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锁骨下动静脉瘘超声表现2例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d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男,10岁.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行彩超检查:于左侧胸骨上及锁骨上窝长轴和短轴观测及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动脉瘘口回声(图1),该处血流速度3 m/s,并见两个五彩血流团(较大一个约8.5 mm×8.6 mm),团状回声内搏动性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锁骨下动脉水平段外侧亦可测及向下的瘘口,瘘口处可见五彩血流束.左锁骨下静脉与血流团相连通.超声提示:左锁骨下动静脉瘘.血管造影示左锁骨下动静脉瘘(图2).手术探查见左锁骨下与颈内静脉夹角处有团状、扩张性搏动的静脉网,数根细小交通支广泛存在于动、静脉之间,依次结扎细小瘘管,静脉团搏动消失.术后诊断:左锁骨下动静脉瘘。

其他文献
孤立性二尖瓣裂隙(ICMV)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了6例ICMV,现将ICMV的CDE图像特征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评价经直肠双平面超声在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 47例经活检证实的直肠癌患者应用双平面腔内探头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拟定手术方式,与实际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34例直肠癌获得正确诊断,符合率为 72.3%.7例中上段直肠癌均行保肛术,40例下段直肠癌中34例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一致,符合率为 85.0%.对于距肛缘 6 cm内的35例直肠癌,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的差
呼吸运动可以引起胸内压力变化,从而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健康人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参数的呼吸变化率个体差异很大,笔者推论这种现象与呼吸性胸内压变化幅度不同有关,本研究即是通过定量改变胸内压力,探讨健康成人胸内压与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参数的关系。
期刊
孕妇,24岁,既往体健.孕30周,第1胎.否认怀孕期间服药史,夫妻双方无家族性遗传病史.1个月前外院B超发现胎儿侧脑室增宽,左侧脑室宽 1.18 cm,右侧脑室宽 1.21 cm,余未见异常,来我院复查。
期刊
应变(strain)在物理学上指物体的相对形变.线性应变可用Lagrangian公式表示为S=△L/L0=(L-L0)/L0,S为应变,L0为初始长度,L为改变后的长度值,△L为长度的改变量.S为正值表示长轴方向的伸长或短轴方向的增厚,S为负值表示长轴方向的缩短或短轴方向的变薄。
期刊
目的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猪脂肪栓塞模型和全髋置换术中心腔内脂肪栓子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经猪颈内静脉依次缓慢注入 0.1~12.0 ml的同种脂肪液,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连续观察心腔内图像变化,记录脂肪栓塞的致死量.2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术中不同时期右心房脂肪栓子的表现并定量分析其平均灰阶值和超声强度.结果 ①在脂肪栓塞模型中,脂肪栓子表现为游动的点状强回声,可呈星点状
患者,女,41岁.因偶尔触及右下腹肿块于2006年4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平卧位时于右下腹可触及肿块,质硬,活动度好,听诊肠鸣音正常.超声表现:于右腹部可测及 7.6 cm×6.9 cm×4.1 cm低回声包块,内回声尚均匀,形态尚规整,彩色多普勒示周边可测及少量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测及动脉样频谱,最大流速19 cm/s, 阻力指数 0.63(图1)。
期刊
目的 研究平静呼吸对三尖瓣血流的影响及其规律,进而探讨呼吸对右心室充盈的影响,为验证呼吸影响心功能机制假说以及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右心室舒张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Sequoia 512彩色电脑声像仪,同步记录三尖瓣血流速度曲线、心电图和呼吸曲线.连续测量5个呼吸周期吸气相和呼气相血流速度及速度时间积分(VTI),取平均值.分别计算吸气相和呼气相三尖瓣舒张早期E波与舒张晚期A波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监测"缘对缘"技术治疗Barlow病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采用"缘对缘"术式治疗的14例Barlow病患者,利用超声对照观察术前、术中、术后二尖瓣反流量、瓣口面积、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心功能状态等相关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1周超声显示9例二尖瓣微量反流,5例轻度反流.左室流出道流速术前为(150.5±23.5)cm/s,术后1周为(121.0±26.4)cm/s
患者女,16岁.因月经间期出血半年,月经量增多、下腹痛、盆腔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肥胖,全身多毛,胸背部痤疮.实验室检查:血泌乳素5.20 ng/ml,睾酮1.97 ng/ml.经直肠超声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肌壁回声均匀,宫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