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危机性等特性,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积极主动地进行应急处理。對于媒体而言,做好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媒体如何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是当前业界面临的紧迫一课。
  关键词:突发事件;媒体;应急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63-02
  一、引言
  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危机性等特性。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突发事件发生后极易通过互联网快速发酵。对此,相关部门要立马做出应急措施、防控措施;媒体要迅速跟进,及时报道,回应公众关切,有效引导舆论,并且避免因不实信息夸大、曲解传播引起的猜测和恐慌。2021年4月,重庆出台首部《重庆市行政机关新闻发布工作办法》,为媒体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现实意义
  突发事件是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潜在的不可控因素之一。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快速传播,突发事件极易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加之自媒体的转发,极有可能将突发事件上升至舆情层面。这对媒体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遏制谣言,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部分受众由于缺乏一定的认识,极易受网络谣言或不明真相的自媒体人的误导,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恐慌。如果主流媒体不及时发声,谣言就会乘虚而入,广泛传播,误导受众,进而导致政府工作陷于被动。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应迅速、全面启动应急预案,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受众全面了解事件事实,有效遏制谣言,稳定人心,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1]。
  (二)有利于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突发事件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更需要媒体及时发出正面且权威的声音,有效稳定公众情绪,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这对于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三、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现实基础
  (一)政策层面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凝聚共识”“增信释疑、凝心聚力”,正是媒体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责任与要求。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的部署。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疫情防控的信息发布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完善疫情信息发布,依法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对善意的批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对借机恶意攻击的坚决依法制止”。2021年4月,重庆出台首部《重庆市行政机关新闻发布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市长、副市长每年参加1次以上新闻发布活动”“对区县政府、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相关市级部门及其‘一把手’、新闻发言人,明确行政机关每季度至少举行1次新闻发布会;‘一把手’每年至少参加1次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活动,至少1次通过其他形式回应社会关切”。《办法》的出台提升了政府对信息的公开度、透明度,加大了回应社会关切的力度。
  (二)实践层面
  媒体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尤其是在处置汛情、震情、疫情等重大自然灾难、重大交通事故、重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媒体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相当宝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准确掌握疫情,如实向社会公布,不得缓报、瞒报、漏报。这一要求有力地指导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闻报道工作,为媒体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供了经验参考,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功能设想
  (一)监测功能
  监测体系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内部体系的完善上应强化新闻热线,记者守口等;外部体系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强化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民间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对突发信息的全面有效覆盖。
  (二)决策功能
  决策功能的主要目标是正确判断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并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处置从总体上实施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在此基础上明确责任制,使决策者或机构既要对漏报,瞒报负责,又要对错报、误报负责。决策功能应由媒体领导层面负责,既要把握好报道的力度,不炒作新闻,又要把握好报道的时机。
  (三)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及时的协调沟通,确保记者能在严格遵守有关新闻纪律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最快捷地接近和抵达新闻源和新闻现场。如果缺乏统一、高效的对外协调机制,仅靠记者单兵作战,很难保证信息来源渠道的全面、客观和新闻的权威、真实。
  (四)整合功能
  整合功能是指对新闻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细分受众需求,使新闻资源的开发由粗放式转为集约式,并在充分了解受众需求的基础上予以关注和尊重,以达到正视听、鼓信心、聚人心的作用。
  (五)保障功能
  保障功能是指保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最终得以充分发挥。一是采编环节。保障采编环节力量,必要的经费,交通工具及信息传输设备等;二是印刷、发行和播出环节。要加强统筹协调,以保证新闻报道最终能够及时刊播。   (六)评估功能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和运行结束后,应对其运行效果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估。通过总结评估,不断提高运行机制的效率,提高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水平。
  五、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措施
  (一)加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往往会优先基于主观情绪对事件作出判断。对此,媒体应及时进行跟踪报道,不断满足受众获取最新信息的需求。具体来说,首先主流媒体要及时、准确发声;其次要对该新闻事件进行针对性的深度报道,挖掘还原事件真相,并进行正向的舆论引导,避免不实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2]。除此之外,政府和媒体要相互配合。媒体需要政府提供信息,提升自身公信力;政府需要通过媒体快速发布准确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突发事件报道不仅要快,还要准。想要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反应,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四力”。新时代的记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3],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4]。具体而言,从业人员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強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四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5]。
  对于媒体而言,应加强相关的团队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可定期安排采编人员的素质培训,邀请行业优秀的媒体人或高校学者进行多维度的交流学习,分享先进理念和技术等。
  (三)构建灵活、高效的应对机制
  构建灵活、高校的应对机制也是媒体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重要举措。首先,组成重点报道力量,有效整合各个环节的人员,建立专门的应急报道小组[6]。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急报道记者应第一时间对当事人、部门进行全面采访,适时推出报道,并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走向及舆情导向,为后续跟进报道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制定相关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相关预案快速做出反应,更好地提升新闻报道的效率;最后,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体领导人要积极参与到报道工作中,及时进行信息及政府意图的传递,更好地指导和协调采编人员展开突发事件报道。
  六、结语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突发事件的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在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媒体应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的职业素养,依托大数据进行科学舆情分析,更好地指导实践,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事件真相,引导社会舆论。
  参考文献:
  [1] 杨帆.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担当[J].中国报业,2021(05):104-105.
  [2] 王莹.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职责与担当[J].记者摇篮,2021(03):21-22.
  [3] 梁瑛楠.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及对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4):28-29.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 n1/2016/0220/c64094-28136289.html,2016-02-19.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 htm,2018-08-22.
  [6] 张雷.社交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0,33(04):100-104.
  作者简介:左建中(1964—),男,重庆人,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其他文献
摘要:建設性新闻以“积极”“参与”为核心,呈现为方案新闻、预期新闻、和平新闻和恢复性叙事。本文立足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案例,展示建设性新闻的实践特征,提炼建设性新闻的时代价值,旨在为未来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95-03 
摘要:本文分析新媒介环境对新闻教育改革的影响,说明新媒介环境下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以新闻专业教学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为例,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优化调整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阐述新媒介环境下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新闻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推进,自媒体深刻地改变了舆论传播的格局。多数自媒体能够充当积极因子,理性培育舆论环境,使积极因素不断发酵。然而也有少数自媒体平台传播虚假消息,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消解社会共识,主要原因是其缺乏社会责任担当。因此,要构建政府监管、媒体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多级协同机制。  关键词:自媒体;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责任;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摘要:当今体育场域中女性武术运动员身影十分普遍,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四大主流媒体图文报道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女性武术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呈现方式、运动员形象异化的影响因素及重塑路径,旨在为促进女性体育的健康传播提供新路径。研究发现,在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中折射出了潜在的男权价值和性别意识,倒逼人们思考在中国社会语境下如何呈现客观真实的女性武术运动员媒介形象。  关键词:女性武术运动
要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共筑“同心圆”,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描绘“新画卷”,创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打好“组合拳”,营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一方面,女性拥有了发表言论、表达愿望的平台,话语权不再集中在男性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另一方面,媒介报道和社交媒体中
摘要:本文结合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一方面从文学场角度分析身份因素、评审制度、颁奖规格等文化资本对于布克奖建立经典化形象的作用,并结合经济场、政治场角度分析各场域所占资本对布克奖声誉建构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媒介传播的视角出发,研究布克奖的宣传策略在其声誉建构中的作用,探讨英国如何通过布克奖再次确立英国文学的核心地位,以期对中国的文学奖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声誉建构;场域理论;布克奖  中图分类号: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技术的进步,短视频新闻成为媒体机构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媒体机构的创新力度不足,与短视频技术的发展不适应,因此需要对短视频新闻进行创新.本文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以内容形式丰富、创作风格多元、浏览互动便捷等优势获得了用户的普遍喜爱.越来越多的科普创作者利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将科学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的
摘要:无论电子游戏如何传播、产生何种影响,究其根本,在电子游戏这个虚拟世界里也隐藏着真实的一面,而这真实的方面恰恰贴合玩家对真实世界的客观认知。因此,在关注影视和游戏对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时,不能忽视Matte Painting(绘画创建整个场景)为玩家带来真实感的作用。本文以目前市面上较为火爆、经典的在售电子游戏FlowScape为例,分析和探索Matte Painting在电子游戏真实性体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