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慢性颌下腺炎是摘除颌下腺的常见适应证.口外入路摘除颌下腺仅适用于导管远端结石,此手术方法可有残余导管炎、残余囊肿及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本文介绍一种摘除颌下腺的新的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颌下腺炎是摘除颌下腺的常见适应证.口外入路摘除颌下腺仅适用于导管远端结石,此手术方法可有残余导管炎、残余囊肿及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本文介绍一种摘除颌下腺的新的手术入路.rn材料和方法选择31例经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的患者,包括伴有涎石的慢性颌下腺炎22例,不伴涎石的慢性颌下腺炎5例,伴舌下腺囊肿者1例和3例良性多形性腺瘤.rn从颌下腺导管开口向后至磨牙后区切开一侧口底粘膜,分离导管并保护舌神经,完整摘除舌下腺.在导管开口处结扎剪断颌下腺导管,顺导管分离至颌下腺,牵开舌和口底组织,鉴别并牵开下颌舌骨肌暴露颌下腺,钝分离腺体的前面和上面,助手在颌下将腺体向上托便于更好地暴露,用组织钳夹住颌下腺将其解剖分离,游离并结扎面动脉及通向腺体的动脉分支,摘除腺体后,缝合粘膜并放置引流条,于术后1 d抽除.rn结果和讨论手术时间较传统术式缩短,平均约1 h.术后早期不适包括部分舌麻木(81%),中度舌运动受限(68%),味觉改变(3%),另外术后血肿、脓肿、腺体残留各一例,但所有患者均未查见客观体征.术后早期均有舌神经受累的并发症,但无舌下神经和面神经下颌缘支受损表现,并于术后平均1月内舌神经症状均自然痊愈,所有患者均避免遗留面部瘢痕.rn以往文献中除Downton报道经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外,其余均为颌下入路.但Downton的方法是在舌侧牙颈部做切口,剥离下颌舌骨肌的附着,当手术困难时,有时需要在颌下做小切口.本手术方法采用沿颌下腺导管在口底做切口,不剥离下颌舌骨肌附着.摘除舌下腺而不会残留腺体,此方法的最大优点是避免手术瘢痕和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或舌下神经,术后恢复较快,6日内可出院.rn[董素阁摘 李龙江校]
其他文献
颅底分为若干区,摘除颅底中线部肿瘤的手术入路特别困难.本文报告采用改良的Le FortⅠ型并中线骨切开术,将上颌骨分为左右两段的手术经验.rn本组包括9例患者,年龄15~53岁,平均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睡过
术后伤口感染是头颈手术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伤口污染的程度是发生术后感染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清洁伤口而言,普遍认为伤口感染率很低,术后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是污
化疗主要是为了杀灭进入血液循环的癌细胞,以减少转移或防止术后肿瘤复发,其中静脉注射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推注、静脉滴注[1].化疗药物特别是含有发疱剂类的药物必须通过深静脉输入,但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观念问题不选择深静脉输液,但当使用外周静脉时,因外周静脉较细、静脉瓣多等原因,即使药物未外渗至血管外,也会因药物浓度过大或其他原因而不可避免地发生血管疼痛、硬化、局部发黑等静脉炎症状,加之药物若渗漏至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及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手术治疗患者247例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气单胞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2001至2010年我院31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气单胞菌性腹膜炎患者(观察组)与同期62例肝硬化并发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对照组)根据年龄、性别分布进行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对观察组分离的气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1例观察组患者中,29例(93.5%)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2例(6.5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口服阿司匹林对微创经皮肾镜手术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共收集84例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住院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结石直径或多发结石直径之和<3
中国加入WTO,博物馆发展走向全球化,使现代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技术,具有投入小、更新快、使用便捷等优点,对于更好地表现
目的 探讨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应用输液器与冲洗器行膀胱冲洗出现尿潴留、脱管、漏液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将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行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膀胱冲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膀胱冲洗器冲洗法,观察组给予输液器膀胱冲洗法,比较两组冲洗后的冲洗效果.结果 观察组冲洗后6例出现留置导尿管期间尿潴留,7例脱管,3例漏液,1例针刺伤;而对照组有1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