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的数量增加,因此把握好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部编版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是识字单元,这突显了识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学习识字,比学习拼音有趣、简单得多。第一单元的识字内容,给了孩子适应学习节奏的时间,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过渡期。学生从最初的独体字到慢慢地学会认识更多的合体字,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认识字就是“鱼”,学会识字的方法才是“渔”。部编版教材的编排中体现出了对识字能力的培养。
1.利用笔画识字。在一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出现了十个要求掌握的笔画,占了本册书的一半内容,因此让孩子学好这些笔画十分重要。而对于一些简单的独体字,如“一”“二”“三”“上”“下”“十”“人”等等,便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记忆笔画来识字。
2.看偏旁明字义。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巧借偏旁,让学生记忆生字的意思。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你”“他”,都是单人旁,都和人有关;第二、三单元出现了“妈”“奶”“妹”这几个女字旁的字,教师便可适当引导,女字旁的字大部分和女性有关。这样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识字的一些方法和规律,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构字法认字。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其中,象形、会意、形声这三种类型较为简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就出现了这三种构字法。如识字4《日月水火》一课,就将图画与汉字结合,展示了象形字的构字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还能了解汉字之间的逻辑和意义。
4.借助熟字巧識字。在语文中,也可以用上“算术”,将一个合体字化整为零,便于记忆。如《姓氏歌》中,“古月胡,口天吴……”就教给了学生这一识字方法。类似的还有先减后加、换一换的方法,给汉字减去一部分,加上另一部分,组成新字。例如:晴-日+目=睛。将生字拆分为认识的字,再重新组合,这样学习生字就简单得多了。
兴趣是儿童学习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学习的效率,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以读促学。以读为本,在阅读的过程中,综合词语句子,结合有趣的故事和儿歌识字,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识字的情境更为有趣。除了课堂上的阅读,特别要抓住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这一版块的资源,亲子共读,受益无穷。
2.玩中促学。在课堂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孩子边学边玩,可以巧妙地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将注意力凝聚到课堂中来。课堂中常见的一些小游戏有摘苹果、开火车、猜谜语、编儿歌、闯关……还可以做动作,边表演边读,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3.学以致用。识字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得越紧密、越深入,运用得越多,记忆就越深刻。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识字,将课堂上学习的字运用到生活中,相信他们会不断地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陶都小学语文教师。
一、紧扣教材,循序渐进识字
部编版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是识字单元,这突显了识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学习识字,比学习拼音有趣、简单得多。第一单元的识字内容,给了孩子适应学习节奏的时间,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过渡期。学生从最初的独体字到慢慢地学会认识更多的合体字,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二、培养多形式的识字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认识字就是“鱼”,学会识字的方法才是“渔”。部编版教材的编排中体现出了对识字能力的培养。
1.利用笔画识字。在一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出现了十个要求掌握的笔画,占了本册书的一半内容,因此让孩子学好这些笔画十分重要。而对于一些简单的独体字,如“一”“二”“三”“上”“下”“十”“人”等等,便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记忆笔画来识字。
2.看偏旁明字义。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巧借偏旁,让学生记忆生字的意思。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你”“他”,都是单人旁,都和人有关;第二、三单元出现了“妈”“奶”“妹”这几个女字旁的字,教师便可适当引导,女字旁的字大部分和女性有关。这样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识字的一些方法和规律,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构字法认字。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其中,象形、会意、形声这三种类型较为简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就出现了这三种构字法。如识字4《日月水火》一课,就将图画与汉字结合,展示了象形字的构字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还能了解汉字之间的逻辑和意义。
4.借助熟字巧識字。在语文中,也可以用上“算术”,将一个合体字化整为零,便于记忆。如《姓氏歌》中,“古月胡,口天吴……”就教给了学生这一识字方法。类似的还有先减后加、换一换的方法,给汉字减去一部分,加上另一部分,组成新字。例如:晴-日+目=睛。将生字拆分为认识的字,再重新组合,这样学习生字就简单得多了。
三、多种方法激趣
兴趣是儿童学习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学习的效率,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以读促学。以读为本,在阅读的过程中,综合词语句子,结合有趣的故事和儿歌识字,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识字的情境更为有趣。除了课堂上的阅读,特别要抓住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这一版块的资源,亲子共读,受益无穷。
2.玩中促学。在课堂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孩子边学边玩,可以巧妙地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将注意力凝聚到课堂中来。课堂中常见的一些小游戏有摘苹果、开火车、猜谜语、编儿歌、闯关……还可以做动作,边表演边读,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3.学以致用。识字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得越紧密、越深入,运用得越多,记忆就越深刻。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识字,将课堂上学习的字运用到生活中,相信他们会不断地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陶都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