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冠心病中西医治疗中的优势

来源 :家庭医药·医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三维彩超;围生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90-0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第一位死亡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冠心病的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步增加。随着人类生活、行为及环境的改变,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最常见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西医对冠心病的诊疗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在有些方面仍未达到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防治领域,结合西医,并利用自身特色取得了很大进展。
  
  1 结合中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较
  
  1.1改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在本病中,有的病变已十分广泛,通过外科或其他方法无法使其主干动脉复通,而是通过药物改善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缺血区侧枝循环的形成。中医药正是在西医手术和药物治疗难以解决的问题上显示出了优势。特别是对中小动脉闭塞或狭窄的防治,以及促进新的侧支循环建立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孟华等提取中药当归、川芎、丹参里的有效成分,观察它们对体外培养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及鸡胚尿囊膜模型血管数的影响。结果发现者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同时它们具有促进微血管再生的作用。这可能就是其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机。王有万对7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ACEI、倍他乐克等药物)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组成),每次10丸,每日3次。1年后,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治疗组冠状动脉血流的改善和侧支循环的形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1.2稳定斑块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中医学无“动脉硬化斑块”“易损斑块”之词,根据其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瘀血、痰浊等范畴。病因多为感受外邪、七情所伤、饮食不节,病机是本虚标实。中医药在稳定易损斑块方面有独到之处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中医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中医药治疗从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综合调理。既可纠正冠心病的局部病理因素。又可协调全身功能状态。而且一个药物可作用于冠心病的多个病理环节。孙云阎将3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阴虚内热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芦黄颗粒(黄精10g,首乌20g,姜黄10g,红花10g,漏芦30g,虎杖30g)及血脂康胶囊,并均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连续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降低中医症状总积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CP<0.05),而且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内中膜厚度、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IL-6)、总胆固醇(Tc)、甘油酯(TG)、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降低<0.05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说明芦黄颗粒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者(阴虚内热型)安全而有效。吴秋枫等在常规西药减量(如依姆多片30mg,每日1次;阿司匹林片50mg,每日1次)其他药物剂景不变。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42例,对照组常规西药口服依姆多片60mg,每日1次;阿司匹林片75/100rag。每日1次。6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LDL-C)降低更为显著(P<0.05),并且治疗组软斑转化为硬斑较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张硕等以益气通脉口服液为主要药物组成为黄芪、黄精、莪术、丹参、延胡索和乌药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型患者110例,结果显示此药可以明显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P<0.01)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P<0.01),同时降低TC、TG和LDL-c水平(P<0.05),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P<0.05),并且对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紫黯和自汗等中医症候指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
  
  1.3改善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在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发作与冠脉内皮功能不良关系密切。张来军等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肱动脉(FMD)扩张,降低血清内皮素(ET)、假性血友病因子、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水平,从而可能通过抗凝、降低缩血管因子水平,提高舒血管因子水平,减少部分细胞黏附分子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王洪巨等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应用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肠溶阿司匹林等)和通心络组(前者西药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一系列内皮功能指标:NO、ET、vWF、sV-CAM-1,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表明通心络胶囊可以通过降低ET、vWF、sVCAM-1水平和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李俐等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可能通过抗凝、降低血清ET和部分细胞黏附分子水平、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从目前研究来讲,活血化瘀类方药是具有内皮保护功能的较大一类中药复方。活血化瘀领衔人陈可冀院士认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不能仅重“化瘀”。还应该重视“化痰”。有研究表明瓜蒌薤白类方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此外,天麻钩藤饮、补阳还五汤等均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1.4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与多因素有关的,复杂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炎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之一,反应蛋白(CRP)既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又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CRP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可以从降低CRP的治疗中受益。中医药在此方面发挥了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主要以潜证方式存在于健康人群,气虚血瘀是AS潜证的病机关键,CRP参与了AS炎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AS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因此,提出以hs-CRP作为AS气虚血瘀病机辨证的筛查指标,并且建议结合病人体质应用益气括血法辨治。杨俊华等观察AMI患者24h 内舌苔与CRP的关系。发现A M1患者舌苔黄腻者CRP升高较非黄腻者明显(P<0.05),从中医角度说明了AMI是一种急性炎症期的反应。赵文颖等在西药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50mg/d,倍他乐克12.5mg,3次/d,静脉滴注极化液,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的基础上加用化瘀解毒汤附子、淫羊藿、黄连、赤芍药、三七、人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对照组38例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停减率升高及治疗后CRP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京春等观察解毒活血配伍方药(虎杖提取物和芎芍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结果证明解毒活血配伍方药可降低Apo小鼠血清hs-CRP水平。
  
  1.5预防
  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冠心病介入手术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冠脉支架的广泛应用。介入治疗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成为面缶的新挑战,即使施以支架植入术后严格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等治疗,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也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难题。而国内外对中医药干预介入治疗后RS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周江等将136例成功接受冠脉内支架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支架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口服通心络(主要成分有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蝉蜕、赤芍、冰片等)每次3粒,每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后。对照组心绞痛复发率及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6心肌保护——缺血再灌注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中医病机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积聚、痰瘀互结、气血亏虚、阴阳虚损,治疗以益气活血、行气化痰、清热解毒为其根本大法。同时适当辅以补益之法。杨贵志等在溶栓治疗AM过程中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及维生素C治疗,结果对比单纯溶栓治疗,心肌血液供应、冠脉再通率、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且再通6个月内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的发生均显著低于单纯溶栓治疗组(P<0.05)。表明中药可达到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目的。王冬姐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清除自由基,加强心肌收缩力,抗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提高缺血心肌的耐缺氧能力。可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川芎素注射液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五羟色胺(5-HT),从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且能清除自由基,拮抗内皮素,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管舒缩至正常,能减轻再灌注损伤,使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保护。
  
  2 中医的特色外治法
  
  中医治疗冠心病方法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中药汤剂,这也为一些不耐受口服药物治疗的病人提供了治疗的机会,同时多种疗法的应用对提高治疗效果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1传统药浴法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药浴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全身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和血液黏滞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宋绍林等选择有ST-T改变(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的冠心病患者96例,观察组48例,入院后在常规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全身药浴浸浴,药浴液配制:当归100g,元胡50g,川芎160g,丹参150g,黄苠200g,冰片、桂枝、桃仁、红花、赤芍、炙甘草各80g,加水煎至1000ml;腐植酸100g;药浴液100ml加苯酚0.5ml。上述药液加清水10L灌装密封高压灭菌后备用。对照组48例,复方丹参液16ml加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经治疗,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T波和sT段下移均改善明显(P<0.05),血小板、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表明药浴能改善微循环,加速侧支循环形成,并使全血及血浆黏度下降,保护了心脏,改善冠脉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电图ST-T改变。
  
  2.2脐疗法
  脐疗法是指经脐中穴肚脐给药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艾灸、热敷等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方法,属于中医的外治法之一。吴继良运用人参、白檀香、冰片等药与凡士林制成养血安心膏,贴敷脐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4%,且治疗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表明了养血安心膏敷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可靠,远期疗效好,力便,无副作用,又避免了硝酸酷类等抗心绞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2.3针灸治疗
  冠心病中医学归属“胸痹”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胸痹证为本虚标实,胸阳不振、阴乘阳位为其病机关键。治疗则应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以祛邪通痹为其治疗法则。再根据辨证随症加减,达到补心气、益心阳、活血化瘀之目的。第4、第5胸椎正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心脏的通路,针刺可使经脉的气血运行通畅。间使、内关为厥阴心包经的经穴,针刺二者对心包经的经脉有疏导作用:膻中为心包经的募穴,针刺可宽胸理气,疏经通络,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配三阴交、足三里可改善由于冠心病而致的脾胃症状。因此刺激这些穴位,可以通过体表内脏反射的作用原理。调整原来已经发生障碍的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血流量,使心肌得到较充分的氧供应。同时可使交感神经兴奋状态得到纠正,周围m管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使心脏排出阻力降低,减低心肌耗氧量,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网。于月罡通过观察发现针刺膈俞、膻中、心俞及内关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日的。周玮等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主穴取内关、郄门、膻中、心俞、膈穴、厥阴俞。其中心血瘀阻型加血海:痰浊壅塞型加足里、丰隆:阴寒凝滞型加关元温针,膻中针后温灸。对照组56例予单纯口服消心痛、倍他乐克、阿斯匹林、开搏通,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经治疗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心电图ST段、T波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0.025)。刘震将2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1:3服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和对照组2均针刺背俞穴之心俞、肝俞、肾俞,手法主要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对照组每次口服长效异乐定。结果麝香保心丸配合针灸治疗、长效异乐定治疗、单纯针灸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均有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000%、82.22%和56.67%;治疗组显效率为50.00%,略高于对照组1的显效率(43.33%),但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2显效率为 31.11%,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
  
  2.4雾化吸入疗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危重,属中医学“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气道给药疗法是中医吹鼻吹喉术、熏吸术的发展,采用中药雾化吸入配以西药在迅速止痛及缓解症状等方面具有优势。肺泡是空气——血液进行交换的场所,药物经呼吸道黏膜吸收,进人心血管微循环系统起作用达到迅速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等目的。耿健等选取冠心病心绞痛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氧雾化吸入+西药组)和对照组(单纯西药组),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T段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说明中药氧雾化吸入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而且药物不通过口服,这样既不造成上消化道局部刺馓,又可避免胃肠道作用致药物有效成分破坏和丢失以及肝脏首过灭活效应。
  
  3 中医在调护中的优势
  
  3.1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上中医学认为膏粱厚味易生痰浊阻塞经络,且肥甘易生湿困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致食物中厚浊部分“壅遏脉中,脉道不适,气不往来”而致心痛。饮食不节或偏嗜,损伤脾胃,运化失健聚湿生痰,痰阻脉络,则气滞血瘀,胸阳失展而加重病情,应禁烟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多食水果、新鲜蔬菜,保持大肠通畅。多食山楂降血脂,活血化瘀。少食多餐,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胸痹的发作。中医还创造了不少食疗方,如人参莲子汤、人参百合苡米汤、小米人参大枣粥等,对本病治养结合很有帮助,可择而用之。
  
  3.2情志护理
  患病期间许多患者伴有抑郁等心理状况。这对疾病的治疗和病情控制极为不利。崔玉红等将3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应用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栓(凝),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等。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以干预患者抑郁症状。辨证分型有气滞血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枳壳,桔梗,甘草,桃仁,红花,赤芍药,川芎,香附,牛膝,生地黄,当归,肝郁脾虚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白芍药,香附,陈皮,当归,白术,牡丹皮,栀子。生石膏(先下),石菖蒲,天竺黄,川芎,肝肾阴虚(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山萸,丹皮,泽泻,山药,远志,五味子,百合,陈皮,甘草),肝郁痰结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白芍药,半夏,竹茹,黄连,甘草)等。治疗后,中药组治疗心绞痛及抑郁相关症状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在改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降低CRP,稳定易损斑块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的有独到之处,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外,在心脏外科治疗中,中医药在防治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同时在对冠心病病人饮食及情志调护等方面中医发挥着自身特色,中医的辨证施护全面,具人性化,受到病人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中药汤剂内服。这也为更多的病人提供了治疗机会。同时对提高治疗效果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传统药浴法、脐疗法、针灸治疗、雾化吸入疗法、透皮给药疗、鼻疗法等。冠心病是一种与多因素有关的,由复杂发病机制所致的疾病。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发挥着自身特色。发挥着其复方全面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治疗上从多途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综合调理,在纠正局部病理因素的同时,协调全身功能状态。同一处方可作用于冠心病的多个病理环节,在改善临床主症的同时,改善伴随症状。此外,在临床治疗中,合理地运用了辨证和辨病结合的理念,将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变化与中医辨证相融合。更体现了中医临床的优势。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医对一些病理生理的辨证分型仍缺乏统一的认识与标准,而且对各种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较少,应加强循证医学证据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些客观指标应用于临床,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此外,还应加强中医药在冠心病急危重症方面的作用和特色优势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简、便、效、廉,为广大患者所需要,对于有效的中医疗法,应该广泛收集、挖掘整理加以推广。
其他文献
ACCR是一种载流量大、低弧垂、重量轻、耐腐蚀的新型复合导线.通过世博会工程实例对ACCR的技术特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标明ACCR复合导线可以提供安全、快速且不影响环境的
指出智能电网中的自愈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介绍了智能电网自愈特征的实现条件和基础,自愈控制的实现需要进行参数的修改、选择或对开关设备操作。介绍了对IE
目的观察蚓激酶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均给予良好的血糖控制、足部制动、抗感染、改善足部微循环、抗凝降纤、营
总论rn1 概述rn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小儿以原发综合征及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对人类致病的结核杆菌主要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向我国实体经济蔓延和“远未见底”的情况下,强化资金管理,夯基础、保生存、求发展是企业集团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
笔者所在科室自1999年8月~2009年10月,共观察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9例,并将同期的脑出血患者51例和梗死面积小于20 cm2的脑梗死患者60例分别作为临床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IVF-ET失败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86例在IVF-ET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 检查结果发现86例患者中57例有镜下异常,阳性率达66.28%。原发性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异常为32例(61.54%),继发性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异常为25例(73.53%),病变发生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及宫腔粘连为常见。结论 IVF
摘要 目的:窄波UVB光疗法对银屑病是否有效。方法:39例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窄波UVB光疗法每周照射2次,起始剂量为0.5J/cm2,每次递增0.1J/cm2,共照射8次,总剂量为1.3J/cm2。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79.48%,接近国外报道的81.8%。结论:经临床证实,起始剂量的标准安全有效,尚未发现光毒反应。疗效的判定可能于患者的性别、皮肤的类型、皮疹的形态、照射剂量的选择有关。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老年性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 分析4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中老年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2年)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方法成立患者服务中心,对我院2009年1月~12月留有联系电话的所有出院患者(死亡患者除外)进行电话回访,将回访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