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西瓜蔓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市西瓜常年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分春季棚栽和夏季露地栽培2种栽培模式。近年来随着棚栽、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种植模式的推广,西瓜蔓枯病在郑州市上升为西瓜重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重发年份如2003年病棚率在90%以上,病株率在50%以上,给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西瓜生产。为此,笔者近几年对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发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引起叶、枝蔓萎蔫、枯死或果实腐烂,嫁接口和茎蔓发病较为常见。
  
  1.1 幼苗期
  1.1.1 嫁接前 子叶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青灰色或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进而扩展至整片子叶枯死:幼茎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迅速向上下蔓延,后病斑绕茎1周,引起下胚轴组织充水,造成幼苗枯萎死亡。
  1.1.2 嫁接后 在嫁接口处呈现不规则形状暗褐色病斑,病斑呈水浸状,缢缩,流出琥珀色胶状液(俗称流黄水),向下蔓延至茎基部致幼苗枯死。
  
  1.2 成株期
  1.2.1 嫁接口发病 一般嫁接口发病初为淡黄色水渍状,后出现灰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2~3cm,其上密生小黑粒点及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后表皮纵裂;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同时,病部以上茎蔓逐渐萎蔫,极容易误诊为枯萎病,纵剖病茎,维管束仍为绿色,不变褐,较枯萎病枯死率低。
  1.2.2 茎节部发病 多在中下部茎节与叶柄交界处。呈淡褐色油渍状病斑,向茎节上下扩展,长度3~8mm,后干缩致茎蔓萎蔫。潮湿时病斑软化变黑,病斑外延呈淡褐色,散生小黑点。病健交界处有较宽黑褐色带状斑:高湿时长出白色霉,病部腐烂易折断。
  1.2.3 叶片发病 由叶缘向内产生半圆形或“V”字形病斑。干燥天气病斑产生轮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病斑易干枯破碎:高湿条件下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中心淡褐色,边缘深褐色,轮纹不明显或无,病斑扩展迅速,可遍及全叶,最后叶片变黑枯死。
  1.2.4 叶柄发病
  多在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开始发病,向叶柄基部扩展蔓延,呈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健交界不明显,后软化、缢缩变黑,致使叶柄连叶片干枯。
  1.2.5 果实发病 初呈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展为暗褐色圆形凹陷斑。表面开裂。其上密生小黑点,果实内部木栓化干腐呈星状开裂。
  1.2.6 卷须发病 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
  
  2 发病特点
  
  2.1 不同栽培模式均有发病
  郑州市西瓜栽培分春季棚栽和夏季露地栽培2种,春季又分大棚温室和小拱棚2种模式。一是大棚温室栽培,在元月以火炕或地暖线嫁接育苗,2月下旬至3月初定植,采用温室、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或温室加地膜覆盖模式,苗期为蔓枯病发病高峰期。二是小拱棚栽培,于2月中下旬用火炕或地暖线嫁接育苗,4月初定植,采用小拱棚加地膜栽培模式。坐果期为发病高峰期。三是夏季露地栽培,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果实膨大期为发病高峰期。
  
  2.2 高温高温有利于发病
  该病病菌侵染危害的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4~28℃。但在20~30℃范围内,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病菌发育适宜相对湿度为80%92%,棚内湿度及露地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是此病发生的主导因素。苗床温度高、湿度大,幼苗易发病。西瓜温室嫁接育苗及保护地栽培病害发生早、危害重。大棚和小拱棚内移栽的西瓜,一般于2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在8~15℃、适温27℃左右、湿度90%以上时,病害即可发生。露地大田一般6月下旬开始零星发病,7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早熟西瓜很少发病,中、晚熟西瓜发病较重。
  
  2.3 连作田发病重
  该病是一种可积累流行的土传、种传病害,连作田发病较重。中牟县大部分种植区域均为老种植区,与西瓜新种植区相比,发病较重。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 选用抗病品种及砧木 目前尚缺乏对蔓枯病高抗或免疫品种。但品种间的抗性有差异,其中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京欣系列、郑抗8号、聚宝1号、丰抗8号、丰乐1号、西农8号等。大棚温室栽培应选用耐低温、耐弱光、耐湿的早熟品种,如京欣系列等。小拱棚栽培以抗性强的中早熟品种为主,可选用郑抗系列等:露地地膜栽培应种植高产品种,如黑蜜5号、8号,D20,菠萝蜜等;嫁接育苗要选好葫芦品种,避免使用陈种子而造成砧木长势弱,易发病。
  3.1.2 轮作 与禾本科等大田作物或非瓜类蔬菜作物实行3~5年轮作可减轻蔓枯病的发生。
  3.1.3 配好营养土 用田土和腐熟有机肥料配制营养土,不用菜园土或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尤其是老种植区采用未种植过西瓜新土作为营养土。田土和充分腐熟厩肥或堆肥体积比例为3:2或2:1:若用腐熟鸡粪或人粪干或饼肥,则可按5:1混合。
  3.1.4 施足基肥,科学追肥 以饼肥、优质复合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平衡配方施肥,勿偏施氮肥。结合整地。一般肥力条件土壤667m2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4000~5000kg,氮肥(N)6kg,磷肥(P2O5)3kg,钾肥(K2O)7.3k,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肥料要与土壤混匀,深翻入土。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随浇缓苗水施入速效氮肥2~3kg即可。结瓜期适当追肥,膨瓜结束后,要定期喷施叶面肥,防止脱肥早衰。
  3.1.5 降低湿度,控制田间小环境 高温高湿、种植过密的棚(田)易发病,因此应选取地势高、排水好、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实行高畦栽培,定植时要覆盖地膜,减少湿度,科学用水,严防大水漫灌。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及时修剪植株,定植密度适宜,严防过度密植造成田间通风透光差,并及时整枝、打杈、压瓜,防止瓜秧疯长,保证通风透光良好。
  3.1.6 清洁田园,减少病 原植株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植株残体及杂草,并集中深埋销毁,从而减少田间及越冬病原菌数量。
  
  3.2 物理防治
  阳光暴晒和高温消毒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暴晒,每隔2h(小时)翻动1次,暴晒2~3d后,将晒好的种子放人容器中,加入55~60℃水,搅拌5s(秒),然后加入凉水降至50~60℃。
  
  3.3 生物防治
  木霉属真菌(Trichodema harzianum)产生的木霉菌素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生物制剂可用于防治蔓枯病。
  
  3.4 化学防治
  3.4.1 种子处理 可用2.5%咯菌腈悬浮剂种衣剂 8mL对水100mL,加入1kg种子搅拌均匀,晾干后播种,对蔓枯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西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且种子发芽后安全。
  3.4.2 苗床处理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加细土200kg制成药土撒入苗床进行土壤处理,可预防蔓枯病。
  3.4.3 移栽苗处理 可在移栽前3~5d用2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3500倍液带药移栽,可减轻大田前期蔓枯病危害。
  3.4.4 灌根 苗期四叶龄前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100~2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300mL。
  3.4.5 涂茎 植株茎部发病,可选用2.5%咯菌腈悬浮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等药剂防治。先刮去腐烂组织,任选上述1种农药适量加水(50倍)调成糊状,用毛笔粘药涂抹病部,防治效果在90%以上,持效期10~15。
  3.4.6 喷雾 发病前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00~4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轻病田1次即可,重病田间隔5~7d喷1次,连喷2~3次。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协会.中国西瓜甜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陈倩,毕扬.西瓜蔓枯病及其防治[J].中国蔬菜,2007(1):56-57.
  [3]张春辉,郝兴顺,刘铸德,等.西瓜蔓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2008(3):33.
  [4]郭慧卿.嫁接西瓜蔓枯病发病较重的原因及控制措施[M]//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18—320.
  [5]袁培祥.西瓜蔓枯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07(12):11.
  [6]陈熙,楼兵干.西瓜枯萎病研究[J].中国蔬菜,199I(1):1—3
  [7]王磊,刘宏谋,李军岭,等.中牟县保护地西瓜蔓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5(4):19—20.
  [8]刘新宇.西瓜蔓枯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J].吉林蔬菜,2007(3):92.
其他文献
“一亩园十亩田”是人们多年来对蔬菜生产的精辟概括,一是它指出了蔬菜生产的用工、用物投入量大,二是显示了蔬菜与大田作物之问的比较效益高。   精耕细作是中国农民种菜的传统习惯。埂成线、畦成方、荣成垄,小毛驴拉着水车转圈圈。潺潺的细流注入田间滋润着菜苗生长。如果你登高远望形似一幅镌刻在大地的美丽画卷。这样的场景在我国沿袭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40-50年代,它仍然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即使如此的收入和精细
摘要:对4个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矮蔓与矮蔓西葫芦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茎、叶、果干物质含量分别为:9%、6%、12%、5%;全生育期群体生长率(crop growth rate,CGR)半矮蔓品种平均为17.2g/(m2·d),而矮蔓品种为12.5g/(m2·d),半矮蔓品种是矮蔓品种的1-38倍;苗期、结果初期、结果中期、结果后期的当前干
全国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与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8-12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承办,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协
西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旦某种元素缺乏或过剩,就会通过植株外部形态表现出相应症状。近几年,赴外省市种植的浙江瓜农不谙当地土壤条件,生产过程中采用常规施肥方法,从而发生了西瓜营养失调症。由于一些营养失调症状相类似或与病害类似,瓜农有时难以区分,不能及时补救,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笔者现根据试验研究情况。将西瓜较为常见的几种营养失调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总结出来,供生产者参考。    1 氦失调    1.
近几年大连地区保护地栽培面积越来越大,相应的栽培技术也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而逐步改进,已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良种良法栽培模式。笔者从试验与观察中总结了一套1年3茬马铃薯一无籽小西瓜一西芹高效栽培技术,采用此技术能充分利用保护地资源,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 品种选择与栽种时间    马铃薯:1-4月栽种,品种可选早大白,生育期60d,属极早熟品种,上市早。无籽小西瓜:4-9月栽种,品种是先
黄玫瑰无籽1号是以黄皇为母本、宿5选YY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小果型三倍体西瓜新品种。中熟,果实发育期30-33d。生长势中等。单果质量2~3kg,温室嫁接栽培667m^2产量3500kg左右。果实
根据德国法律.任何农民都必须参加专门的农业培训.持证之后才能上岗。在一次上大廛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安的同学。他抱怨.宏观经济课程真没意思,我很好奇地问:“既然对经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位于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到2009年末,赤峰市设施农业建设面积已达3.7万hm2。2007年以来,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cxii20082130106),在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截至目前,日光温室薄皮甜瓜1种2收栽培技术累计应用面积已逾660hm2。据笔者
津蜜8号是以4N-5为母本,SS-3染色体易位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05d.果实发育期35d左右。果实短椭圆形,果皮深草绿色,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无
摘要:博帅系湖南博达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9048为母本、M-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小果型黄瓤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90d左右,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约需27d。植株生长势中强,抗病抗逆性。果实短椭圆形,果形指数1.2。果皮浅绿底覆绿色齿条带,厚度0.9 cm,硬韧,耐贮运。瓤色鲜黄,质脆爽口,纤维少,无籽性能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13%,边部9%~9.5%。单果质量4kg左右,667g2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