学籍管理的真正作用难以体现。
  
  四、学籍管理的对策研究
  
  为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工作,使其适应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学籍管理手段,积极应用学籍管理信息平台。学校可结合自身情况购买或自行开发“学籍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达到与学籍学历信息平台所要求的电子注册数据兼容、减少整理数据的工作量。第二,可以实现网络查询与修改,能够建立学生动态的电子学籍档案。第三,应具备校、院两级版本,实现数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达到集散合理、强化数据准确度。
  (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学籍管理质量。建立一套严密且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学校必须重视学籍管理规定,通过补充、深化和具体化,遵循依法原则、稳定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学籍管理规定。
  (三)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加强建设学籍管理队伍。学籍管理队伍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籍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待遇等一系列措施,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学籍管理队伍。
  总之,学籍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政策性强的工作。各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寻求发展,为高校的良性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文件汇编[z].2007
  [2]吴秀红.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的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87-88.
  [3]张秋璐.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实践的几点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6,(4):142-143.
  [4]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M].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并直接反映和影响社会公平.针对造成我国当前教育出现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
来到大学入住宿舍是一种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它可能是你一生中唯一能与这样的一群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光--你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目标和未曾说起过的恐惧.
摘 要:体育的价值不只体现在“育身”上,更在“育心”上,也就是人格的培养。本文从一堂体育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更好地做好体育课程的德育渗透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程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55-01     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学校德育建设是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
The essay tend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The theory gains its prominence by studying
通过考试的导向功能,在基础知识考核中设情境,重感受、体验、理解、运用。在能力考核中促进学生探究思想及行为的培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
摘 要: 黔东南从江芭沙苗族以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独特朴素的身体活动方式演绎各民族对美的追求用自然健康的外在行为方式,在追求自然、人本的同时追求着现代人身、心和精神的全面健康。本文试图从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探讨生活方式对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启示。  关键词:少数民族 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56-01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运用心理咨询手段在监狱服刑人员转化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为监狱工作人员改造罪犯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关键词:心理咨询技巧 心理 改造质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57-01     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新时期,将心理诊疗、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方法纳入罪犯改造工作中,既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又做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英语课外书籍时,容易被生词难句浇灭阅读的激情,使阅读不能持久。跨越阅读的障碍,让学生感到英语阅读是一种享受而不
作为新型教育机构的独立学院由于举办时间不长等原因,造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脱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身办学特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体系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