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猝死机制及大规模预防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近年来运动性猝死日渐引起人们重视,甚至引起部分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恐慌。本文对运动性猝死大规模筛查的机制及可行性进行研究,以增加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认识、研究其大规模诊断的可行性。
  关键词 运动 猝死 大规模 诊断 可行性
  一、运动性猝死的定义
  一般认为,猝死的定义有三个基本要点:1.自发过程;2.意外发生;3.进展迅速。对猝死发生的时间范围国内外尚未达成一致,研究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有30秒钟、几分钟、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几种划分方法[1]。192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给猝死下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二、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可能机制
  运动性猝死多是由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与超负荷运动两方面引起的。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急剧增加,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管痉挛,此时心肌严重缺氧缺血,而心肌缺血若超过30min,就有可能发生坏死,从而心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因运动引起的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都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2]。运动后血压的下降、回心血量的减少也是造成中老年运动性猝死者心律失常的一个因素[3]。
  三、运动性猝死的大规模筛查的可行性评价
  在2007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我国有3.4亿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4];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但是由于此疾病缺乏明显的临床征兆,往往是以晕厥和猝死作为首发的临床症状。而常用的体格检查和物理检查甚至包括一些精细的实验室检查很难诊断出致病因素。面对如此庞大的体育锻炼人群,不能确定谁可能有引发运动性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所以面对这个庞大的体育锻炼群体,如何在运动性猝死發生前,诊断出其存在的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是重中之重。下面从国内外的一些诊断方法来论述一下运动性猝死的大规模准确诊断存在的缺点和要克服的困难。
  第一,造成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心血管或脑存在缺陷;二是参加剧烈运动。后者可以通过对运动负荷设定进行控制,预防难度相对较小;对于前者,首先,在医学上已有方法和仪器能检查出来,如12导联的心电图、心动图、基因检测等都可以应用于猝死的检测。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虽然60%可导致运动员猝死的疾病存在可识别的心电图改变,但12导联心电图在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上不是很敏感;超生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手段备受推荐,但是基于经济考虑,不能大规模应用;基因测试已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基因型、表型和猝死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解决,加上其突变位点很多,也不能大规模应用[5]。
  第二,心电图U波倒置可以反映出冠脉缺血、心室肥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这些疾病[6],这些都是引起运动性猝死的原因。U波倒置可以在心电图上检测出来,非专业人士稍加培训也可以进行操作检查,其可以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准确性难以判断。
  第三,前驱症状是运动性猝死的必然过程,前驱症状表现为痛疼感和倦怠感,可分为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7]。但是前驱症状,如气喘、胸闷、心悸很多表现和运动极点出现时表现的征状相似,客观表现也与运动者心里紧张时的表现相似,可以大规模应用,但是准确性难以判断。
  最后,Xavier Jouven博士及其同事发现运动与恢复期间存在的心率异常更有可能发生猝死:在23年间对5713名无症状男性劳动者进行测试,81名男性猝死;可增加心肌梗死所致猝死风险的因素为静态心率超过75次/分钟、运动期间的心率增加低于89次/分钟、停止运动后的心率下降少于25次/分钟[8]。这是一个较准确的预测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群体与学生中,有较高的可行性。
  四、研究展望
  目前对大规模的参与体育锻炼人群,没有一种较为简单、准确、可行的方法或仪器设备来对运动性猝死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诊断、评估。将来对运动性猝死的研究,可能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估系统、方法、仪器的研究等方面。这不仅能够降低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恐惧心理,更能有效地诊断运动性猝死的风险,增加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降低运动猝死的发生率,挽救人们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唐培.运动与猝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1):31.
  [2] 潘志军.运动性猝死的研究进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1):89.
  [3] 刘卫华,林建棣,李震.关于运动性猝死的研究及其预防[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22(1):81-84.
  [4] 李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深远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6.
  [5] 张继政,孙飙,吕远远.运动性猝死预防及筛查策略[J].中国体育科技.2008.5(44):105.
  [6] 苏艳红,张青,齐鸷.展望U波倒置在预防运动猝死中的价值[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76-77.
  [7] 王祥.前驱症状:预防运动性猝死关键[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32.
  [8] 相洪琴编译.运动与恢复期间心率的特征可预示猝死风险[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6.26:34.
其他文献
中国文学的四大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四大名著在日本的接受范围也相当广泛.四大名著的故事通过日本各个领域人士的再创作
凯文·杜兰特(Kevin Durant),1988年9月29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istrict of Columbia),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效力于NBA金州勇士队.rn凯文·
期刊
佛手画法rn用大约六分浓的墨,用中锋画出佛手的形状,笔不要湿,把佛手画成一组画面就不会单调.用干笔稍微皴一下以表现佛手表面的粗糙.先用藤黄加赭石涂暗部,再用藤黄平涂.
期刊
2018-19赛季NBA常规赛将在10月中旬正式打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带大家每天认识一支球队,并对其新赛季前景做出预测.30支球队的排序依照上赛季常规赛战绩的倒序,今天我们来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獻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2  摘 要 单杠教学是体育系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及体育系的发展。为此,本文以某体育系学生为例,重点探讨了单杠课程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一些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旨在提高单杠教学的效率,以供借鉴。  关键词 单杠教学 心理障碍 产生原因 方法  一、引言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践,通过体育教学课课上指导与课下辅导相结合的形式,教授学生运动疲劳恢复的知识和技能。从整理运动、运动按摩、温水浴、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营养、充足睡眠等方面,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更快、更有效的从运动疲劳中恢复过来,精力旺盛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是国际知名的汉学研究者,国外对其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国内长久以来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对国内不同时期的普实克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研究侧重点进行分
说起张大千,恐怕是家喻户晓.张大千精通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一生作画超过三万幅,不论是仿古石涛、临摹壁画,还是泼墨泼彩,他在每个创作阶段都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精品.被
期刊
今年是祝嘉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余于33年前投祝老门下,聆听教诲亦有十年.每每读其著作,观赏其书法,思绪涌动,兹忆点滴.
期刊
画家黄少强(1901—1942),名宜仕,号止翁,广东南海人,以其新人物画为人称道.作为高奇峰的门人,他与何漆园、赵少昂等人并称“天风六子”,被视为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人物.他一生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