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三定”谋新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运行了15年的“一行三会”金融分业监管模式在今年3月走到终点,“一行两会”的新监管架构随之启动,由原银、保两大监管部门整合而成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会”)挂牌并运行了四个月。
  作为2003年以来金融系统最大的一次机构改革,银、保两大监管部门的整合,不仅关系到近3万银、保系统监管队伍的去向,更关系到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成效。
  虽然皆脱胎于央行,且多年互有业务合作和股权渗透,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原银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原保监会”)处于不同的监管逻辑和监管体系,其整合并非简单的“1+1”,而是在现有监管体制的基础上,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业态和新环境所进行的重构,旨在解决现行体制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
  《财经》记者从多个信源独家获悉,银保监会“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和定编制)方案的最终版本目前已获国务院批准。相关厅局级人选安排有望于8月中下旬宣布,银保监会机关层面将于9月底前完成全部整合,派出机构层面可能将最晚于11月底前完成整合。
  据了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银保监会新设了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股权与公司治理部两大部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机构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新增两个部门,既是对今后加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进一步落实,亦显示出中央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多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健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被列在深化金融改革的首位,是当前银保监会监管工作的“牛鼻子”,也是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实现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主要保障。当前金融领域大案要案渐次揭开“盖子”,加之不断爆雷的P2P平台风险,在重拳治乱的监管风暴之下,银保监会新设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乃防范金融风险的切实之举。
  整合完成后,银保监会的人员编制将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对于2万多名银保两大系统的监管干部来说,则走到了个人命运的十字路口,内心难免五味雜陈。“在这个大时代之下,第一次感到个人的命运是如此渺小。”一位监管部门人士感叹。

整合与重构


  自4月挂牌以来,两会合一后的银保监会已运行四个月。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则是基于“三定”方案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设置的重构。
  所谓“三定”,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中编办”)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所作规定的简称。
  根据3月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银保监会的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换言之,将主要着眼于微观领域的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
  3月29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银行保险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表示,要在改职责上出硬招,结合机构改革,加快内部职责和业务整合。
  据多位接近监管部门和行业的人士表示,“三定”方案的制定经过多轮协商和调整,最初上报给国务院的方案是35个部门,后改为“25+”,即在至少保留25个部门的基础上,再争取增加一到两个部门的编制。最终,经多方协商后确定为27个。


  《财经》记者从多处信源独家获悉,根据这一职责定位,整合后的银保监会内设部门将形成“26+1”,即26个职能部门和机关党委。其中,涉及新增、分拆、撤销、合并与保留等多种处置方式。整合后的会机关人员编制可能将缩减两成左右。
  概括来说,原银监会现有的24个内设职能部门和原保监会15个内设职能部门合并同类项(含同类部门和职能),增二撤四并十。
  “增二”指新设两个部门: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股权与公司治理部。
  “撤四”指撤销原银监会的宣传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外资银行监管部和审慎规制局,以及原保监会的发展改革部。其中,宣传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的新闻宣传等外宣工作并入办公厅,党委宣传等党宣工作并入机关党委;审慎规制局的审慎监管规制权划归央行,业务规制等职能归到银保监会法规部,其监管统计与分析等职能则并入合并后的统计信息部;发展改革部职能并入新设的股权与公司治理部。
  “合并+拆分”两个部门,即分设稽查一部和稽查二部,原银监会现场检查局的银行部分划入稽查一部;原现场检查局的非银部分与原保监会稽查局合并,划入稽查二部。
  保留14个部门,主要是两会的主要业务部门,其中,原银监会保留10个部门,即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政策性银行监管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部、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信托监管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普惠金融部、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和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原保监会则保留人身险监管部、财产保险监管部、保险中介监管部和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等4个部门。
  合并9个部门,其中,机关党委、人事教育部、办公厅、法规部、政策研究局/室、财会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等同名称部门合并;原银监会的信息科技部与原保监会的统计信息部合并;国际部(港澳台办)则是“三合一”,即两会的国际部合并,同时原银监会的外资银行监管部并入。
  根据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原银、保监会的重要性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但相关部门的人员不会分流至央行。
  此外,除了最终确定的27个部门,银保监会还将设立一些临时机构,以便安置整合过渡时期分流出来的会机关工作人员。最终“三定”方案的细节,将以中编办和银保监会的官方披露为准。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业内流传的“三定”方案信息可以看出,银保监会的本次机构改革力度空前,既精简了机构,又强化了监管合力。   不过,亦有多位银保监管部门人士指出,原银、保监会的一些内设部门,尽管部门名称相同或相近,但在具体职能上各有不同。比如财会部,原银监会的财会部主要负责管理会机关的财务工作和编制年度财务预决算,原保监会的财会部则是一班人马两块牌子,除了编制原保监系统的年度财务预决算和管理,还负责拟定保险业和保险监管的财会管理工作,实施偿付能力监管和监督检查,以及监管保险保障基金使用情况等。
  一些同类职能,两会亦归属于不同的部门,比如,原银监会单独设置了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原保监会的该职能则放在稽查局。原银监会审慎规制局的汇总和编制金融机构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职能,原保监会则归于统计信息部。
  因此,在多位监管部门人士看来,银保监会整合并非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而是基于新职能定位的监管体系重构。除了完成形式上的部门整合,梳理和厘清两会的职能分工的任务还不小,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或许还需要一些时日。
  此外,根据职能定位,银、保重要性法律法规规制权和审慎监管权划归央行。但是,“重要法规的界定范围,以及审慎监管的功能怎么划转,目前还不清楚。”一位接近银保监会的人士表示。
  此前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曾撰文指出,分离监管规制与执行,有利于确保发展与监管职能的切实分离,监管规则外生可以降低监管执行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增强监管政策的透明度,也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亦有银行业人士指出,目前银行机构受央行和银保监会的双重监管和考核,但两套监管体系的数据统计和监管口径亦有不同之处,比如存款统计口径、发债及ABS审批等。在银保监会整合完成后,最终与央行完成监管规制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亦需时日。
  诸保险业人士则表达了这样的担心:从“三定”方案来看,保险业今后的话语权和行业地位将呈萎缩之势,大银行小保险的趋势更加明显。一位保险业人士半开玩笑地表示,今后金融业只有银行和非银两大板块,保险业被收编为“非银板块”。

防风险与强监管


  在银保监会“三定”方案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新设的两个部门: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和股权与公司治理部。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编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此举显示出中央和监管部门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的决心和重视程度。
  完善的公司治理是金融机构和市场发展的基础。一位保险公司高管曾对《财经》记者表示,股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石,投资人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构的经营风格和战略导向。如果没有合理的股权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金融机构不可能稳健经营。
  近年来,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暴露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治理僵局、内部人控制和治理机制失衡现象频发。尤其是一批金控集团的公司治理不规范,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严重障碍。
  银保监会挂牌后,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立即召开了一场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座谈会,征集两大行业对公司治理的实践和建议。
  从目前两会的部门和功能设置来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监管分散于多个部门。
  比如,原银监会的几个市场主体监管部门下设市场准入处,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设有综合经营处,审慎规制局设有机构规制处和资本规制处。原保监会四大业务部门负责各自对口机构和业务范围的审核以及高管任职资格审查,发展改革部则设有专门的公司治理结构处。
  多位银、保业人士指出,须从根源入手,构建系统的公司治理风险防控体系,尤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需从资本充足、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和风险集中度等多维度建立监管规则,因此有必要专设部门统筹监管资源,建立健全全流程、全覆盖的公司治理监管体系。


  根据“三定”方案,原保监会发展改革部撤销,其原有的规范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及机构的重组、改制、上市等职能,并入股权与公司治理部。涉及银、保领域的公司治理监管和股权监管功能,亦归并于该部门。
  除了通过部门设置统筹内部监管资源,亦有监管部门人士指出,处理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还需统一金融监管执法标准,并与外部的执法部门配合。比如股东层级、关联交易和涉讼情况等信息的穿透,需要通过工商信息系统、法院等渠道进行真实性确认。
  除了健全公司治理,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整治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严厉打击各种庞氏骗局、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行为,亦是银保监会的重点工作。根据“三定”方案,银保监会将新设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
  据了解,在现行监管体系下,原银监会的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承担银行业安全保卫的相关工作,法规部统筹对涉及金融安全重要行业的监管和行政处罚,现场检查局负责机构现场检查、重大或跨区域案件的调查、以及查处银行业的违法违规案件等,原保监会则将以上功能归于稽查局,常规检查则由对口职能部门负责。
  近年来,银、保领域的大案要案不断被“揭开盖子”,侨兴债事件以及当下多起互金平台爆雷事件等呈现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特征。一位原保监会稽查局人士曾对《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跨行业跨区域的风险案件越来越突出,一些案件可能根子在某个行业,但覆盖面很广,甚至涉及其他非金融领域,为稽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诸业内人士认为,从新设的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来看,显示出银保监会对于风险处置的资源配置力度有所侧重。整合后,稽查部可能主要负责常规检查和风险评估,重大风险案件可能主要由该新设部门负责,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集合监管之力。
  据了解,原保监会已与央行、证监会、公安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和网信办等部门建立了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并正在研究制定“重大风险稽查办法”和“风险案件管理办法”,对重大风险及其相关的风险案件的处罚进行建章立制。整合后,该项工作可能将划转给重大风险与案件处置办/局。

缩编与整肃


  对于2万多名银、保监管系统工作人员来说,更关心的是“三定”后其个人归属。据《财经》记者了解,整合后,银保监会的会机关编制合计约为900多人,比现有编制缩减约两成。
  据统计,目前原银监会和原保监会的会机关编制分别为650余人和400余人,全系统分别为2.3万人和3000人。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根据目前的安排思路,超编人员将实行“自然过渡”。其中一种方式是分流到新设的一些临时机构,其二是分流到银保监会的会管单位,其三是到达58岁的司局级干部退居二线,其四是个人亦可以自我择业。
  此外,对一批“问题干部”的肃清,亦被业内视为是一种“清理存量”的减员安排。
  据多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此前银保监会人力资源改革小组已陆续约谈司局级部门负责人和各局负责人,征询其个人意向和建议,“让好干部放下思想包袱”。
  据了解,部门负责人和各局负责人的调整,有可能实行“全体起立”的方式,即根据“选好配强干部”的原则,全部重新进行安排。
  据《财经》记者了解,亦有一批监管人事有自主择业的意向。近年来,一批银、保监系统人士主动放弃公务员的铁饭碗,跳槽到金融机构或其他行业任职,其中尤以业务中坚为主。这一现象亦被市场诟病有“旋转门”之嫌。不过,中组部出台三年内不得在原任职管辖领域任职的规定后,这一现象受到遏制。一些跳槽的监管干部不得不采取先转战第三方机构再入职的曲线就业方式。
  虽然“三定”方案还未发布,银保监会已有数起人事调整,信托部主任邓智毅转任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一职,湖北银保监局局长赖秀福调任信托部主任,原银监会监察局局长陈琼调任民生银行(600016.SH)党委副书记。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董事长任建国退休,由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公司常务副总裁于华接任。目前银、保机构仍有多个高管职位空缺,坊间传言未来可能会有一些监管干部接任。
  对于整合带来的缩编和人员分流,银保监会派出机构的人士则相对更泰然。一位银保监局人士表示,银监局一般有数百人,保監局则不到百人。保险业的监管力量本就有限,且保险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并不太担心何去何从。
  据《财经》记者了解,根据规划,未来银保监局将设为省、市、县三级。会机关“三定”完成后,各银监局和保监局的整合与改革有可能延至11月底完成。目前各局尚未换牌,仍在使用银、保监局的旧牌子。
  为了触达县域的一线监管,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的思路是人行县支行的部分人员,可能会分流到县银保监局。一位地方监管部门人士表示,此前确实考虑过收编人行县支行的思路,但目前来看已基本不可能,人员分流的方式可能更具实操性。不过该模式是否最终落地,将视派出机构整合的情况。
  据了解,银保监会“三定”方案可能于8月中下旬对内宣布。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有可能各厅局级负责人配置将一同宣布。“有多少人会辗转难眠?”一位业内人士感叹。
其他文献
过去数周,政策层陆续推出一系列支持增长、防范外部风险的政策措施和信号,具体有四类:针对银行表内信贷能力,下调了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贷款额度,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品的范围,调整宏观审慎(MPA)因子;针对企业债券市场,央行鼓励银行投资企业债并提供相应MLF额度;财政政策层面,提出要更加积极,加快地方专项债的发行,支持基建投资;对于影子银行治理,新出台的资管产品细则在一些方面给予了过渡期,更多
期刊
在中国的生育大军里,新添了一群人,她们的身体在走下坡路,生育意愿却分外强烈。已错过最佳受孕年龄的她们,在和生育时钟赛跑,急切地想尽各种招数,只为养一个宝宝。  同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近两年在不断推迟,高龄孕产妇直线上升,尤其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生育压力得以释放。  在北京市床位数最高的妇产科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2016年迎来近1.5万个婴儿,其中,“大约4000多例的产妇年龄
期刊
“渔业可以补助吗?渔民是海上农民。”阿拉斯加议员摩尔科斯基(Lisa Murkowski)在参议院贸易委员会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向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发问。  “因为钢铁关税受损的企业可以得到补助吗?”民主党特拉华州议员库恩斯(Chris Coons)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7月26日,美国参议院贸易委员会邀请莱特希泽进行贸易报告。面对来自各州议员的质疑,莱特希泽只能低调地表示,农业不是他的专长领域和
期刊
将疗效不确切的“神药”淘汰出局,是药品监管的应有之义;然而,这一清理工程涉及到制药产业发展、部门利益、社会就业等诸多问题,其过程必然道阻且长  鸿茅药酒的广告陆续在四川、北京等地方电视台复播。宣示着鸿茅药酒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2018年4月26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茅国药”)官方微博曾发布《企业自查整改报告》,表示已经停播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卫视及地方媒体的所有鸿
期刊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将是持久性的、慢性的贸易战,目前刚刚开始,双方增加的关税不算很高。但未来可能继续提高关税,使得企业难以进入美国市场。对于贸易战,建议:一、实行“四不”战略  1.不要让贸易战转化为中美争霸之战  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再次伟大,最终是要拉开与第二大经济体的差距,占领未来制高点;关税、逆差都是美国制裁竞争对手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是贸易战的目的,真正的贸易战是禁止和限制产品进入,禁止投资进
期刊
“2018年的期限不会有變化,观望、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在2018年全国企业医院改制现场研讨会上,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会长金永成说。  120多位国有企业医院院长参加了这次会议,除了几家作为改制典型介绍经验外,绝大多数院长所在的医院,尚未完成改制工作。  留给这些医院的时间,的确不多了。两年前,国务院发文要求,2018年底前,国有企业将主办的医院剥离出去;2017年7月,六部委发文再次“划重
期刊
随着加密货币熊市到来,二级市场也正在大洗牌,量化基金正在进入死亡期;指数基金与资产托管等金融服务,成为华尔街竞相追逐的新领域  在市场最繁华的时候,曾不少人把华尔街比为加密货币一条街。这种说法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略显夸张,却是华尔街内部暗潮涌动的形象比喻。如今,加密货币资产缩水80%,流动性几近枯竭,越来越多人开始寄希望于华尔街和比特币ETF,美国证监会(SEC)一个月内已经拒绝了9次比特币ETF申
期刊
民粹主义出现,壮大势力然后失败,我们会重回到资本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  格林斯潘走了进来,并没有制造什么响动,但房间里的气流好像突然发生了变化。那一刻,他正有些艰难地要坐下来,他的身体前探,幅度很大,几乎要折成九十度——格林斯潘92岁了。  这是一次阴差阳错的见面。本来采访格林斯潘安排在7月6日晚,当天他临时有事,推迟到7月11日。在一系列巧合后,6日晚《财经》记者提前见到了格林斯潘,并有机
期刊
2018年夏天, P2P网贷行业没有迎来预期中的备案验收,却迎来了危机的“至暗时刻”。  据第三方研究平台零壹数据,7月歇业/清盘、立案等类型的问题平台数量至少有123家,涉及待还本金500亿元以上;逾期、暂停发标的平台另有33家。问题及逾期平台中不乏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头部平台。 而7月P2P网贷行业交易额约为1236亿元,环比下降19.48%,达到一年内的最低值。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
期刊
“下半年GDP增长压力很大,基建投资是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但肯定不会走2008年经济刺激的老路。同样促基建,但配方却并不一样。”中国投资专家张汉亚告诉《财经》记者。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下半年将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并进一步强调,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上半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