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小学的体育教学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也应该随着新课改的变化进行适当创新,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国内小学学生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从多个角度对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学生;体育教学;分层教学;应用价值
  一、引言
  自从我国对小学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体育教学课程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改革和完善。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不但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体能训练方面得到更大地提升,而且也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因此,小学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小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体育训练方法教学、体育锻炼方式教学、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等,还应该从更加科学、高效的分层教学方面进行尝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二、国内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笔者通过与多名小学体育老师进行交流之后发现:目前国内多地小学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也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运动的兴趣。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体育课程理论和体育运动技巧的教学要求不统一。小学体育老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对学生进行的体能训练要求较为严格,但是在体育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要求却相对较为松散,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体育运动技巧,却无法很好地掌握课程理论知识。
  其次,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小学体育老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课程节数较少,导致国内多地区的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无法做到分层教学,并且不注重对学生在体育技巧方面进行有效指导,这也就使得一些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而无法使得身体的肌肉组织得到全方面的锻炼。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升学压力是较大的,部分小学院校为了让学生在理论课程方面有着更加充足的学习时间,不惜牺牲体育课程的正常上课时间。
  最后,学生个体体质有差异,而体育课程却无差异。当下的小学体育课程多以体育训练方法讲解和科学锻炼为主,对所用学生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而学生个体之间的体质有差异,因此,未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学,是无法让每一个学生均得到很好的体能训练。长期以往,没有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学课程,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来说并不都有有益的。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在笔者看来,分层次教学,其实是对学生按照身高、体重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再对不同组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科学化地体育教学。体育分层教学法就是体育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一)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更加科学化地锻炼
  对于小学体育老师来说,如果在体育课堂中不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而是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化的体育教学,那么将无法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身体成长。因此笔者认为,小学体育老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个体体质之间的差异,实现对学生的分组,再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因地制宜地教学。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教学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对体育课程内涵的理解和对体育教学教育课程的喜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
  具体来说,小学体育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跳高教学的过程中,先对学生按照性别进行分组,再对男生和女生按照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即采用“二次分组”的方法,对身高较高的学生,跳高要求就稍微高一些,对男性学生来说,跳高要求相比女生来说也应该稍微高一些,对体重较为重的学生来说,跳高要求就稍微低一些,通过这种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跳高方面的进步,得到更加科学化地锻炼。
  (二)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的效率。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如果不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那么多数的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的,这是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多方面差异性(体重、身高、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均会影响体育老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在笔者看来,在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不但可以让小学生的体能方面有所提升,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效率,让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轻松。
  具体来说,体育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体育考核要求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即根据学生的体质和学习能力进行因地制宜地体育教学,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更加科学地体育教学。
  四、结束语
  我国当下一些小学虽然对学生的体能健康方面越来越重视,但在对学生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方面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基于以上国内小学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现状,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笔者分析了我国当下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分层教学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希望能够对国内小学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启发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玉凤,汤玉莲,沈明.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福建省小学体育课程中应用的探析[J].电子世界,2013(04):160-161.
  [2]高玉兵.讓每个孩子都拥有一片蓝天——谈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模式[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1):55.
  [3]樊腾飞.浅议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17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案例,探析了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能力 教学模式  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该部分,即面向
摘 要:阅读策略具有艺术性、主动性、针对性等特征,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选择性注意策略、批判质疑策略、推理信息策略和监控理解策略。  关键词:阅读策略;策略特征;策略教学  一、存在问题现状  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诸多内容中,阅读教学可谓是耗时最多而收效甚微的一项。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那么多课文,背了那么多经典,做了那么多笔记,最终却鲜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文章
摘 要: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摘 要:中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诞生世界级的数学人才,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就是加强对于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意识的培养。从小学阶段加强数学这门应用学科在教育方式和教育改革方面的思维能力教育延伸思路,可以调动小学生灵活的数理思维逻辑,也可以发现和培养更多的数学思维潜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谈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变化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新课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培养  当前,要推动国家的快速可
摘 要:实现教育的深入改革,对提高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意义。小学科学诠释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科学现象的发生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并且存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带进生活,并合理运用。本文通过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学习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科学;科学教育;策略分析  小学科学是学生了解科学的启蒙学科,在该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