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口血流充盈类型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判断的价值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临床随访中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慢性心衰患者9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8.8±7.9)月.随访期间14例死于心衰,12例接受心脏移植,5例猝死,2例死于心肌梗死.依限制性充盈指数(restrictive filling index, RFI) 对患者进行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充盈的分组.结果限制性充盈组的心功能更差,心源性致死发生率高.根据Kaplan-Meier方法,则RFI≥1的限制性充盈组和RFI<1的非限制性充盈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 52% 对 94% 和 28% 对9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Cox多变量模型最终的模型选择RFI为最有效的对慢性心衰发生心源性致死的预后判定的指标(χ2=8.801 7; P=0.003 0).结论由多普勒参数导出的限制性充盈指数RFI被证实为简单、无创和有效的预测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致死的判断指标.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与外科领域的探索是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Cox基于多发折返学说率先开展了外科迷宫手术(surgical maze procedure)。最初的迷宫Ⅰ型及Ⅱ型手术虽可以使高达90%以上的病人恢复窦性心律,但术式复杂、并发症较多。后来,Cox对术式进行了简化,最终发展成迷宫Ⅲ型手术。
由香港中文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香港2004国际心力衰竭研讨会于2004年2月21~22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名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参加了该次大会.会上重点讨论了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并介绍了各地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