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提出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建立古今结合、传承民间技艺非物质遗产类教学模式,以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得到保护与继承,同时使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更好地走进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民族艺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高校
  一、 引言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高校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之栋梁,肩负着继往开来,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课堂研究是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 “非遗”进课堂是历史与时代的需求
  1. 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习惯“活”的展示,以表演、技艺、声音等为媒介,为时代的发展打下烙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过多地关注外国文化特色,效仿外来文化的发展,忽视了对本国艺术的学习与研究。“非遗”进课堂很好地向高校学生普及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首先能达到认识的程度。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在此方面的研究兴趣。
  2. 古往今来,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依托,一辈又一辈优秀的艺术家们不断学习传承技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浪潮中存在极大的生存考验,非遗人才流失严重,人们更多地选择如何去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去引进外来文化与技艺,更好地实现走出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逐渐在人民大众中淡去。要想保护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呼吁号召高校学生年轻的力量,去钻研去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鲜的活力。
  3. 继往开来,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才能永葆活力,民族文化才能日益丰富。以手工技艺为例,将经典的刺绣手法融合现代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走出歷史文化的限制。当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都以现代设计为指导,对涉及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相当薄弱。高校通过设立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课程,打破固有思路,加深艺术设计深度,开拓设计的广度。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当下,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既能吸引更多爱好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走进我国,又能帮助我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
  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了《非物质遗产教育教学宣言》,宣言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全国民间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作为传播知识的殿堂,高校更有责任肩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艺术设计类专业更有责任针对性培养学生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 推进“非遗”进课堂的可行性建议
  1. 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
  推进高校艺术设计非物质遗产保护实践活动,首先应从课程设计入手。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课程中增设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实践课程。通过理论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通过实践课程,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广告设计,老师指导学生开拓思维,在原有的广告创意中融入口技等传统文化艺术。打破高校理论知识单方面教学的传统模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去”自主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实践与经验理论结合。
  2. 多媒体课程教学
  日常课程中难以实现传统文化老师现场教学,建立丰富的媒体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研究深度。当然,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仅靠高校学生的力量是不够的,高校应多在线上线下宣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艺术设计方面,某些传统技艺在教学上受到了限制,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不仅保存了传统文化的完整性,更能充分实现资源的传达。
  3. 多样化教学手段
  在普通话教学中穿插地方方言打趣,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难免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在学生兴趣不浓时穿插方言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增加更多特色课程。
  4. 建立特色艺术设计工作室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科目,不断地将灵感付诸实践。工作室的建立是现代教学模式中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结合,突出艺术设计的独特性与专业性。在工作室的建立中,一方面学生能相互交流彼此的思想,发散思维方式,工作室中也可邀请文史专业学生加入,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合传统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工作室的建立突出艺术设计专业手脑结合的特点,以此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老师及学生能在任何时候参与工作室的讨论,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实践得出合适的设计方案。
  四、 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多方面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与关注,高校作为祖国的中流砥柱更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学生不仅要凭借自己的力量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更要呼吁更多社会力量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对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作出重大改革,在传承发展的道路上走出更好的道路,更应努力完善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贡小秋,贡小明.“非遗”进课堂:必须的![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
  [2]黄光胜.浅议中职艺校在“非遗”进课堂中的推进作用[J].戏剧之家,2009,(2).
  作者简介:
  陶婵,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社会文化环境是对一个社会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语言、意识、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水平、社会结构等的总称。国际市场广告是指企业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引导需求、促进销
让新闻有味、有情、有趣,是新闻界对新闻写作的普遍要求,也是两方优秀新闻作品的重要特色。西方新闻界十分注意用可读性强的新闻写作方法吸引读者,一些新闻学者把情趣味儿规
印度香料局设定2012年胡椒出口目标为2万t。第1季度与去年同比胡椒出口量下降了45%。由于胡椒产量的减少而导致胡椒出口价格的提升。印度胡椒与香料贸易协会前主席Kishor Sha
监控中心安全约束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杜绝监控中心人为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弥补了原来SCADA系统对操作控制防护的不足,实现监控中心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正确遥控操
期刊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证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现阶段影响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较多,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认清面临的问题,把握竞
1996年3月17日晚上,当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新闻专题《李鹏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播到了最后一个画面,荧光屏上叠出了“中央电视台”台标的字幕,我们记者招待会报道组的全体同志才长
通过文献资料、测量、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参加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的8支女子甲组的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成绩与比赛名次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表明,身
想避开交通拥堵?不想苦苦找停车位?一双鞋就可以解决问题啦!近日,国外达人新发明了一款名为“spnKiX”的遥控动力鞋,时速最高可达16公里,可以在短途旅行时取代车辆作为代步工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药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药品质量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因而做好药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