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早期去势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收治的30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0~91岁,平均75.3岁。PSA 1.09~285.00 ng/ml,平均64.05ng/ml。肿瘤分期Ⅱ期124例,Ⅲ期138例,Ⅳ期43例。144例有骨转移,161例无骨转移。Gleason评分≥8分者138例,<8分者167例。改良格拉斯哥评分(modifi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mGPS)0分237例,1分29例,3分39例。根据检测的PLR及NLR,将患者分为高PLR组、低PLR组、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不同PLR、NLR组间前列腺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前列腺癌早期去势抵抗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诊断价值。
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得出PLR、NLR的最佳截点值分别为115.0和2.3。PLR与患者的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及mGPS等相关,NLR与患者的肿瘤分期、是否骨转移、Gleason评分及mGPS等相关(P<0.05)。高PLR组和高NLR组无去势抵抗的生存时间分别低于低PLR组[(23.8±1.5)个月与(56.1±2.5)个月,P<0.05]和低NLR组[(29.1±2.1)个月与(49.8±2.5)个月,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PLR≥115.0、NLR≥2.3、Gleason评分≥8分及mGPS=2分是前列腺癌患者发生早期去势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1,诊断价值较好;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48,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结论PLR及NLR可作为辅助指标判断前列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的预后情况,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发生早期去势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LR对于前列腺癌早期去势抵抗的诊断预测价值高于前列腺癌其他各项肿瘤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