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创新立校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这个诘问,成了引用最多的著名问题之一。学校要培养出杰出人才,显然是离不开教育创新的,职业学校尤其如此。南京市鼓楼中等专业学校以生为本,创新立校,在思想、课程、文化等方面创新,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三创”型人才。
  创新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教育的功利性较为凸显,教育的滞后性较为突出,教育的浮躁性较为严重。在当前诸多校长教育使命的角色逐步淡化的情况下,校长到底该怎样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功利浮躁的社会中,校长该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办教育?创新很难,但肩负着重要育人使命的校长,却必须前行,且来不得半点犹豫。学校创新不是“赶时髦”,必须“以生为本”,校长必须在脚踏实地中前行,在回归教育本原中创新。
  思想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
  校长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具备历史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必须具备战略思维。校长只有进行教育思想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发展的脉络,按教育规律办学。
  为了改变当前职业教育教育目标上存在的偏差,学校提出了“以生为本,大力提高学生创新发展力”的口号,主张“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学校应该是一名好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应该是一名好员工,走向社会以后应该是一名好公民”,认为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不仅仅是普通的工人。从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用“人格健全,德高技精,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统领学校全部工作,既保证了办学特色,又注入教育新元素,同时,实现了学校新的发展。
  课程创新是学校创新的核心
  在办学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创新,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上,表现到课堂中。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创新应成为校长创新的一个重要支点。
  校长应该做课程创新的设计师和建构者。课程创新在教育创新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集中体现校长教育创新理念和实施策略的载体。学校以“学分制”、“选课制”为抓手,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变革之路。组建专门的教学研究队伍,编制了适合学生的项目课程,在部分专业课中实施学科对开,学分替代。从学生礼仪表现、模块学习、过程性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文化创新是校长创新的极致
  不管是教育思想创新,还是课程创新,实际上都是校长创新的切入点和抓手。如果校长能够对学校文化进行创新,使学校成为能够激发师生创新的“文化场”,那校长的创新就可以说明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要做到这一点,应该着力营造出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提供自主舞台,努力培植学生想法生长的土壤,并通过学分管理推动学生在社团组织里自主发展。同时,请大师、专家进校园,让学生在面对面交流中受到激励与启发。
  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应通过构建政策机制,培育学生自由呼吸的土壤。为此,学校以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为主线,帮助学生明确自我成长目标,启发学生内在动力,提高课程选择的自觉性和科学性,等等。而这些用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做法,逐步形成了一个可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文化场”。
其他文献
我们想从一个企业培训机构的角度将这些年来我们为企业设计培训体系及培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思考,在选择之前 在交流如何选择培训之前,有以下这些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来思考:  1.为什么要做培训,培训的目标如何?  2.我们企业将来需要哪种管理人才?  3.我们企业现存在主要问题是什么,哪些是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的?  4.我们企业有没有对现有的岗位职能进行评估与分析,岗位要求与实际表现之间差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