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并评价"无创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测定"在脑外伤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测定20名健康志愿者和动态监测80例脑外伤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观察其变化,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头颅CT 上血肿和血肿周围水肿的体积,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健康志愿者左、右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一致,无明显差异.②脑外伤合并脑水肿患者的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明显升高.随着脑水肿的加剧,颅内压增高,从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可以容易反应出来;随着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保守治疗后颅内血肿的逐渐吸收,患者的康复,脑水肿缓解,颅内压逐渐降低.扰动系数逐步下降.患者伤后1、3天患者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明显升高,到7天时脑电阻抗扰动系数逐步下降.结论 脑电阻抗扰动系数测定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外伤患者脑水肿的变化.扰动系数越高,提示脑水肿越重.该方法为临床上进行动态、床旁连续无创性脑水肿监测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