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外二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几朵白云,在山顶
  允许一溪流水,不疾不缓
  或东或西。
  劈松木柴,煮白石和清茶
  在篱笆墙下,栽几行芸豆
  让南瓜藤,慢慢地爬上爬下。
  像一株松树,或者杉木,有好性子
  永远很慢,时光的年轮
  一年才走完一小圈。
  偶尔的时候,看见松针簌簌地落下
  想起去年曾接到山外那个人的来信
  想想,算了,还是不回了吧。
  木门
  门是木门。松木,或者杂木
  木纹清晰,不涂油漆,没有铁锈味
  一遍遍,刷愈来愈旧的老光阴。
  开门和关门,只是一个动作
  大多的时候,只须虚掩,或者
  某种场景的虚拟。
  关门,有时只想表示,不想见那个人
  实际上,木门总是喜爱敞开的
  因为门外,风月无边,风景无限。
  白石亭
  明前茶早就烹好了,黄精芙蓉糕也已备下
  松風和鹤影,是无须准备的
  一株老枫,在亭中早已布好一局尘世的残局
  佝偻着腰,站在一旁,等着你来
  看客等候多时,譬如涧中的白石,譬如居高临下的那只
  松鼠
  它们一个个都等累了,或站,或卧,或在枝头抱着一颗松
  果打盹
  这局棋,解或者不解,其实并不重要
  结局只有一个:死棋,无解
  山顶的白云知道,桥下的流水知道
  山外的人,不知道。
其他文献
张贵球,男,生于1965年10月4日,湖北省黄梅县黄梅镇人,1986年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1986年6月——1999年4月在黄梅县第一高级中学工作,先后担任综合教研组组长、团委书记兼政教处主任、副校长等职务。1999年4月至今任黄梅县第五高级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先后在《中学历史教学》、《湖北大学学报》、《中学历史报》、《湖北教育》等省级刊物上发表十多篇教研论文。1996年被黄梅县授予“十大杰出青
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写就作文,已非易事;若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似乎更难。为此,一些考生叫苦不迭,每次考完试后,总觉得作文写得不理想。不是选材不好、立意不新、布局谋篇不合理就是标题不够醒目等等。那么在考场上能否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呢?我认为,只要把握住六个“一”就完全可以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一、找一个最佳的视点    文贵新深,所谓选择最佳视点也就是发现他人所未发现、写他人所未
选上了,打雷也去我今年20岁,2000年12月出生,“00后”,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机电工程学部17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班读大三。  我的寒假实习刚开始一星期,就看到武汉新冠疫情向恶劣方向发展,直到宣布封城。我立即暂停实习,就近到武汉附近鄂州市的外婆家,和外婆、母亲一起过了春节。  1月26日大年初二,我实习的公司突然发通知:选拔36名水电工组成志愿战队,两天后赶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工地增援,有
仙海的两棵树  天龙山顶上的两棵古柏 你站在这里干什么  我不知道这里过去如何荒凉,但我明白  你在无数次的狂风暴雨中形成自己的躯骨  独自啜饮着生命的呼吸和你根上的故乡  我真的想 你的前世就是一对难舍难分的恋人  有着一段伤心的泪被风吹走 变成烟雨  此刻我站在你的面前 用悲苦把甜蜜唤醒  你见证过月亮在水面上升起 傾洒着忧郁与喜悦  激情的浅丘里 你的孤独成了一种信仰  把我深深地诱惑 大地
在路上  感觉到累,途中坐下歇脚  一块状似表盘的石板  我坐在午后三点的位置  望着远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的地隐藏在尽头  时间尚早,也是午后三点的样子  不久,出现一位年轻人  安静地靠近,像个四蹄小动物  他坐在九点上,我扭头看他,没说话  早春,万物从寒冬里逃出来  仿佛太阳也躲过一劫  适度的放松,让人倦怠  两个不相干的人,有无话可说的好  背对着背,靠近,挨在一起  十分美妙,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艺术的创造是如此,艺术的欣赏也是如此。《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据考证,应是她丧夫后不久而作,词情凄苦,意境悲凉,结构精巧,艺术臻熟。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欣赏这些呢?只有走进她的生活,走进她的心灵世界。  首先,了解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她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和兄长一起研习诗文。在一次庙会上,她智解谜语,和赵明诚一见钟情,两家门当户对,喜结良
長号在吹响。暖红跳动  淡绿缤纷。冲破  茫茫死寂,把重生之梦  从冷酷的深渊,解救出来  五彩的愿景,涂满心灵  千万只纸鸢迎风飞起  悠长的哨音,吹响  一阕新韵,曲折而灵动  奔跑吧。山川起伏的  弧线,弹开锈蚀的日月  把寄生的晦暗和阴冷  一点一点,悄悄掸尽  旌旗动,笙歌起  岁月敞亮的圣殿之上  钟声浩荡,福音绵长  正把人间春色,深情传颂
——灰色的  苍茫的,悲怆的,巨大的瞳孔  更深处。在雪的拂拭中  我们交换沉默  交换弯曲的河水  与体内倾泻的白银  我们对峙  在一粒盐中反复练习打坐  拒绝结晶,拒绝消融  但,这一切毫无意义  一如我们爱过,又忘记  戀曲  总有唱不完的情歌穿墙而入  这小小的虚弱的城堡  曾让我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忧伤和甜美,是眼前这只黄蝴蝶  穿着的同一件羽衣  它经过我,飞旋  然后,消失  这
记得去年夏天,我去湘西北一个朋友的山庄避暑,同行的是年届古稀的小说家水运宪。老作家精神矍铄,带着他八九岁的小外孙。小家伙活泼机灵,十分讨人喜欢。朋友兴致勃勃,在前引路,陪我们游览山庄各处。上午的阳光开始热烈,我们拣树荫处缓缓而行、谈笑风生。忽然,那小家伙爆发出一阵尖利的叫声,紧接着是清脆的大哭。原来,一只黄蜂袭击了他。我们带动的树枝,惊动了树丛里一个黄蜂窝。小孩子躲进他外公的怀里,手臂和小脸上留下
绘制三角洲地图  数月来,我们一直沿河而下  直到它分成密集的航道,  岸突然迫近,绿褐色的污点  伴着少数渔民在细流间  静默然后消失。起初它让人  迷失方向。我们喝醉了当地的葡萄酒  不习惯游逛和等待。  没有路标和指示牌,我们都迷路了。  随后一条新航道开通,一条  很像我们的船出现并迅速开过来。  然后是另一条。船头船尾处处  都是船和水,输送  更多的水。在潮湿的空气里  我们无处不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