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生活的会计,生活处处皆数学,学好数学是人生的一大法宝。数学竞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环节,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数学竞赛的生存现状,其在教育界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寻求改进方案是必谈的话题,下文将进行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数学竞赛 生存现状 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17
改革开放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校的扩招,高中教育愈来愈受更多的人关注,很多人选择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在激烈的竞争中,奋斗拼搏。在这个大战场上,数学是几乎所有考生头疼的学科,然而,不能说难就逃避它,只有勇往直前,努力学好数学才是正确的做法。
学好数学,不止局限于数学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认真听讲、课下的题海战术、魔鬼训练,还有一个有效而又有挑战性的举措: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笔者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竞赛简要谈谈当前数学竞赛的现状,其存在的弊端以及有效提高数学竞赛质量的改进方案。
一、数学竞赛现状
1.发展历程。数学竞赛有着长远而悠久的历史,所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广,它的影响力也比较大。时至今天,数学竞赛的举办活动已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国家的数学竞赛存在并发展了半个世纪的时光,在无数知名学者、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数学竞赛在中国得以进行多次建设性的改革,其规模和效果不容小觑,在教育界,拥有了强大和难以超越的实力。我国有大大小小几十种数学竞赛,还有很多各个学校自己校内组织策划的小型比赛,通过这种比赛活动的举办和推广,无论是名列前茅的数学精英还是平时数学成绩中等甚至偏下的学生,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比赛中来。
调查发现,参加过数学竞赛的学生占到所有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是教育应该庆幸的。其中也有一些确实具有数学头脑和天赋的人才,经过层层比拼,最后拿到国家级的含金量较高的奖项。
目前情况下,在我国接触数学竞赛并有意愿想参加竞赛的人数越来越多。然而,数学竞赛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矛盾和弊端也随处可见。
2.存在的弊端。很多人对数学竞赛的认识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偏差,认为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是不务正业,没有搞清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认为数学竞赛与教材知识和考试题目相差甚远,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还有人盲目崇拜数学竞赛,单纯地认为“赢数学赢高考”,将数学竞赛的成功看作学生学习的成功。前者引起了家长们对数学及其他學科竞赛的强烈排斥,后者促成了家长们盲目鼓励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竞赛。
其实,很多学生未能真正衡量自身水平,不知道自己对课堂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不能将学习和知识重点准确把握,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就会潜移默化地感到吃力,无形中增添了很多压力,其考试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二、数学竞赛在教育中的作用
1.数学竞赛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发现人才。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数学竞赛的举办,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现数学精英并选拔人才。在选拔过后,通过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养,逐步打造出数学界的顶尖专业人士。
2.数学竞赛能更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就要让他们走进数学的海洋,亲自去感知数学学科的奥妙和乐趣。数学竞赛的开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重大探索,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更有条理地分析问题最后达到正确解决问题。数学竞赛也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全方位看问题的能力。
它其中蕴含的逻辑问题吸引学生无限想象和探索,在竞赛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满竞争和生机的比赛氛围,体验了紧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时间价值的紧迫性。
3.数学竞赛对新课标课程的改革起促进作用。数学竞赛是大家所公认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活动,换句话说,它也是数学界的一场教学实验,因此,它对中学数学改革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在数学竞赛的创办初衷和教育理念上,许多思想模式内容不断融入渗透在中学数学课程里。
另外,数学竞赛教育还特别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锻炼学生创造性的解题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丰富实际生活的能力,学会细心观察生活,适当进行减压或者自我释放的能力等。
三、数学竞赛改进措施方案
针对数学竞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学竞赛对数学学科的影响和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下面就所产生的问题和不足简要分析数学竞赛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那些爱数学、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然后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达到“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对于那些学习数学吃力,数学思维和逻辑稍落后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触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化被动为主动,化厌学为爱学。
2.教师辅导形式的改变。数学竞赛教育体系应与素质教育积极地融合,数学竞赛知识与理论的讲授应该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上有所突显与体现,更加注重对数学学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答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日常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材的作用,更好地挖掘课后练习的多样化内容的功能,指引学生在充分吸收教材知识的情况下参加竞赛练习。教师可以从以下着手: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学会一题多法、一题多变,在短时间内迅速解题的能力,掌握万变不离其宗的硬性方法。
3.转变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解数学竞赛的真正内涵。数学竞赛是在课堂内容掌握透彻的基础上,在各种问题的解答上做到游刃有余。
一些有数学敏感、数学天赋,在数学学科领域相对优秀的学生想要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专业性学科竞赛,它不是一次平时的小测验,但它也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面对形形色色的竞赛,学生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定位自己,避免盲从。努力做好学习的每一堂课,不要灰心,真正的成功是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累积来的。
综上所述,不管是数学竞赛还是新课程改革,都要做到:准确定位,深刻分析,综合把握时代的潮流趋势,勇于突破与创新,搞清主体与客体关系,在改革的路上保持清醒,不偏不倚,更好地平稳发展。
【关键词】数学竞赛 生存现状 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17
改革开放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校的扩招,高中教育愈来愈受更多的人关注,很多人选择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在激烈的竞争中,奋斗拼搏。在这个大战场上,数学是几乎所有考生头疼的学科,然而,不能说难就逃避它,只有勇往直前,努力学好数学才是正确的做法。
学好数学,不止局限于数学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认真听讲、课下的题海战术、魔鬼训练,还有一个有效而又有挑战性的举措: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笔者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竞赛简要谈谈当前数学竞赛的现状,其存在的弊端以及有效提高数学竞赛质量的改进方案。
一、数学竞赛现状
1.发展历程。数学竞赛有着长远而悠久的历史,所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广,它的影响力也比较大。时至今天,数学竞赛的举办活动已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国家的数学竞赛存在并发展了半个世纪的时光,在无数知名学者、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数学竞赛在中国得以进行多次建设性的改革,其规模和效果不容小觑,在教育界,拥有了强大和难以超越的实力。我国有大大小小几十种数学竞赛,还有很多各个学校自己校内组织策划的小型比赛,通过这种比赛活动的举办和推广,无论是名列前茅的数学精英还是平时数学成绩中等甚至偏下的学生,都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比赛中来。
调查发现,参加过数学竞赛的学生占到所有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是教育应该庆幸的。其中也有一些确实具有数学头脑和天赋的人才,经过层层比拼,最后拿到国家级的含金量较高的奖项。
目前情况下,在我国接触数学竞赛并有意愿想参加竞赛的人数越来越多。然而,数学竞赛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矛盾和弊端也随处可见。
2.存在的弊端。很多人对数学竞赛的认识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偏差,认为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是不务正业,没有搞清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认为数学竞赛与教材知识和考试题目相差甚远,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还有人盲目崇拜数学竞赛,单纯地认为“赢数学赢高考”,将数学竞赛的成功看作学生学习的成功。前者引起了家长们对数学及其他學科竞赛的强烈排斥,后者促成了家长们盲目鼓励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竞赛。
其实,很多学生未能真正衡量自身水平,不知道自己对课堂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不能将学习和知识重点准确把握,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就会潜移默化地感到吃力,无形中增添了很多压力,其考试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二、数学竞赛在教育中的作用
1.数学竞赛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发现人才。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数学竞赛的举办,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现数学精英并选拔人才。在选拔过后,通过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养,逐步打造出数学界的顶尖专业人士。
2.数学竞赛能更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就要让他们走进数学的海洋,亲自去感知数学学科的奥妙和乐趣。数学竞赛的开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重大探索,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更有条理地分析问题最后达到正确解决问题。数学竞赛也会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全方位看问题的能力。
它其中蕴含的逻辑问题吸引学生无限想象和探索,在竞赛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满竞争和生机的比赛氛围,体验了紧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时间价值的紧迫性。
3.数学竞赛对新课标课程的改革起促进作用。数学竞赛是大家所公认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活动,换句话说,它也是数学界的一场教学实验,因此,它对中学数学改革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在数学竞赛的创办初衷和教育理念上,许多思想模式内容不断融入渗透在中学数学课程里。
另外,数学竞赛教育还特别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锻炼学生创造性的解题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丰富实际生活的能力,学会细心观察生活,适当进行减压或者自我释放的能力等。
三、数学竞赛改进措施方案
针对数学竞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学竞赛对数学学科的影响和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下面就所产生的问题和不足简要分析数学竞赛的改进措施和方案。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那些爱数学、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然后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达到“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对于那些学习数学吃力,数学思维和逻辑稍落后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触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化被动为主动,化厌学为爱学。
2.教师辅导形式的改变。数学竞赛教育体系应与素质教育积极地融合,数学竞赛知识与理论的讲授应该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上有所突显与体现,更加注重对数学学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答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日常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材的作用,更好地挖掘课后练习的多样化内容的功能,指引学生在充分吸收教材知识的情况下参加竞赛练习。教师可以从以下着手: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学会一题多法、一题多变,在短时间内迅速解题的能力,掌握万变不离其宗的硬性方法。
3.转变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解数学竞赛的真正内涵。数学竞赛是在课堂内容掌握透彻的基础上,在各种问题的解答上做到游刃有余。
一些有数学敏感、数学天赋,在数学学科领域相对优秀的学生想要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专业性学科竞赛,它不是一次平时的小测验,但它也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面对形形色色的竞赛,学生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定位自己,避免盲从。努力做好学习的每一堂课,不要灰心,真正的成功是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累积来的。
综上所述,不管是数学竞赛还是新课程改革,都要做到:准确定位,深刻分析,综合把握时代的潮流趋势,勇于突破与创新,搞清主体与客体关系,在改革的路上保持清醒,不偏不倚,更好地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