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类胡萝卜素源对中华绒螯蟹体色改善效果的比较研究

来源 :动物营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类胡萝卜素源对中华绒螯蟹体色的改善效果,以期为其品质优化提供参考。配制4种试验饲料,分别为对照饲料及添加2.00%螺旋藻(Spirulina)、0.55%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15%苜蓿粉的饲料,饲料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6.0、67.2、67.6、49.5 mg/kg。选用初重为(8.9±0.3)g的中华绒螯蟹240只,随机分入16只水族箱,每箱15只。每种饲料投喂4箱蟹,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饲养试验结束时,各组中华绒螯蟹的终末体重、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组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和肝胰腺中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均依次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苜蓿粉组头胸甲和肝胰腺中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螺旋藻组(P<0.05)。由此得出,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苜蓿粉均具有改善中华绒螯蟹体色的作用,且以苜蓿粉的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继2007年美国发生的宠物“毒粮”事件后,2008年的婴幼儿“毒奶粉”事件以及鸡蛋中三聚氰胺(melamine,MEL)含量超标事件相继爆发,MEL成为了饲料与食品安全问题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近
[本刊讯]由北京大学俞大鹏院士领导的“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研究团队在具有防水和自修复功能的聚合物骨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2016,7:1-9上。  由于具有高吸收系数、平衡的电子空穴迁移率、可调控的带隙、极高的量子发光效率和较大的缺陷容忍度等一系列特点,使得平面异质结有机-无极杂化钙钛矿型(CH3NH3PbI3)太阳
通常说的“植物人”也就是植物状态,始终吸引着普通人以及生命科学家的关注。用科学手段能否探明植物人真实存留的意识状态,不仅对科学破解意识之谜是个检验,亦有很大临床价值。本文讨论了寻求其中答案的途径。  人类历史几千年,心智(mind)问题一直是哲学思辨的话题。到20世纪后期,哲学中有关心智的探讨领域和研究心智的认知心理学结合,其后再和研究脑的神经科学结合,产生了新的生物学的心智科学。这门新科学遵循的
达尔文进化论是我们用科学思维去系统理解生物进化之谜的起点。不过,学习和研究进化论的人常常要面对两大疑问:一是达尔文进化论正确吗?二是达尔文进化论过时了吗?
生物制造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药品、能源和材料的一种新型工业模式,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正丁醇作为大宗化工原料或下一代生物燃料,是重要的工业生物制造的产品之一。  现代工业体系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基础之上的。化石资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不可再生,而且大规模使用化石资源还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现代生物技术的崛起,
[本刊讯]2015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到全面探索阶段。12月24日,“悟空”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经过2个月的在轨测试和标定后,“悟空”将进入在轨运行阶段,开始为期2年的巡天观测和1年的定向观测。“悟空”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研制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王迪教授等人综合运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动物疾病模型等开展研究,发现胆酸可以抑制NLRP3炎性小体,从而减缓脓毒症、腹膜炎和二型糖尿病的症状表
本试验旨在确定1~3周龄黑羽公番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采用3&#215;3双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代谢能水平(11.72、12.14、12.55 MJ/kg)和3个粗蛋白质水平(17%、19%、21%),配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在能量水平降低的小麦型饲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复合酶(NSP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生理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NSP酶。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900只1d科宝肉公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处理1为正对照组(PC),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型饲粮,处理2为负对照组(NC,在正对照基础上代谢能降低350kJ/kg),处理3、4、
本试验旨在探讨瘤胃灌注不同来源淀粉对牦牛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44&#177;15)kg]的去势牦牛,采用3&#215;3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