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过渡"与"过渡时期"

来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和列宁都有关于过渡和过渡时期的提法,但他们所指的情况与中国革命进程出现的情况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建国初期的过渡应该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时间为1953—1956年,而工业化的过渡期为1953—1980年。 Both Marx and Lenin have a reference to transition and transition, but what they refer to is not the same as the 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refor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transition from new democracy to socialism The time was 1953-1956, whil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eriod was 1953-1980.
其他文献
本文列举了我国古代选士制度在维护统治、维护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全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又由当前干部选拔体制上的改革受到启示,指出我省党外干部选拔制度上存在的
利益观是一个政党、组织或个人关于利益问题认识、态度、情感的根本观点 ,它决定着人们如何按照利益观的要求去获取利益、分配利益。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关乎人心向背 ,关乎党的
“两个必然”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有消失,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所以必须全
王纪人从历时性着眼,从发展和解决文论的现代性出发,指出文学-文化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于文学是文化中的意义载体,是对世界的阐述的再阐述、解释的再解释;杨文虎认为文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在这一过程中,陈云同志所作出的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是全党公认的。本文仅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形成最伟大成果就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江泽民同志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论述,是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关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求实论,实践论,生产力中心论,人民利益论,文化导 向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
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认识的升华.党的纲领具有多样性,相对于路线式纲领,社会制度目标性纲领是最高
从会计信息天然“失真”的理论基础出发,客观地分析了会计信息天然“失真”的主要原因,并对天然“失 真”这一命题在理论和实战上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Based on the na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