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不同季节糖电解质饮料对健康男性运动后体液恢复的影响效果,探讨季节适应性对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及其调节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设计,15名健康青年男性[年龄(24.4±0.5岁)]分别在冬夏两季以65%VO2 max的中等强度完成循环间歇运动(运动20 min,休息10 min)诱导脱水2%体质量.后100%补充丢失体质量体积的白开水(饮水组)和糖电解质饮料(饮料组),观察补液后180 min的体液恢复状况.结果 夏季脱水2%体质量所需时间较冬季明显降低20min(t=3.045,P=0.00
【机 构】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季节糖电解质饮料对健康男性运动后体液恢复的影响效果,探讨季节适应性对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及其调节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设计,15名健康青年男性[年龄(24.4±0.5岁)]分别在冬夏两季以65%VO2 max的中等强度完成循环间歇运动(运动20 min,休息10 min)诱导脱水2%体质量.后100%补充丢失体质量体积的白开水(饮水组)和糖电解质饮料(饮料组),观察补液后180 min的体液恢复状况.结果 夏季脱水2%体质量所需时间较冬季明显降低20min(t=3.045,P=0.004).夏季饮料组在补液后120 min液体保留率显著高于饮水组[(83.7±2.8)% 比(73.7±3.7)%;F=5.312,P=0.028],180 min时也明显高于饮水组[(74.8±3.6)% 比(66.1±4.3)%;F=4.340,P=0.046];冬季饮料组在补液后180 min液体保留率显著高于饮水组[(74.9% ±4.7)% 比(68.0±6.0)%;F=4.128,P=0.048].饮料组在补液后10~180 min的夏季血糖和血清钠离子水平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冬季(P均0.05).结论 季节适应对机体的水合状况及其调节因素存在影响,夏季运动脱水速度较冬季快,冬季水合状态相对稳定.在运动后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夏季机体对血糖和电解质的调节较冬季迅速灵敏,且渗透压和主观感受恢复快.在180 min的恢复期内,糖电解质饮料液在冬夏两季的体保留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在夏季的短期恢复效果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闽南针灸名家张永树先生从医60余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留章杰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老师在中医内科的治疗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针灸、手法娴熟、理论扎实、疗效确切.张老师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工作经验,在学术上形成了“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的理论观点.本研究基于以往跟师学习实践,从治神、辨证观、刺灸法选择和针药结合四方面展开,总结和归纳了张老师的部分临床治疗经验与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提高针灸疗效提供借鉴.
目的 比较环孢素(CsA)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单用Cs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9例初治C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CsA+rhEPO治疗,34例仅采用CsA治疗.入选患者使用CsA至少1.5~2.0年,并随访至少1.0年.比较CsA+rhEPO组和CsA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长期转归,分析可能的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CsA+rhEPO组45例患者中,男14例,女31例,中位年龄4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肿瘤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及工作体会.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调整抗感染方案、制定个体化癌痛治疗方案及干预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典型病例,总结药学服务实践经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根据肿瘤患者特点找到不同切入点开展药学服务,与医生形成治疗团队,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实践中,临床药师可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及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等方面入手开展肿瘤患者药学服务.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在诊疗活动中发挥专业价值
目的:促进执业药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服务公众用药安全.方法:梳理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和队伍发展历程、“十三五”期间执业药师管理工作现状,提出新时期促进执业药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结果: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和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执业药师药学服务作用发挥不足,与公众日益增长的合理用药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结论:应加强顶层设计,持之以恒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开展新业态研究,规范执业药师执业行为;加强安全用药宣传,持续开展最美药师活动;强化注册与继续教育管理,提高执业药师队伍能力与素质,为促进执业药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