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用药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者就诊费用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门诊患者的用药现状,通过审核处方,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05年6~10月四所医院的处方,共2 500张;处方差错记录登记。
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每月抽取月初、月中和月末各3天的门诊处方,每月500张,共计2 500张,涉及使用药品813种。参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内容,对处方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Excel进行统计汇总。
结果
25 00 张 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08张,占抽查处方数量的4.32%,处方合格率95.68%,见表。

讨论
不合理用药分析:① 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β-内酞胺类抗生素在门诊病人仍多采用静脉滴注或bid给药。该类大多数药物半衰期较短,属时间依赖型,且无抗菌后效应。体内杀菌效力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要求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的时间必须大于46%~50%,才能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此类药物宜将每日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阿奇霉素片0.5g,qd× 7天,或0.25g ,bid ×7天 ,而根据本品半衰期为35~48 小时这一药代动力学特点,其正确用法应为1次/天,分3天疗法或5天疗法。长时间服药会造成药物体内蓄积而发生不良反应,对提高治疗效果无益,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发挥作用,该酶在夜间活性高。因此,正确的服药时间宜在每日晚间。医师开具药品时,在处方正文部分应给予调剂药师明确的用法和用量指示。审方时发现外用药处方无具体用法、用量现象普遍。如:丁香开胃贴1帖×3 天;呱瑞松1支外用等。同时,个别医师超限量开具二类精神药品,如氯硝西浮lmg tid ×15天。
溶媒问题:青霉素钠加人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而酸性或碱性环境均可导致药物分解速度加快,正确方法应选择生理盐水作溶媒。培氟沙星加人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而培氟沙星与含Cl- 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混合后易产生沉淀。在门诊输液观察病人中曾发生1例将洛赛克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约1.5小时后,输注液颜色加重。随即停止输液,待次日观察发现,输注液出现明显红色,且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而正确方法应使用溶媒为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用量应为100 ml。
不合理配伍:茶碱缓释片二羟丙茶碱静脉点滴 + 左氧氟沙星静脉点滴。因氟喹诺酮类药品抑制茶碱代谢,导致茶碱在肝脏代谢消除减少,出现茶碱血药浓度异常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两者必须合用,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环丙沙星 + 维生素C,静脉滴注,维生素C具酸性,导致环丙沙星杀菌能力下降,只有在碱性或中性介质中才具备强效杀菌能力。活菌制剂与杀菌剂合用现象,如丽珠肠乐 + 甲硝唑,乳酶生 + 阿莫西林,而活菌制剂与杀菌剂合用,将导致二者药效降低,宜分开服用。莫沙必利 + 胶体果胶,前者为胃肠动力药,可增加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而胶体果胶韧需要覆盖于溃疡表面才能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因此要求在胃内停留时间越长越好,因此两药不主张同时使用。
抗生素使用和联用问题:审方中发现个别科室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着随意和滥用现象,如五官科(包括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抽查309名患者,使用抗生素人数达到211人,占68.28%;妇科146名患者,使用抗生素人数93人,占63.7%,其中又有39人同时使用了2种以上抗生素,占使用抗生素人数的41.94%,高出全院抗生素药物的处方比例32.67%的1倍。这样不但增加就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细菌的耐药几率。
其他审方还发现,个别处方医师因对药物剂型知识不了解,又不很好地阅读药品说明书,导致处方错误。如芬必得(布洛芬)600m gt id× 3,po ;洛塞克10mg,qd× 7 ,po 。正确用法:前者只需服药2次/日,而后者制劑规格为每粒20 mg,服用10 mg就只能将药物破开,导致药物缓释颗粒过早在胃内释放而影响疗效。临床诊断与处方开具药物不符:如真菌感染,处方:黄柏胶囊4粒tid x 5;支气管肺炎患儿,处方:脾可欣4g tid× 7等。
上述资料表明,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生掌握药物相关知识不全面,通常只注重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剂量,而对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间相互作用、时辰药理学等方面往往被忽视,甚至出现像选择10%葡萄糖注射液作青霉素钠溶酶的常识性错误。曾发现处方医师将医药代表发放的宣传材料作为处方依据,而宣传材料内容与药品说明书不符。因此提示,强化临床医师对药学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药品使用说明书内容,尤其在基层医院应作为医疗业务重点工作之一。同时,出现问题也暴露了基层医院药房调剂药师业务素质偏低,用药把关不严的问题。药师也需要加强自身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患者提供质量合格药品的同时,更要为患者提供最大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指导与服务。
处方审查结果表明,本院门诊使用药品基本合理。但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却不容忽视。因此,临床医师与药房药师都需要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05年6~10月四所医院的处方,共2 500张;处方差错记录登记。
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每月抽取月初、月中和月末各3天的门诊处方,每月500张,共计2 500张,涉及使用药品813种。参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内容,对处方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Excel进行统计汇总。
结果
25 00 张 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08张,占抽查处方数量的4.32%,处方合格率95.68%,见表。

讨论
不合理用药分析:① 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β-内酞胺类抗生素在门诊病人仍多采用静脉滴注或bid给药。该类大多数药物半衰期较短,属时间依赖型,且无抗菌后效应。体内杀菌效力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要求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的时间必须大于46%~50%,才能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此类药物宜将每日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阿奇霉素片0.5g,qd× 7天,或0.25g ,bid ×7天 ,而根据本品半衰期为35~48 小时这一药代动力学特点,其正确用法应为1次/天,分3天疗法或5天疗法。长时间服药会造成药物体内蓄积而发生不良反应,对提高治疗效果无益,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发挥作用,该酶在夜间活性高。因此,正确的服药时间宜在每日晚间。医师开具药品时,在处方正文部分应给予调剂药师明确的用法和用量指示。审方时发现外用药处方无具体用法、用量现象普遍。如:丁香开胃贴1帖×3 天;呱瑞松1支外用等。同时,个别医师超限量开具二类精神药品,如氯硝西浮lmg tid ×15天。
溶媒问题:青霉素钠加人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而酸性或碱性环境均可导致药物分解速度加快,正确方法应选择生理盐水作溶媒。培氟沙星加人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而培氟沙星与含Cl- 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混合后易产生沉淀。在门诊输液观察病人中曾发生1例将洛赛克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约1.5小时后,输注液颜色加重。随即停止输液,待次日观察发现,输注液出现明显红色,且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而正确方法应使用溶媒为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用量应为100 ml。
不合理配伍:茶碱缓释片二羟丙茶碱静脉点滴 + 左氧氟沙星静脉点滴。因氟喹诺酮类药品抑制茶碱代谢,导致茶碱在肝脏代谢消除减少,出现茶碱血药浓度异常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两者必须合用,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环丙沙星 + 维生素C,静脉滴注,维生素C具酸性,导致环丙沙星杀菌能力下降,只有在碱性或中性介质中才具备强效杀菌能力。活菌制剂与杀菌剂合用现象,如丽珠肠乐 + 甲硝唑,乳酶生 + 阿莫西林,而活菌制剂与杀菌剂合用,将导致二者药效降低,宜分开服用。莫沙必利 + 胶体果胶,前者为胃肠动力药,可增加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而胶体果胶韧需要覆盖于溃疡表面才能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因此要求在胃内停留时间越长越好,因此两药不主张同时使用。
抗生素使用和联用问题:审方中发现个别科室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着随意和滥用现象,如五官科(包括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抽查309名患者,使用抗生素人数达到211人,占68.28%;妇科146名患者,使用抗生素人数93人,占63.7%,其中又有39人同时使用了2种以上抗生素,占使用抗生素人数的41.94%,高出全院抗生素药物的处方比例32.67%的1倍。这样不但增加就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细菌的耐药几率。
其他审方还发现,个别处方医师因对药物剂型知识不了解,又不很好地阅读药品说明书,导致处方错误。如芬必得(布洛芬)600m gt id× 3,po ;洛塞克10mg,qd× 7 ,po 。正确用法:前者只需服药2次/日,而后者制劑规格为每粒20 mg,服用10 mg就只能将药物破开,导致药物缓释颗粒过早在胃内释放而影响疗效。临床诊断与处方开具药物不符:如真菌感染,处方:黄柏胶囊4粒tid x 5;支气管肺炎患儿,处方:脾可欣4g tid× 7等。
上述资料表明,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生掌握药物相关知识不全面,通常只注重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剂量,而对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间相互作用、时辰药理学等方面往往被忽视,甚至出现像选择10%葡萄糖注射液作青霉素钠溶酶的常识性错误。曾发现处方医师将医药代表发放的宣传材料作为处方依据,而宣传材料内容与药品说明书不符。因此提示,强化临床医师对药学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药品使用说明书内容,尤其在基层医院应作为医疗业务重点工作之一。同时,出现问题也暴露了基层医院药房调剂药师业务素质偏低,用药把关不严的问题。药师也需要加强自身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患者提供质量合格药品的同时,更要为患者提供最大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指导与服务。
处方审查结果表明,本院门诊使用药品基本合理。但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却不容忽视。因此,临床医师与药房药师都需要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