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i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识字的数量增加,因此把握好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紧扣教材,循序渐进识字


  部编版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是识字单元,这突显了识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学习识字,比学习拼音有趣、简单得多。第一单元的识字内容,给了孩子适应学习节奏的时间,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过渡期。学生从最初的独体字到慢慢地学会认识更多的合体字,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二、培养多形式的识字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认识字就是“鱼”,学会识字的方法才是“渔”。部编版教材的编排中体现出了对识字能力的培养。
  1.利用笔画识字。在一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出现了十个要求掌握的笔画,占了本册书的一半内容,因此让孩子学好这些笔画十分重要。而对于一些简单的独体字,如“一”“二”“三”“上”“下”“十”“人”等等,便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记忆笔画来识字。
  2.看偏旁明字义。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巧借偏旁,让学生记忆生字的意思。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你”“他”,都是单人旁,都和人有关;第二、三单元出现了“妈”“奶”“妹”这几个女字旁的字,教师便可适当引导,女字旁的字大部分和女性有关。这样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识字的一些方法和规律,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构字法认字。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其中,象形、会意、形声这三种类型较为简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就出现了这三种构字法。如识字4《日月水火》一课,就将图画与汉字结合,展示了象形字的构字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还能了解汉字之间的逻辑和意义。
  4.借助熟字巧識字。在语文中,也可以用上“算术”,将一个合体字化整为零,便于记忆。如《姓氏歌》中,“古月胡,口天吴……”就教给了学生这一识字方法。类似的还有先减后加、换一换的方法,给汉字减去一部分,加上另一部分,组成新字。例如:晴-日+目=睛。将生字拆分为认识的字,再重新组合,这样学习生字就简单得多了。

三、多种方法激趣


  兴趣是儿童学习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学习的效率,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以读促学。以读为本,在阅读的过程中,综合词语句子,结合有趣的故事和儿歌识字,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识字的情境更为有趣。除了课堂上的阅读,特别要抓住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这一版块的资源,亲子共读,受益无穷。
  2.玩中促学。在课堂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孩子边学边玩,可以巧妙地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将注意力凝聚到课堂中来。课堂中常见的一些小游戏有摘苹果、开火车、猜谜语、编儿歌、闯关……还可以做动作,边表演边读,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3.学以致用。识字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得越紧密、越深入,运用得越多,记忆就越深刻。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识字,将课堂上学习的字运用到生活中,相信他们会不断地从中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陶都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一门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各种语文能力的橋梁,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中基本并且重要的部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沟通信息、交流情感,都离不了教学语言,课堂需要教师对情境的描述、精辟的分析以及恰到好处的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遨游知识海洋助力,开启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智慧的美妙语言就是催化剂,
期刊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学科的综合,教学的多元化,让我们越来越感到: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把音乐巧妙地融合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让音乐神奇的感染力激活语文课堂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阅读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生活习惯和乐趣.它不仅对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还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能力,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加强阅读能力的
朗读,就是出声地、响亮地读,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朗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然而,就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来看,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声音小、语调拖拉、不够流利、感情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教师引起重视,改善教学方法。因此,我将从现状分析、解决方法等
期刊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因对话产生的理解、共鸣、生成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然而现代语文课堂中,不少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课堂对话中,无论学生对文本做出怎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还强调,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多元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多元对话,以便有效推促学生进行内化,推促课堂精彩生成。笔者结合实际,浅析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对话策略,以供参考。一、借助朗读吟诵,对话文本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换句话说,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自己读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对于小学阅读教学来说,最好的方
期刊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是学生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教师更需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准确把握语文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出适合小学生心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简笔画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形象教学记忆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掌握更多学习技巧,引
高三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语文复习是将如珍珠一样散乱的知识用线串联起来的一个过程,所以,许多高三语文教师都对复习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不过,高三语文复习课仍存在许多问题,面对复习教学,一些教师还存在许多的困惑。如何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一、高三语文复习课面临的困境  1.教学盲目,重量不重质  复习具有“温故”“知新”双重作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