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o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食品营养与安全成为了当下人们关注的一大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乳品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乳品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国民的日常饮食和身体健康。因此,乳品行业面对新的机遇,必须改进产业链和供应链,做好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的工作。本文将围绕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的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韭菜中腐霉利残留进行测定,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分量进行分析并合成,最后得出韭菜中腐霉利含量为(0.15±0.010)mg/kg(k=2)。
本文主要针对大豆油标准GB/T 1535-2017规定的酸价、过氧化值、含皂量三个理化指标检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及检验方法优化进行探讨。通过试验对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以及含皂量测定过程中标准未提及实验过程的细化,更好的指导大豆油理化检验。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检测豆类及其制品中铅镉等重金属残留,样品经过微波消解、赶酸处理后用ICP-MS进行测定,以蒜粉标准物质为质控标准物质,通过加标回收试验来验证方法的精确度。实验结果:加标回收率稳定在82.4%~116.2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9.45%,标准物质测定值均在标准参考范围内,表明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靠、快速,适用于豆类及其制品中铅、镉等重金属的检测。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葡萄酒中铅、砷、镉、铬、铁、锰、铜和锌8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用ICP-MS检测,所有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量豆芽中甲硝唑及其代谢物含量。豆芽中的甲硝唑及其代谢物经酸化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内标法定量。高、中、低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82.1%~105.6%,相对偏差2.1%~4.1%,方法方便快捷、灵敏稳定可靠,可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炒零食中匹可硫酸钠、双醋酚丁和脱乙酰比沙可啶3种致泻物质.方法:样品经60%乙醇水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后上机测定,色谱柱采用Waters C1
本文建立了利用商品化QuEChERS试剂提取净化白菜、萝卜、西红柿样品,并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连用仪(GC-MS-MS)(Agilent 7890B-7000D)测定样品中硫丹硫酸盐的方法。3种蔬菜中,硫丹硫酸盐在2~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5、20、50 μg/kg 3个加标浓度回收率在78.5%~89.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水稻中铅、镉、铬、砷、汞、镍、铜、锌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所测定的8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2%(测定次数n=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3%~102%。测定了标准参考物质大米中的待测元素,结果与标准参考值一致。363份水稻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均令人满意。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同类样品中多种元素含量的测定。
调味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大多数调味酱带有颜色且颜色较深,这些色素会干扰其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本文通过加入活性炭对样品提取液进行脱色,发现活性炭可消除色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而研究活性炭加入量对亚硝酸盐回收率的影响可以看出,加入活性炭脱色后,亚硝酸盐的加标回收率在99.2%~101.4%,说明活性炭的加入并不会影响亚硝酸盐的检测准确性。考虑脱色效果及经济性,选择1.00 g的活性炭来对调味酱提取液进行脱色是比较合适的。亚硝酸盐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并未提及色素的消除,建议以后修订标准时,将有色样品的除